云浮交通:海陆空铁铺就幸福路

9月26日,广大群众翘首以盼的汕湛高速公路云湛段云浮段正式通车,至此,云湛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云湛高速通车后,从云浮新兴驾车到湛江坡头只需2小时20分钟。该段高速的开通意味着我市境内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新增31公里,达到331.6公里,我市交通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1月,西江流域广东境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清云高速公路西江特大桥全桥贯通,宣告肇庆德庆县、云浮云安区两岸往来告别摆渡时代。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西江特大桥建成通车后,德庆、云安两岸群众10分钟便可到达对岸。

汕湛高速公路云湛段云浮段的开通、西江特大桥的贯通是我市交通建设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交通“大会战”,水陆空铁大交通得到加快发展,立体交通网正逐步形成,交通区位优势不断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云浮交通:海陆空铁铺就幸福路

(南广高铁开通让云浮崛起加速(资料图片))

高速公路:

从零到331公里

“路通百业旺”。一条条高速公路的开通带动了我市一次次跨越发展。

2004年,广梧高速公路肇庆马安至云浮河口段的开通,让我市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这个“零的突破”,让我市境内拥有了18.5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从此,从云城到省城广州,全程可走高速,一路畅通无阻。

2010年6月30日,广梧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拉开了我市高速公路加速建设的大幕。2012年底,云罗高速开通双凤至双东段32公里。2013年底,云罗高速全线开通。建成后的云罗高速与广昆高速连接,成为广东通向广西出省的第一大交通要道。云罗高速开通后,从罗定市区到广州的时间可缩短半个小时以上,从罗定到云城全程只需40多分钟,罗定迎来“一路高速通两广,千年古邑变坦途”的新面貌。

2015年12月,江罗高速公路高明至新兴县城段开通,一举改变了新兴县境内不通高速的历史,终于圆了新兴人民的“高速梦”,同时拉近了新兴与珠三角的距离,该县彻底融入广州“1小时经济生活圈”。

2016年11月,罗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它把罗定市和阳江港连接起来,极大地改善了云浮、阳江两地区位条件,对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出行、物流运输、休闲旅游等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是珠三角连接粤西地区甚至广西等地的重要交通纽带。

2016年12月,江罗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它是我省东西走向的一条重要通道,建成后的江罗高速成为中山、江门等地通往广西的最短线路,对促进珠三角向粤西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促进区域间分工与协作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前广州到罗定常常要三个半小时以上,而江罗高速通车后,广州到罗定只要两个半小时。

行云流水般的高速线,给云浮发展编织了一条条快速通道。

近年来,我市积极谋划11段高速公路,包括已建成的广梧高速、云罗高速、江罗高速、罗阳高速、汕湛高速云湛段云浮段;在建的汕湛高速清云段云浮段、罗信高速、高恩高速新兴段、怀阳高速郁南段;开展前期工作和谋划项目的有罗定至德庆高速公路北段、怀集至阳江西高速公路郁南至罗定段。

11段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46.6公里,这些高速项目建成后,我市将形成“纵横联环、东联西接”的高速公路网,云浮的区位条件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成为两广的交通枢纽,名副其实的广东大西关。届时,云浮将全面融入“珠三角”,真正成为珠三角“后花园”,成为吸引国内外资本的投资高地。

高铁飞架:

构筑“1小时生活圈”

“1小时生活圈”很好地反映了地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而高铁的存在,可以让一个地方轻松地进入“1小时生活圈”。

高铁已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

2014年底建成通车的南广高速铁路贯通我市,云浮成功跻身高铁经济生活圈。全长577.1公里的南广高铁在云浮境内达106.561公里。如今,高铁已成为许多市民外出的首选交通工具,搭乘高铁,云浮到广州1小时,到深圳1个多小时,到广西南宁也不过两个多小时,市民正乐享“高铁生活”带来的便利,云浮市民跻身融入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的梦想已“照进现实”。

高铁的开通使我市的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大为提升,我市一跃成为粤东西北地区投资的“热土”,前来我市投资建设的企业越来越多。

如今,我市还加快推进罗定至岑溪铁路、三茂铁路高峰至云浮新港支线规划建设,并争取谋划广湛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肇庆至云浮轻轨、三茂铁路升级改造项目、张家界至海口高铁客运专线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未来这些项目的规划建设将为我市铁路交通“锦上添花”。

黄金水道:

拥有109公里3000吨级航道

建设西江“黄金水道”,一直是我市交通建设的“重头戏”。

西江(界首至肇庆)3000吨航道扩能升级工程项目2015年1月动工建设,2017年12月31日正式完工。项目的建成,使我市109公里西江航道扩能升级为3000吨级航道,为我市水路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市水运条件优越,水路距离香港170海里,上溯广西梧州60海里,经西江可达云南、贵州、广西,通江达海。云浮新港是国家二类口岸,广东内河第一大港口,拥有7个2000吨级泊位。云浮新港为我市发展“临港型”工业供给强有力的运输载体。近年来,云浮新港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有大幅度的提升。

目前我市正加快推进南江口码头扩能、云浮新港码头物流园、新城区游艇码头、云浮精密机械和海洋装备码头、华润西江电厂码头、云浮电厂码头等项目的建设工作。我市码头建设和管理正逐步规范,完成修编《云浮市港口总体规划》(2011-2030),通过重新完善云浮市港口总体规划,把港口规划纳入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范畴,实现黄金水道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城市轻轨、地方公路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水运的运输效率。


构建水陆空铁立体大交通

高速公路、国省道、高速铁路、港口码头、机场、轻轨……近年来,我市规划建设一大批水陆空铁项目,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新时期,一张快速便捷的水陆空铁“大西关”立体交通网正逐步构筑起来,市民一直期盼能在城市快速路上自由穿梭、享受立体交通顺畅快捷的愿望,已经成为了幸福的现实。

今后几年,我市描绘了更雄伟的交通发展蓝图: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3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0公里。今后几年,伴随一大批水陆空铁项目持续竣工,我市将构筑起更加完善、快速、立体化的交通,将使云浮成为四通八达的广东大西关,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交通枢纽,云浮将加快融入珠三角发展的步伐。这些项目的规划建设为云浮今后一段时期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云浮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