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践踏!

很多南京城后方的将领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全力阻拦接到命令撤下来的部队,双方还爆发了激烈枪战。此后南京陷入极度混 乱的局面,军民争相夺路,自相践踏。在这次大撤退中,中国军 队损失惨重,场面惨不忍睹,甚至刚从激战中退下来的谢承瑞少 将没有死在日本人的枪下,却被自己人踩踏身亡。

中日军队激战正酣,而作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的唐生智却无心死守南京, 日夜苦盼援军到来。12 月 11 日晚,蒋介石突然致电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 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接到蒋的指示,唐生智连夜与罗卓 英、刘兴两位副司令长官及参谋长周斓研究,决定准备撤退,并于 12 日晨召 集参谋人员仓促制订撤退计划。

自相践踏!

侵入南京郊区的日军坦克部队

此时,日军已从城墙缺口处潮水般涌入城内,成百上千的中国士兵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从容抵抗,直至战死。至 12 日 16 时,中华门、光华门、中 山门皆被日军攻破,激烈的枪炮声在各街巷此起彼伏。南京城已无法固守,唐生智开始实施仓促制订的撤退计划。在下达撤退命令后,他将撤退重任委托给助手,自己率先撤出战场。

自相践踏!

12 月 12 日,在南京中华门外准备发起总攻的日军先头部队

由于撤退计划部署不周全,撤退行动出现大面积混乱现象。唐生智撤走后,南京军民陷入空前的无组织状态。抗战史上最耻辱的一幕开始了。 通往下关码头的道路挤满了争相逃命的军民。人们相互推挤、践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到处乱窜,而江边却看不到一只船。 原来战前唐生智为了表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自断退路,让交通部长俞鹏飞将下关原有的两艘大型渡轮撤走,并严令守卫浦口的第 1 军和 守卫挹江门的第 36 师,制止从南京向长江北岸或由城内经挹江门撤往城外的 部队和军人,如不听从可开枪射击。

撤退命令下达后,挹江门守军未能及时接到命令,仍在全力阻止前线部 队的撤退,造成挹江门堵塞。从激战中撤退下来的部队混乱不堪,各自争先 抢渡,就连谢承瑞少将也被自己人挤倒被踩身亡。据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国 民党将领宋希濂后来回忆:“下关浦口间原有两艘渡轮,每次可载七八百人, 往返一次约需时 45 分钟。那时下午 5 时就天黑了,早晨要到 7 时才天亮,即 夜间有整整 14 个小时可以航行。如果卫戍司令长官部的运输机关能确实掌握 这两艘渡轮,则至少可以运送 3 万人过江,然而,他们却让这两艘渡轮开往 汉口去了。留存在下关江边的,只是几艘小火轮和两三百只民船,要过江的 人太多,船只却太少,各部队为抢船甚至发生枪战。”

大部分官兵无船可乘,只好拆取门板制造木筏渡江,光附近大庙就拆了7 座。还有不少人抓着杉排、木板或树枝,试图游过近 2 公里宽的长江。由 于正值寒冬,江水冰冷刺骨,许多士兵就这样冻死在了江中。

南京市长兼警备司令萧山令率宪兵部队到达江边,发现已经没有可以渡 江的船只,于是令所部自扎木筏渡江。至 13 日清晨,宪兵部队因人多舟少, 大部分官兵仍未渡江。这时日军第 6 师团尾追而来,向撤退的中国军民开火。

萧山令下令宪兵部队就地阻击日军,以掩护其他军民渡江。日军没有料到撤退的国军会突然发起反击,猝不及防,慌忙中只能后退。但没过多久,在机枪 掩护下,日军卷土重来,冲锋猛烈。江边空阔无所遮挡,宪兵部队背水作战, 艰苦异常,在激战 5 个小时后,伤亡殆尽。面对蜂拥而来的大批日军,萧山令 振臂高呼:“杀身成仁,今日是也!”说完,便率领剩余官兵挺着刺刀与日军展 开肉搏,直至全部壮烈牺牲。萧山令将军宁死不屈,举枪自尽,以身殉国。

自相践踏!

萧山令

萧山令(1892–1937),字铁侬,湖南省益阳县人。 保 定 军 校 第 六 期。1936 年 任 宪 兵 副 司 令, 南 京保卫战时,任南京市市长兼南京警备司令。面对 日寇他大义凛然,举枪自尽,以自己的义举,实现 了“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诺言。他是国军在南京保 卫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时年仅 45 岁。事后, 国 民 政 府 追 授 他 为 陆 军 中 将。1984 年 和 1985 年, 国家民政部和省人民政府分别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滚滚长江,竟成了无数南京军民的葬身之地。成千上万的逃难者蜂拥到下关码头,发现到处都是一片混乱,只要有渡船一靠岸,立刻就有无数人争先恐后 夺命而上,毫不理会撤退士兵的鸣枪示警。一时间,喊声、哭声、叫骂声和落水 者的呼救声响成一片。正在渡江的国军官兵被尾追而至的日军火力杀伤,还有不 少人死在自己人的枪下。滔滔长江上漂满了士兵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江水。据 知情者后来说,下关一战,中国军民被日军打死 3 万多人,淹死 2.8 万多人。

南京保卫战历时 8 天,以南京失陷而告终,中国军队伤亡 5 万余人,毙 伤日军 1.2 万余人。据统计,此次战役有十多名国军将领阵亡,他们是萧山 令、朱赤、高致嵩、易安华、罗策群、姚中英、司徒非、李兰池、谢承瑞。

自相践踏!

占领南京后举行入城仪式的侵华日军

这些将军的尸骸最终没有一个能从南京城中运出,就此长眠于用生命捍卫过的土地上! 国民政府在南京保卫战的组织指挥上出现了重大错误,战前未作周密部署,开始决心与南京城共存亡,后来又突然决定撤退。决定突围时,又未拟 定周密的撤退计划,获知撤退信息的大批高级将领纷纷提前逃跑。不能不说, 守军最高指挥者唐生智在安排撤退方面是怀有私心的,他安排一些部队提前 撤退,直接导致守军在撤退中不听从指挥,陷入极度混乱的局面。从前线撤 下来的官兵们自相践踏,损失惨重, 10 万守军大部分都未成功突围,成为 5 万日军的俘虏。

12 月 13 日,日军占领南京,由此开始了连续六个星期惨绝人寰的南京 大屠杀,遇害的被解除武装的战俘以及平民达 30 多万人。昔日繁华的六朝古 都,满目疮痍,尸横遍野,成了一座人间活地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