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應試教育?美國是素質教育?

中國的應試教育經常被國人抨擊,其帶來的後果便是一波波瘋狂的“擇校熱”、“補習熱”等浪潮,使家長、孩子奔波於學校和補習班之間,孩子因此也沒了創造力,高分低能的孩子層出不窮,無不讓家長憂心忡忡。

很多家長開始抨擊國內的教育體制,認為美國的教育更傾向於素質教育,更能發揮孩子的創造力。殊不知,美國教育雖然先進,其本質也是應試教育。

中國是應試教育?美國是素質教育?

美國教育本質也是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通常被視為一種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教育制度。但由於美國的教育考試製度很靈活,再高校錄取的時候不僅看分數還要考查其它能力,所以很多人認為美國教育不是應試教育。但事實上,美國學生為了能夠考上好大學,也會為其而選擇應試教育。舉個例子,美國最出名的應試教育學校就是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公立學校。在這個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來自底層社會的窮人家庭,學生中 90%是黑人和墨西哥裔,87%來自貧困家庭。他們依靠抽籤而不是成績決定是否被錄取,正是由於其辦學的宗旨就是讓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學,它的大學升學率超過了80%。堪稱美國教育界典型的“衡水中學”。

中國是應試教育?美國是素質教育?

美國最出名的應試教育學校KIPP

所以,只要有一系列高校錄取的衡量標準存在,美國的考試製度絕不能證明美國的教育不是應試教育。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在考試內容、方式以及評價體系上做得更加科學合理。即便學生是應試性或投機性的,高校也能更科學、公正地選拔出優秀的人才。

中國是應試教育?美國是素質教育?

美國的教育更加自由

倘若中國教育培養出的是60分到90分之間的學生,那美國教育就是培養的是0分到100分之間的孩子。給予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時,孩子有可能成為頂級天才,但也有可能成績一落千丈。另一方面,美國教育很有可能完全從興趣出發,學校也因此給他們創造學習的條件,例如一個小學生偏科偏得嚴重,除了數學其它成績都不理想,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就很有可能單獨給他的數學學科開綠燈,讓他提前學,甚至送他去中學學數學。而這樣的例子在中國幾乎找不到。

中國是應試教育?美國是素質教育?

衡水中學的學生們

美國教育與中國教育都有應試的成分,也都各有利弊。考試只是一種檢驗學習效果的手段,而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不管在哪個優秀的教育體系下都會運用。關鍵還是評價體系以及考試內容和形式。倘若考試範圍的增加,側重點有所偏向於綜合素質,即使考試成本增加,但收效一定會大於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