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日本:我读《菊与刀》(下)

重新认识日本:我读《菊与刀》(下)

继续来看《菊与刀》这本书。

3、难以承受的“恩”

如果你看过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一定会被八公十几年如一日地等待主人归来感动到一塌糊涂,虽然我看的那一版电影已经是美国翻拍的,但大家不要忘记这只狗是只日本柴犬,而它的名字也叫hachi(日语中的“八”),可见这个故事无法脱离它的日本精神。

重新认识日本:我读《菊与刀》(下)

八公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充分表现了日本文化中对“含恩”的推崇。在日本,负恩甚至是一件很容易让人动怒的事,他们会把恩视为一种债,是非要用比这个恩更大的力度来偿还。因此,一般来说,“恩情的力量”往往超过了受恩者的个人意愿。

用两个案例来进一步说明一下。

日本人对大街上发生的事故一般不大理睬,如果放在中国估计又是一堆要被人谴责的冷漠者。但在日本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因为缺乏主动性,而是因为日本人认为,除了官方警察以外,任何人随便插手都会使对方背上恩情。

再比如,我们去日本旅游常常会遇到很多年龄很大的司机,往往看到他们很吃力的样子就想上去帮助,但这对他就会变成一件很麻烦的事。一是不要忘记上一篇说过的等级制思想中的“各安其分”,他作为你的服务人员是必须要完成他的本职工作的,否则这不仅破坏了他所处的位置,更是对他无法胜任该工作的一种暗示,这可能会让他觉得是一种耻辱;另一方面原因在于日本人觉得受到生疏者的恩是最讨厌的事情,因为“恩”是一种必须要偿还的债务,会让他十分难堪。

重新认识日本:我读《菊与刀》(下)

说到这里,还要提一下日本人从出生起就背负上的两个“恩”。一个是对父母的恩,不同于我国的忠孝都是有条件的,日本的孝是强制性的,无论父母是否值得尊敬,是否破坏自己的生活都必须尽孝。第二个是对天皇尽忠,也必须是如“至善之父”般的虔诚仰慕。

4、让人费解的“道义”

对于这本书最大的不理解之处,就是关于“道义”这个概念的解释,却也是全书最重要的一个章节。

作者把“道义”与“义务”进行了区分,认为“义务”是与生俱来要承担的责任,虽然可能让人“不情愿”,但从未被定义为不情愿的行为。而对于“道义”,人们往往在心中感觉不愉快。这就让我很疑惑到底是哪些事情可以进入“道义”的范畴。

书中的解释把“道义”分成了两种全然不同的类型。第一类称之为“对社会的道义”,就是对社会普通大众的报答之情。另一类是“维护自我名声的道义”,即保持自己的名声和名誉不受任何玷污和诋毁。作者有一句概括:凡是发自内心的行动,都不能说是“道义”。

重新认识日本:我读《菊与刀》(下)

其实看完这段话,对“义务”和“道义”之间的界限依然无法厘清,说“义务”的对象是有血缘关系的,“道义”则可以针对姻亲家属,但似乎“道义”的范围要广阔得多,反正没有搞太明白。至于第二类的“道义”我们倒是能找到很多鲜活的例子,特别在黑泽明的电影中有些令人费解的武士行为,大概都可以用“道义”来解释。

书中说了一个与“道义”相关的故事,读来也是让人很不理解。

说一个大名叫来三个随从,让他们猜一柄宝刀是谁打造的,三人说法不一。后来请来专家揭晓谜底,只有山三说的正确,另外两人猜错了,他们就把失败看成一种耻辱。夜里其中一人等山三睡着,就去刺杀他,但山三没有死。后来那人一心要报复,最后终于成功杀了山三,保全了自己的名誉和尊严。

我只能说这样奇葩的故事也能被日本人津津乐道,可见“道义”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虽然对“道义”的这两章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但给我的感觉就是日本人实在活得太累了。除了前面说到的一大堆必须承担的“义务”外,还要尽力避免自己遭受到任何的耻辱。所以他们害怕批评、害怕竞争、害怕失败、害怕侮辱和诽谤,而一旦发生类似对自己造成损害的事就立誓要复仇,甚至不惜毁灭自己,而整个社会依然是颂扬这种守卫“道义”的精神的。

重新认识日本:我读《菊与刀》(下)

但到了如今,日本社会不可能再像封建时期那样,你侮辱了我,我立马抽刀把你砍了一雪其辱,因此对失败和侮辱的反应由进攻性越来越转向自卫性,把斗争代之以自我心理麻痹。这又形成了两种极端,一种是把它当作鞭策,激励自己做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另一种是让它慢慢侵蚀自己的心灵。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太宰治的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以及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诸如此类的故事似乎只可能发生在日本,这种因为对失败、受辱和排斥的极度敏感在日本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在遭遇这些之后他们很容易埋怨自己,进而转化为极端的厌世情绪,甚至采取自杀行为来毁灭自己。

这些的源头还是在于维护自己的名誉是他们不可推卸的“道义”。

重新认识日本:我读《菊与刀》(下)

后面还有一些家庭与教育的问题基本也是围绕着之前内容而展开,因为比较零散,我在这里也不多做介绍了。这样一本写于60年前的书到现在看来还是十分有价值,说它开了“日本学”的先河一点也不为过。

虽然我们对于日本的民族仇恨无法消解,但最实际的复仇方法还是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并超越它。而作为先行者,日本有很多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包括他们国民的民族性格一定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我个人比较钦佩他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施加的那股狠劲,而我们现在也越来越缺失了那条像“义务”、“道义”这样可以约束我们的底线。

而对于《菊与刀》这本书本身,我们也可以学习到严谨的学术著作应该达到的水平,思考一下为何美国学者的日本学、中国学著作都写得比本国人还深刻,这肯定不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原因,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治学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