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黃酒要把好“三關”

釀黃酒要把好“三關”

在十堰地區,民間素有自釀酒的習俗,十堰米酒中又以房縣黃酒為上品。房縣的釀酒歷史悠久,可追溯至西周周宣王前後,但真正得以傳世是在唐嗣聖元年(公元684年),唐中宗李顯被貶為廬陵王,左遷房州時期(今湖北房縣)。隨行700餘人中帶有宮廷釀酒工匠,利用著名的神農架天然礦泉水,特選當地稻米(糯米)釀製出醇香的黃酒佳品。李顯復位後,特封此酒為“皇封御酒”,故房縣黃酒又稱“皇酒”。後來此釀酒工藝在當地流傳,至今千年有餘。

釀黃酒要把好“三關”

如今,這黃酒已是房縣人家家必備、戶戶會做的一種家常酒。近日,一位熱心讀者向我們提供了他家幾代傳承的釀酒方法,以供讀者參考,自學、自釀。三招把好黃酒製作關黃酒是頭晚泡米第二天做,一天一夜後下洑。洑汁用涼水兌開,隔開糟子就是酒了。這種酒微甜、醇厚、口感好,喝上兩三碗就有微醉欲睡、飄飄欲仙的感覺。這種酒舒筋、活血、提神、強腰、補腎。而我們常說的糯米酒,又叫甜酒,在房縣叫作甜糟子,這種甜酒是連酒糟子一起喝的,它的做法和做酒是一樣的程序。所不同的是在糯米蒸熟以後,放置溫熱用糟曲子拌酶(糯米蒸熟了叫酶)。

下了洑的酒糟子,就會自動的打著漩渦、發酵。這

釀黃酒要把好“三關”

種酒很甜,就和糖水差不多,但沒有大勁。這種甜酒尤其適合坐月子的婦女補充糖分、催奶、活血。無論是黃酒,還是甜糟子,製作時都需要把好三道關:一是曲子關。黃酒所用的曲子是用蓼子花(一種專用植物),摻兌米粉(將泡脹的飯米碾成粉)、甘草粉及曲母粉一起拌勻,捏成比核桃略小的圓球,放在簸籮裡蓋上椿樹枝,溫度控制在25℃—30℃之間,發酵24小時(發酵時要長菌絲,從菌絲的顏色便可分辨酒麴好壞),待散出酒的芳香後,涼幹用線穿成串,掛在避光、通風、乾燥的地方,隨用隨取。一般一顆曲子可做3斤糯米的黃酒。二是蒸米關。做酒必先將糯米放水中浸泡3—4小時,然後淘盡、控水、蒸熟、放置至27℃為“晾縻”,也有澆冷水降溫的為“淋糜”,搓碎米疙瘩,然後將碾碎的曲子粉撒入拌勻,

並適當拌些涼水,盛入瓦盆或瓦缸,中間留出一個碗口粗見底的窩,用於透氣、下湫水。三是溫度關。將配製好的原料放入備好的酒窩(用稻草編制,用於保溫),將溫度控制在27℃—30℃,一般在24小時就可發酵,待酒窩中沁滿了湫水,用勺子舀湫水均勻地淋向酒糟的表面 (土語叫打頭),然後適當降溫到24—25℃,放至1—2天后轉入罐子中密封存放一些日子取出用溫水或涼水投酒,一般投酒比例為1:3,即一碗酒糟兌3碗水,待酒糟漂浮在上面後插酒抽子 (竹篾編織的竹簍),經24小時瀝出糟子,即是香醇可口的黃酒。如果長期存放,還須經一兩次疊酒,即將清亮的酒轉入其它容器,剩下的渾濁物單獨存放用於發麵或其它所用。做出的饃饃氣味芬芳、甘甜、柔軟、無以倫比。黃酒經過幾道轉疊,越來越清,呈米黃色,飲時或溫或冷因人因時而宜,冬天燙了喝發熱禦寒,夏天喝冷黃酒消暑止渴。蒸“媒”很重要做酒,除工序重要外,蒸“媒”也很講究。首先是要把糯米泡好,

釀黃酒要把好“三關”

一般從吃過早飯到午飯後的三四點鐘正好。然後把泡好的糯米取出來放在笤箕中瀝乾,等到不再滴水了,就可以上籠蒸了。鍋裡添上水,以淹住蒸籠的下邊三寸為最適。加熱,至沸,把鍋蓋蓋上,逼氣。等到籠內霧氣滿滿的,濃濃的了,就可上糯米了。上糯米這可是有講究的,不能一盆子整個兒地倒進去,要一勺一勺地抖散,均勻地一層層鋪開。這樣,蒸出的“媒”(熟的糯米)才會受熱均勻,不會夾有生團。這一步叫“躥氣”,要做出好酒,這一環節是很重要的。

上了糯米,把蒸籠的上沿圍上毛巾,不讓其透氣,加溫加壓。等到熱氣遏不住,拼著命把鍋蓋朝上頂著往外鑽時,差不多已經好了。打開蓋兒,用筷子攪一下,如果不散,且呈柔和的亮色,說明是已完全熟了,就可以出籠了。據說,這熟的“媒”拌上糖,很好吃。它和肥肉一樣,吃多了也會膩人。取出一些這樣的“媒”,加糖,使勁兒揉,搓,捏,碾成餅狀貼到鍋裡烙,這就是“餈粑”了。把這些“媒”晾到溫熱,和碾碎的曲子一起拌均勻,裝進罈子裡,注入適當的水,這水要冬溫夏涼。如果在冬天,最好在罈子外面圍上稻草、米糠或破棉絮加以保溫。一切就緒,就只等它釀成後吃甜糟子了。糯米酒溫中益氣、補氣養顏,還有提神解乏、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同時它還可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進食慾,有助消化。糯米經過釀製,營養成分更易於人體吸收,是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補氣養血之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