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明:儒商的心性與境界

楊朝明:儒商的心性與境界

“儒商”是“儒”與“商”的有機統一體,不知“儒”,不知“儒學”,不知“儒家精神”,就難以更好地理解“儒商”或者“儒商精神”。在“儒商”的語境下,必須知道儒學與社會歷史的關係,把握儒學的特質與內在精神,理解儒學的價值與意義。

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因為有了孔子的學說,中華民族更和睦和諧地共同生活了幾千年。儒家思考人性與人的價值,思考人的社會性存在這樣的問題。今天人類的命運離不開經濟全球化的制度,中國經濟發展需要一大批關心國家命運的經濟人,而儒學則提供了社會倫理的基石,提供了經濟倫理的價值,可以平衡經濟與倫理,促進經濟發展,引導人類社會與文化,提升人之所以為人的品質。

儒商精神當然與儒家精神是一致的,因為歷來都沒有人離開具體事物去言理,世上也不應該有脫離具體事物的理。瞭解儒學與儒家倫理,才能理解儒家經濟倫理,才能把握儒商精神。今天的社會尤其需要將儒家倫理(包括經濟倫理、社會倫理和文化倫理)發揚光大,不然經濟與社會就不能穩步發展。只有儒家倫理得到發揚光大,才能實現人類的共生共存,把握人類的命運方向,防止人類全球化的逆向發展。也只有以儒家倫理從事工商活動,才無愧於中國先聖先哲的卓越文化創造,中國才能為世界做出更大貢獻。

楊朝明:儒商的心性與境界

“儒商”對“商”的心性與境界要求較高,商業經營者、企業管理者、負責任的經濟管理者要成為儒商,首先要具有淑世情懷,具有“愛”“敬”之心與社會責任感,儒學是“修己安人”之學,“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貫注了個人修養與社會責任意識。儒商一定從內心服膺並積極踐行儒家社會倫理與經濟倫理,在經濟與商業事務中自覺自願、持久恆定、系統全面地履行和體現儒家關切,關心社會和諧與文化創造,遵循公平公正的待人處世原則,有人本風範、人性關懷,有人性的生活安排。

更多的情況是,人們在一般事務中對於社會和諧、社會發展、文化創造並不關切,不太在意儒家對於社會和諧的關切與人道淑世精神,缺少自覺性、持久性、系統性,不能以其作為從商與發展企業的動機與信條或終極目標,但他們的經濟活動依然能夠著眼於社會倫理與經濟倫理,並在社會管理中自覺應用。這樣的人仍然“不失其為商之儒者”,我們可以稱之為“商儒”。這樣的人的明顯特點,是能善用儒家倫理為管理之用。但“商儒”與“儒商”有別。

我們認為,作為商人,作為從事經濟活動與商業事務的人,“儒商”必須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

第一,具有“天下為公”的情懷。

所謂“背私為公”,一個人不自私,就要具有公德意識與公共意識,就明白了自己是一個社會性的存在,因此必有一種家國情懷,有對社會的關切。孔子的社會理想,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狀態。在這個的“大同”社會中,“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有所終,壯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養。貨惡其棄於地,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不必為人。以奸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不作。這樣的社會當然是人心和順、天下和諧。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孟子則“述仲尼之意”,將孔子思想發揚光大。說到底,“孔孟之道”就是修身做人之道,就是“想怎樣”和“該怎樣”的矛盾處理問題,亦即如何正確對待義與利的問題。孟子開篇就記載: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而有仁義而已矣。”這裡明確地將義與利的衝突開宗明義地擺了出來。

如何解決“義”與“利”的衝突,孔、孟等儒家的一系列的論述正聚焦於此。儒家十分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尤其重視是非觀、價值觀的培養。他們用善的眼光觀察世界,希望明其明德,提升境界。他們深刻思索人性和人的價值,希望人們明理修身,遵道而行,循理而動,他們推延親情,放大善性,希望把人培養成為有愛心、有情懷、有擔當、愛學習、求上進的君子,特別強調修、齊、治、平的內在邏輯,注重自我修養和道德實踐。“我欲仁,斯仁至矣”“苟志於仁矣,無惡也”,一流的心性,一流的境界,才有一流的商人。

第二,具有中庸精神和中道智慧。

人要有仁愛心、正義感,還要守規則、有智慧,這便是仁、義、禮、智。孔子儒家講智慧,那可是大智慧。儒家的中道學說就是這樣的大智慧。人們有的喜歡吧中庸進行玄妙的解釋,以為中庸是儒家的本體論,事實恐怕不是這樣。中庸所講的至誠之道、擇善固執,顯然屬於工夫論、修養論。按照東漢鄭玄的解釋,“中庸”說的是中之用,就是“用中”“把握中道”,這可需要有全局意識、系統思維、整體觀念。孔子說:“夫禮,所以制中也。”禮,就是理。合理才符合“中道”的要求。荀子說得好:“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這需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堅韌,需要“知遠之近,知風之至,知微之顯”的明晰,需要“好學”“力行”“知恥”的努力。

第三,有大人君子的擔當與格局。

社會需要引領者,儒家的“大學之道”教人明德向善,培養大人君子。古代的“大學”是大人之學,貴族子弟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儒學關注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希望能夠培養明是非、知榮辱、有愛心、有敬畏的人,這樣的人格局大、有氣象、會引領、能擔當,他們是社會的精英,維護著社會的文化生態平衡。

很多時候,遇到事情時是非選擇並不困難,然而遺憾的是,不該出現的事情還是層出不窮。這時特別需要明於事理和富於正義感的大人君子。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義利”。儒家致力於“以先王之道濡其身”,作為“大人之學”“君子之學”,儒學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社會精英。在當今社會,尤其需要用傳統文化精神鋪染人的生命底色,使人們在“人心”與“道心”能“允執其中”,在“天理”與“人慾”之間不迷失自我,以德性精神從事工商活動。如果是這樣,他們就一定明理知義、走在社會前面,引導世人遵道而行,循理而動。

(原文刊載於《聯合日報》,發表時有刪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