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反對羅振宇得羅輯思維,讀了兩本書發現很多觀點不能苟同,有譁眾取寵?

lvlr


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就是羅振宇的邏輯思維,很多人就反感這一點

邏輯思維我看來和邏輯沒有什麼關係,只是一種類似雞湯與信息的分享,或者叫讀書會

特別是邏輯思維的貨一點都不幹!都是將道理文字美化或者說是將信息焦慮化!

我們是普通老百姓,在這種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環境裡,都體現的很焦慮,很多人衝著這點來做文章,讓你聽的爽,感覺都對。讓你聽著怕,感覺自己哪裡都不對

其實我們真正的需求不是邏輯思維來給我講雞湯,講道理,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幫助,比如一個搞車床的人去聽邏輯思維,能給他什麼幫助?提高效率?所以說一點都不接地氣

創業現在是很多人想去嘗試的,如果聽完邏輯思維,就會覺得很OK,感覺很好!開始吧!然後結束!不僅誤人子弟,還會傷害到別人

他充其量就是個網紅主持人,你如果聽雷軍,馬雲那些人講的道理我能理解,但是他憑什麼?


鯨品惠


邏輯思維剛開辦的兩年,我是一期不落,認真聽完看完,確是在當時是一個非常有新意的脫口秀節目,一開始不牟利,只是在普及知識。當時在老羅的推薦下買了很多書,確是也都是非常棒的書,也一一拜讀。但是從近幾年開始,特別是從轉戰得到APP後我逐漸疏離了老羅,並不是因為他開始謀利了,也不是因為內容不新穎了。而是有一種膩的感覺。有時候,書和人的語言是不同的。書更多的是表述,而人更多的是玩味。很多課程我也買了,但是大多是所謂的大咖們的一言堂,我個人感覺主觀性太強,有時候也有誤導和過分渲染的痕跡。還有很多所謂的大咖名不副實,東搬西湊也能做一個付費課程。我不太喜歡被別人帶節奏,特別是一些政治,金融和社會方面的內容。我肯定老羅的思維方式。但我沒法認同APP裡那麼多人的思維方式。因為我沒法選擇!所以近兩年對老羅捧場也就少了許多,僅僅維持在每天早上的60秒了。感謝老羅給我帶來的知識。


用戶1642177837612


首先題主在表述中無意中犯了2個概念模糊的錯誤:

①羅輯思維不是一兩本書,是一個網絡視頻節目,現在已經停辦了。

我們說起羅振宇必想起羅輯思維,因為他就是做羅輯思維做起來的。羅輯思維是在優酷獨家平臺播放的視頻節目。現在已經沒有了。他現在做的是得到APP,就是在上面賣書,賣課程,推薦書籍等等。

②讀了兩本書發現觀點不敢苟同 、譁眾取寵,這個不能成為你反對羅振宇以及羅輯思維的理由。

這個理由有點太牽強,有點莫須有。首先得到APP上的書不是羅振宇自己寫的,他只是賣書的,只是推薦書的。他就是一個生意人,一個書商而已。所以你反對他?是不是找錯了對象。

你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書,覺得這本書的作者寫的太垃圾,然後把店長罵了一通:你們怎麼出這麼垃圾的書?

你是認真的嗎?

很多人說得到APP上面的書和課程都是販賣知識焦慮,精神焦慮。實際上我是贊同的。焦慮這種心理是任何時代都存在的,不管是連年戰爭動亂的民國,還是到處旗鼓喧天紅旗招展的解放歲月;不管是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的知青歲月,還是男女結婚見面女孩就問有房有車嗎的物質時代。請問,哪個時代沒有焦慮呢?而焦慮這種東西一般只有受過一定教育的知識分子才會有,普通老百姓焦慮的只是今年的稻米能賣多少錢。以前商業初級階段商品只是蘋果,衣服,鞋子這些看得見的實物,現在勞動力變成了商品,焦慮變成了商品。這說明商業已經發展到一個很高的程度了。這個現實需要我們自己承認。

我覺得我們之所以反感一些事情,是因為居然現在有些人把焦慮也當成商品來販賣!

我個人的看法是,我不會輕易的被別人帶進某個觀念的籠子,因為我會自己思考,但是我必須承認:焦慮是可以被販賣的。

如果你對哪本書的觀點不敢苟同,這實際上不已經在表明你自己的態度了嗎?你在思考,你在反思,你在對比啊!知識不就是用來啟迪智慧的嗎?

你接下來想幹什麼就是你自己的智慧告訴給你的了。


吳文弄墨


最早接觸到的是羅胖每天早上的60s,每天講一個觀點,聽的很新穎也是收穫滿滿;接著聽了他講的近代史,非常非常的精彩,腦子裡彷彿呈現當年的歷史場景;緊接著邏輯思維,每年的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都是顛覆性思維,刷新了我的觀點和想法。後面沒有邏輯思維了,只有得到APP,一開始還是和往常一樣,幾乎每天都去聽,但後面越聽越吃力,很多內容無法理解(也許是我的知識面太窄,理解能力較差),講的很深奧,也令我很焦慮,所以只能選擇性去聽些內容了。

偶然一次在網易公開課裡聽了樊登讀書會講的幾本書,很接地氣,內容也很容易懂,樊登就是去每讀一本書,然後告訴你作者想表達的內容,以及教我們如何結合現實生活運用書中的知識,非常的積極熱觀,聽上去也不費勁。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都是想要學習,想要走的更高更遠,學習知識是因人而異的,有人能適應羅胖的,也有人適應其它人的。我們最終的目標都是學習。哈哈,有感而發,文筆不好,勿噴。


矮油不錯哦123


這兩天一下出來無數人對羅胖展開口誅筆伐。人性的醜惡其實在從反對羅輯思維的觀這些人身上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很簡單的原因主要就是兩個:一是羨慕嫉妒恨,都是大V,搞知識傳播的,為什麼他火我不火;二就是理解偏差。

很多人說羅胖的觀點不正確的,羅胖什麼時候說過他的觀點一定正確?而且一再強調他只是知識的幫運工,是搬的其他人的知識,呈現給大家,給大家多維角度的思路。很多文科知識沒有對錯,只是角度不同,你理解的角度越多視野越開闊。本人聽過不少羅輯思維裡的東西,羅胖搬運的知識中可能是相互衝突的,有什麼關係呢,很正常啊。本來就是要多視野看問題,關鍵是自己去如何去聽。我看過宇宙來源於大爆炸的書,並不妨礙我看另外一本說宇宙是上帝創造的書。

另外一些人說羅胖說的東西沒用,本來很多知識就沒什麼實際用處,你知道賈寶玉喜歡林黛玉,這個知識有用嗎?而且這個有沒有用,也是看個人理解。


老郭123123462


羅標準的騙子,打著知識的幌子騙錢,他的觀點根本站不住腳,有點生活經驗都會知道他說的是狗屁!當年讀大學的時候,深受其害,每天看邏輯思維,總覺得好牛逼,覺得自己特有品味,現在想想我覺得自己是傻逼


毫無意義


年輕人看羅胖的演講和老年人購買權健的保健品,從本質上講是沒有區別的…

都是販賣焦慮,老人怕死,年輕人怕沒機會,

有人說羅胖可以讓他碎片化的時間得到利用,這個無可厚非,但是有沒有想過正是這樣使用碎片化時間才導致你的知識碎片花了呢?

有人說聽了之後炒股賺了,拜託那只是你運氣好,如果炒股那麼好賺,他們賣啥內容啊,按照他們的邏輯炒股不比給你們講課來的快…

你用你碎片化得到的一點經濟學知識就想著掌握了經濟學原理,一點點人工智能的知識就想著已經懂這個行業了,一點點區塊鏈知識,炒了陣子幣,就覺得已經把握到了下一代的技術。拜託這些除了能給你一點談資之外沒有任何幫忙的…

年輕人還是要慢一點,多學習一些成體系的知識,讓自己的靈魂可以厚重一些,別一有風就被吹的很遠,也讓自己的身體能追的上靈魂。


小飛雜談


舉個栗子。

一個故事(道理)講給大家聽,你只有60秒時間,那你就會絞盡腦汁壓縮內容,最後除了乾貨之外,是不能摻雜個人內容的,這樣大家聽起來就覺得,這個道理很實在,是這麼回事。

換個方法,沒有60秒限制了,你想怎麼說怎麼說自由發揮,這裡面個人色彩就非常濃厚了,有時候你還得故意加這些色彩,不然寫不了那麼長啊。

這時候你就不是讓道理暴露(無貶義)在大家面前了,而是道理和你一起暴露。大家可能還是認同道理,但不一定會認同你。

所以這裡並沒有個人的“變化“,只是一直都這樣,以前看不到而已。

就是這麼簡單。


少年維特的第三條腿


今天咋都對羅振宇口誅筆伐了呢?

從羅輯思維到得到,恍恍惚惚有幾年時間了。

但是你們也都有真的去認真看嗎?

單純依賴於十來分鐘的短視頻或者一個小時左右的視頻來讓自己提升,不覺得有些可笑嗎?視頻與音頻有著低效的通病,而所謂的通病加上自己的惰性就成為口誅筆伐別人的理由。

你們有買過書認真去讀過嗎?

薛兆豐的經濟學通識你去買過沒有?

不說有多少實際的收入,但是思維的轉變沒有嗎。

房價上漲?公共資源浪費?你們有去看?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自己學不到東西就轉變讀書方向就好。為什麼要把自己的觀點大肆傳播呢?

難道每個沒有長眼睛。

羅胖是個做讀書經濟的人,的確賣的有一部分是焦慮,也的確他的知識就是力量裡他並不適合來講愛情。但我想問,所謂的無用論真的可靠?

哪怕是每日自我批評都會有所裨益,你們,真的去思考了嗎?


小夜醉泣


我看過羅振宇的演講和他的書,我談談我的想法。

我們都希望任何事都是非黑即白的,因為如果這樣的話,生活會變得簡單,不會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去猜。所以,在這個概念下,大多數人在意誰對誰錯,後來就形成了凡事看結果。換句話說,結果是好噠,那麼過程也是好噠,結果不好過程全錯。

羅振宇的想法是想打破這樣的概念,也就是說結果和過程並不一定存在必然的正向紐帶,可能過程是對了結果未必好,而過程錯了結果未必差。

這個理念對於國人來說,最初可能確實會覺得有道理,但是會產生一些本質性的顛覆。最簡單的例子,現在那麼多人翻案歷史人物,究竟是對是錯?本質上就是這個問題,英雄人物從來沒有做過錯事?歷史敗類從來沒有做過好事?

所以,羅振宇的概念,如果還是以這個思路去看,結果肯定還是悲劇。說白了,羅振宇給予的僅僅是一個邏輯,而不是一個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