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国古代就有了地道战,并且完美地运用到战争中了?

说起地道战,大家就会想起电影《地道战》。片中,冉庄抗日人民武装挖掘的地道,村与村,户与户,连成一片,埋伏神兵千百万,四面八方齐参战,千里平原游击战,打得日军人仰马翻的战斗场面,至今历历在目。此种地道战样式,无疑缘于古代。在史书和文物史料中,曾记载着许多北方边界地域古人开展地道战的事例,只是涉及的年代、地点、规模、对象、战绩及其特点不同罢了。从史料来看,随着时代的推移,对每次地道战记载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详实了。

什么!中国古代就有了地道战,并且完美地运用到战争中了?

(一)春秋战国时代的地道战雏形:由墨子弟子精研而成的墨子《城守十一篇》之"备穴"篇,比较概略地讲述了地道战问题,如,讲到了地道的构筑(数量、深度、广度、方向、角度、高低、形状)、使用(以穴御穴,生烟、通流)、监听(对五百步内掘地道的坐井地听、瓮听)、管理(支柱加固、防腐、更换)、挖掘工具(穴矛材质、长度、用法)、运土(方法、要求)、作穴人数等较为细节的内容。

关于开展地道战的方法,备穴也作了讲述:如"挖穴守城"时,可"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薄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而迎之。"即为了预防敌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罂于井中,罂口绷上薄牛皮,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罂上侦听,以监知敌方是否在挖地道,挖于何方,并挖穴迎之。

什么!中国古代就有了地道战,并且完美地运用到战争中了?

(二)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广为开展的地道战:《东汉演义》、《三国演义》以及《资治通鉴》曾多次描写过交战双方展开的地下战斗,参战士兵有"掘子军"、"锹鑺军"、"沟鼠军"之称,地道亦称作"伏道"。

公元199年袁绍与公孙瓒的易京之战。公孙瓒徒居易城,坚守不出,袁绍督兵合围攻击公孙瓒,他率兵暗凿地道,通瓒楼下,瓒重楼寂处,未曾知晓。嗣由绍军在地穴内,用柱燃楼,楼辄倾倒,瓒始知难免,先缢死妻子姊妹,然后引火自焚,一道冤魂,随了祝融回禄,同往南方。见《后汉演义》第78回"穿地道焚死公孙瓒"。

什么!中国古代就有了地道战,并且完美地运用到战争中了?

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审配向袁绍献计,令袁军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曹营内,号为"掘子军"。曹兵望见袁军于山后掘土坑,报知曹操。曹操问计于刘晔。晔曰:"此袁军不能攻明而攻暗,发掘伏道,欲从地下透营而入耳"。曹曰:"何以御之?"晔曰:"可绕营掘长堑,则彼伏道无用也"。曹操连夜差军掘堑,袁军掘伏道到堑边,果不能入,空费军力,曹操粉碎了袁军的地道攻城计策。这里,袁军所挖的伏道,就是地道。

公元238年司马懿与公孙渊的襄平之战。魏主曹睿命司马懿兴师征讨辽师公孙渊,公孙渊兵败奔入襄平城,闭门不出。魏兵四面合围该城,筑土山,掘地道,立炮架,装云梯,日夜攻打不息,公孙渊在城中粮尽,皆宰牛马为食。人人怨恨,各无守心,欲斩渊首,献城归降。最后,公孙渊战败,死于襄平城。

什么!中国古代就有了地道战,并且完美地运用到战争中了?

(三)南北朝时期的地道战:公元423年宋魏的虎牢城之战。魏将于栗磾、奚斤、公孙表进攻虎牢城,刘宋守将毛德祖竭力抵御,日夕不懈,就城脚边凿通地道,分为六穴,出达城外,约六七丈,募敢死队四百人,从穴中潜出,适在魏营后面,一声呐喊,突入魏营,魏兵不及抵敌,被敢死队杀死数百人,魏军退散,宋将毛德祖大获全胜。

公元532年正月,高欢攻邺城,在城外挖地道,边挖边用木支撑地道,一直挖到城墙底下,穿墙而过,然后点燃撑柱木,柱毁而城陷,擒获守将刘诞。公元534年,高欢与韦孝宽的玉壁之战。十月,东魏丞相高欢率十万大军围攻西魏玉壁城,从地下挖掘地道十道,欲从城根上挖穿涌入城中。守将韦孝宽在城周挖出一条大沟,沟内堆积柴火,等地道口暴露,就往地道内投火,并以皮排往地道内鼓风,地道变成火窟,熏得地道内的高欢士兵顿时烧成烂骨,不得取胜入城。

什么!中国古代就有了地道战,并且完美地运用到战争中了?

屡战屡败的高欢毫不气馁,又用地道法,命攻城士兵在城四周挖掘地道20条,用木柱支撑,然后以油灌柱,放火烧断木柱,使城墙崩塌。守将韦孝宽早有准备,城墙崩塌处及时用栅栏堵住,使东魏军无法攻入城内。高欢率兵攻城50余天,士卒伤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机,仍未攻克,只好恨恨撤军。

(四)唐朝时期的地道战:公元619年4月李世民与刘武周的追击战。唐将李世民在山西介休一带讨伐地方军阀刘武周,其妹夫宋金刚败兵而逃,李世民紧追不舍,从高壁岭、雀鼠谷一直追到介休城,钻入先人挖就的张壁暗道,刘武周、宋金刚北投突厥而去。

什么!中国古代就有了地道战,并且完美地运用到战争中了?

公元575年李光弼的太原保卫战。叛军史思明、蔡希德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唐太原留守李光弼只有一万人,在兵力悬殊情况下,李光弼守中有攻,主动挖地道至城外,待叛军城外骂战时,唐军将叛军拖入地道拉进城内斩首。当叛军登城时,将事先挖好的地道陡然塌陷,使其全部活埋。李光弼还采用诈降计,一边派兵出城伪降,让敌兵缓攻,一边暗中挖掘地道直通城外敌营,出敌不意,营中地陷,内外夹攻,俘斩叛军万余人,使其彻底崩溃。

唐将浑瑊与陇右留守韦皋的陇州城之战。韦皋军拥出云梯,容壮士五百人前来攻陇州城东北角,由于浑瑊已令军士在此暗凿地道直通城外,贼军云梯随处往来,未尝留意地道,突然间一轮偏陷,不能行动,火从地中冒出,凑巧遇着大风,梯不及称,人不及逃,顿时化为灰烬,贼军全退。浑瑊报唐主德宗,乘势出战,杀敌数千。

什么!中国古代就有了地道战,并且完美地运用到战争中了?

(五)宋代地道战:据有关志书载:宋辽边关地道位于保定市雄县、廊坊市永清县、霸州市境内。雄县双堂乡祁岗村地道和雄州镇邢村地道,最大洞室长8米,宽3米,高3米,两地由地道相通,相距长达35公里,堪称地下长城,为宋辽边界的地下军事设施。据传,这些古地道中的雄县地道,即为当年镇守边关长达16年屡战屡胜的杨延昭率兵士所挖掘与利用的地道。

纵观上述地道战有5 个特点:1、发生地,多为北方边界地;2、使用方,大多为攻城一方挖掘地道通城内,极个别守城方也挖掘地道通城外;3、守城方应对办法,挖堑壕,待暴露敌地道后,向地道内举火,吹风烟熏窒息敌军以及塌陷、堵塞地道阻敌攻城;4、使用数量,三国时期地道战最多,共有九次;5、善挖地道者,有袁绍军,魏军,蜀军,东魏高欢,唐李光弼、浑瑊、徐世勣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