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十二五”時期我國農業發展思路探討

「原创」“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思路探讨

「原创」“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思路探讨

摘要:“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科技貢獻率穩步提高,服務體系逐漸恢復發展,農業政策體系逐漸完善,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考驗,技術進步存在明顯短板,農業經營協作依然滯後。“十二五”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中國農業將面臨新的發展環境,既有來自市場、投入、科技、體制等方面的難得機遇,更面臨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傳統比較優勢削弱、農業產業安全隱患增加等嚴峻挑戰。未來五年,農業發展要立足基本國情,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以可持續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發展,確立“大糧食”的寬口徑支持思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JEL Codes:Q10 ;Q18

“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取得重大進步,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進一步解決。未來五年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我國農業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如何更好地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的同時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進程,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

一、“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的主要成就和問題

(一)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但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考驗

“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在“十五”期間穩步增長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2009年,幾乎所有農產品產量都比2005年有較大幅度的增加(見表1)。其中,糧食、糖料、禽蛋在2005-2009年間總產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3%、6.8%和3.0%,大大高於2000-2005年間的增長率(分別為0.9%、4.4%和2.2%)。林產品的發展有明顯飛躍,橡膠、松脂、油茶籽等林產品產量年均增長4.8%、8.1%、7.5%,比“十五”期間的增速(1.4%、6.8%、1.2%)又有進一步提升。

「原创」“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思路探讨

但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農業面臨嚴峻考驗。第一,農田小水利問題突出。2009年全國仍有9億多畝耕地沒有灌溉條件而只能靠天收成,而全國有灌溉條件的地區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僅為0.47,灌溉用水定額普遍偏高,灌溉保證率下降,農業抗災減災能力堪憂。第二,農業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重視不足。一是節水生產模式難以得到有效推廣,大多數農區在大田生產上一直沿襲傳統的灌溉模式,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沒有明顯提高。二是綠色農用生物製品推進緩慢,化學肥料、農藥、農膜使用量持續增加。我國化肥使用量“十五”期間年均增長2.8%,“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長3.2%。與此同時,大量由養殖產生的有機肥料得不到有效利用,由經濟林種植、農作物種植、畜禽散養造成的面源汙染和由規模養殖場產生的農業點源汙染不斷累積,不少農村水質不斷惡化,直接影響農村居民的生產能力和生活質量。三是農村環境保護多著眼於大江大河的治理,對小流域關注不足。從源頭尤其是技術進步的角度來解決問題的戰略才提上日程,在不少地方並未得到足夠重視,間接加劇環境汙染的事件時有發生。

(二)科技貢獻率穩步提高,但技術進步存在明顯短板

“十一五”期間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科技和物質裝備水平的貢獻。首先是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穩步提升。2009年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51%,比“十五”末期提高3個百分點。其次是以機械化為主要內容的生產方式變革步伐加快推進。2000年我國農機總動力為5.3億千瓦,2009年達到8.7億千瓦。“十五”期間年均增長5.4%,“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長6.3%。拖拉機保有量2000年為1361.8萬臺,2009年增加為2102.5萬臺。“十五”全期累計增幅22.4%,“十一五”前四年累計增幅26.2%。再次是有效灌溉面積大幅增加。2009年全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59261千公頃,比2000年增加5441千公頃,“十一五”前四年有效灌溉面積增量是“十五”全期增量的3.5倍。在科技進步等諸因素作用下,主要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穩步提高,2006-2009年,糧食、油料和棉花年平均畝產分別為321.9公斤、152.2公斤和86.2公斤,比“十五”期間年平均畝產增長8.5%、13.4%和10.3%。

但總體而言,適合我國資源多樣性特徵的農業技術進步尚有不足。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一些結合我國多樣性的農業生產環境和資源稟賦的技術進步依然存在許多滯後環節。在良種研發方面,對同屬糧食作物的豆類和薯類良種研發投入嚴重不足,豆類薯類的單產能力一直停留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水平,制約了此類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在農業機械推廣方面,針對山區、丘陵和小規模生產模式的農業機械沒有得到重視,研發和推廣應用明顯滯後於實際生產的需要。其他適合小規模生產的低成本節水、環保技術開發遲緩。

(三)服務體系逐漸恢復發展,但農業經營協作依然滯後

“十一五”期間,中央對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做出了全面部署,進一步明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公益性定位,加大了公共財政對農技推廣體系的投入,改革考評機制,並鼓勵和扶持社會化農業科技隊伍發展,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在不斷恢復。2006年頒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有力地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

但相比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客觀需求,服務體系建設依然滯後。在小規模經營為主體的客觀背景下,面對開放的市場環境,促進農業協作、支撐體系構建的任務依然艱鉅而緊迫。一方面小規模經營主體在市場中單兵作戰問題突出,在採購、生產、銷售等環節中嚴重缺乏協作機制,完全競爭局面明顯,利潤空間多被其他環節擠佔;一方面集體經濟組織無力或無心組織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農田水利設施問題突出,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鬆散的運作方式極大削弱農業經營者的市場談判力和國際競爭力,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行業協會等統一經營組織發展滯後,缺乏能夠對產業鏈進行有效整合的主體,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基本處於脫節狀態。農業產業化經營以鬆散聯合的形式為多,很少形成利益共同體,各環節之間的利益分配矛盾突出。覆蓋整個農業產業鏈的質量控制體系、信息服務體系和財政金融支持體系還沒有形成。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剛剛起步,農產品物流體系發展滯後。農業經營者還難以獲得及時、準確、有效的市場信息,生產和銷售的盲目性比較嚴重。

(四)農業政策體系逐漸完善,但財政、金融支持體系尚需進一步改革

“十一五”期間,中央圍繞“三農”問題連續發佈了五個“一號文件”,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進一步完善了農業和農村經濟政策框架體系。2006年以來,農業稅全面取消,各項補貼制度逐步建立,糧食最低收購價逐年提高,臨時收儲制度不斷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初步形成。與此同時,政府支農投資總量不斷增加。“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三農”總支出累計將近3萬億元,是“十五”期間累計總支出的2.6倍。2010年中央財政“三農”總支出8183億元,比2005年增加1.75倍(按當年價,見圖1),年均增長22.4%。在2010年的支出中,支持農業生產的投資7117.5億元,佔總支出38.7%;四項補貼3639.8億元,佔16.3%。兩者合計55%。

「原创」“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思路探讨

但是,為適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支農財政和農村金融體系尚需進一步改革。支農財政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農業投資管理部門多,資金使用分散,投資成本高;中央與地方財權、事權劃分不明晰,加大農業投入管理的難度;政府投入“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發揮不足。農村金融的問題主要是:農村網點過度裁撤,金融供需結構性脫節;貸款五級分類標準不適合農村實際信用評價;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缺乏有效抵押(質押)物和擔保人;銀行涉農貸款風險與收益不匹配,風險補償機制缺失;推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機制不完善等。

二、“十二五”時期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面對“十二五”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中國農業將面臨新的發展環境,既有難得機遇,更有嚴峻挑戰。

(一)機遇

1.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為農業發展帶來更大需求空間。“十二五”期間,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將延續過去五年的勢頭快速推進。城市化的生活模式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將進一步改善飲食結構,增加對肉、蛋、奶、果、蔬、菌和水產等農產品的需求,並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提出更高要求,這將促進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並有助於更好發揮我國農業勞動密集的比較優勢。工業產業鏈延長以及分工深化、人口聚集帶來的服務業發展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有利於農業勞動力進一步轉移,也有助於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的比較收益。此外,能源需求增加和傳統能源供給偏緊,將促進生物質能源更大的發展,為農業加快發展開闢一條新路徑。

2.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農業農村的投入支持力度將不斷加大。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達34萬億元,財政收入6.85萬億元,按當年價分別比2005年增加84.1%和116.5%,年均增幅13%(按可比價為11.4%)和21.3%。相應地,財政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如前文所述)。儘管“十二五”前期經濟增長會面臨一些挑戰,但總體可保持較好發展勢頭,財政實力也將繼續增強。按照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要求,財政支出需優先支持農業農村發展,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需優先用投向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讓收益需優先用於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各級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增長幅度需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耕地佔用稅稅率提高,新增收入需全部用於農業。這些制度性規定將在客觀上保證農業投入力度在“十二五”期間繼續加大。

3.科技進步及其廣泛應用,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撐。當前,技術進步推動農業增長的作用越來越大,農業新技術的不斷髮現及應用,擴大了農業資源、要素間的替代範圍。未來幾年,以生物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進步速度加快,將為我國農業加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國家做出了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把生物和新材料作為主要戰略任務,有利於促進種子工程、綠色農用製品(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和可降解農膜等)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為農業實現從石油農業到生物農業的跨越奠定堅實基礎。全方位的農業技術進步,有利於進一步降低農業機械裝備、設施農業、節水灌溉和精準施肥技術使用成本,提升先進適用技術的覆蓋面。同時,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恢復和發展以及農村勞動力培訓的深入,有助於進一步促進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三網融合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可縮小城鄉信息鴻溝。

4.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為農業發展構建制度保證。一是強農惠農政策體系基本構建,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效機制正在形成,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已提升到更重要的戰略高度,各種資源未來將更多地投向相對落後的農業和農村領域。二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體制改革步伐不斷加快,城鄉居民身份統一、權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制度體系逐步形成,將為勞動力流動創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基礎。三是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並不斷完善,有助於降低農村發展成本、穩定農民發展預期、增強農民生產投資信心。四是農村金融改革穩步推進,將逐步為農業發展創造適宜、良好的融資環境。此外,職業技術教育改革以及農村勞動力培訓、促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制度安排等,將為農業加快發展提供更強的人力資本和組織保障。

(二)主要挑戰

1.資源環境約束矛盾突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壓力加大。隨著經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農業和非農產業、農村和城鎮在耕地和水資源等方面的競爭將不斷加劇。由於農業比較效益低、創造地方財政收入的能力弱,在與非農產業和城鎮爭奪耕地和水資源的競爭中,農業和農村的弱勢地位將日趨凸顯。農業生產將為此面臨耕地總量減少、質量下降、灌溉水資源短缺的困難。儘管我國從2009年開始對非農建設佔用耕地全面實行“先補後佔”(除重大工程外),但由於土地農轉非的增值、融資作用,地方政府存在擴大非農建設用地規模的衝動,先佔後申請、少申請多佔用和亂佔亂用等現象仍將發生。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耕地佔補平衡,也將是佔優質地、補劣質地,以犧牲優質耕地為代價,這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極為不利。許多耕地由於過度耕作等方面的原因導致耕層淺薄、有機質含量下降、水土流失、乾旱缺水、過酸、鹽鹼等問題,制約著耕地質量以至產出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同時,我國農業水資源短缺狀況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我國水資源總量本就不足,在工業化和城鎮化不斷增加水資源消耗的壓力下,涉農用水比重持續下降,農業水資源短缺約束日益凸顯。除了用水量分配的矛盾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對水質的汙染與破壞,並對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甚至對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威脅同樣不容小視。從長遠看,水資源問題對農業生產的制約作用有可能超越耕地。

2.綜合生產成本上升,傳統比較優勢逐步削弱。長期以來,低成本的勞動力供給是我國發展的比較優勢。但經過40多年的持續較快增長,我國農業已不再是剩餘勞動力的“蓄水池”,傳統意義的人口紅利將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從2003年開始,我國部分地區首度出現民工荒,農業家庭用工價格明顯上漲,隨後逐年提高。“十二五”期間農業勞動力成本上漲趨勢將更加明顯。此外,隱性的土地成本必然進一步顯性化並逐漸提高,一方面,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土地需求旺盛而供應日趨緊張,農業用地的市場租金必然增加,機會成本提高將使得經營者對隱性土地成本更加敏感;另一方面,免稅、補貼、提價等惠農政策也提高了農業用地的潛在收益,進而提升土地市場價值。在這種背景下,我國農業的傳統優勢不斷削弱。同時,以化肥、農藥、農膜為代表的物質費用、機械作業費用,面臨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的衝擊的格局不可避免;出於節水、環境、食品安全的考慮,農產品生產的用水成本、環境成本和防疫、檢驗成本也將不斷增加。生產成本上升將削弱我國既有的傳統優勢,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形成較大壓力。

3.極端氣象災害頻發,農業發展面臨的自然風險日益加大。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協調委員會統計,過去幾十年間,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次越來越高,2000-2010年,10年間極端氣候事件累計100次左右,比前十年增加將近30次,且超過1950-1990年40年總和。在我國,近50年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同樣頻繁發生,乾旱、高溫、強對流(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龍捲風、冰雹等)、洪澇、霜凍等農業氣象災害給正常的農業生產帶來許多困難。有些極端天氣直接導致農產品減產甚至絕收(如干旱、洪澇等),有些天氣則通過改變生態環境影響農業生產。比如高溫使得昆蟲在春、夏、秋三季繁衍代數大大增加,加劇病蟲害的流行和雜草蔓延,同時也會出現病蟲害的發生範圍向高緯度地區延伸。未來極端氣候的變化難以準確預計,但按現在的發展趨勢,天氣形勢很可能更嚴峻。這將對我國的農業生產構成直接威脅。

4.經濟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安全隱患增加。在我國經濟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外部壓力越來越大。第一,國際農產品貿易環境不容樂觀。發達國家技術壁壘已趨常態化、制度化、法制化,新型貿易壁壘不斷湧現,不利我國農產品出口。我國優勢出口產品大多為蔬菜、水產品、禽肉等不易儲藏的鮮活農產品,一旦出口受阻,不僅給出口企業造成巨大損失,而且容易衝擊國內市場造成較大波動。從進口看,發達國家的涉農跨國公司嚴重控制農產品貿易,我國處於弱勢地位。同時,國際投資基金進入農產品期貨市場進行投機炒作,攪動農產品價格,增加我國進口的價格風險。人民幣持續升值,進一步削弱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既不利出口又易通過無保護的進口衝擊國內生產。第二,我國農產品市場受國際市場的影響日益加深。由於我國部分農產品(如大豆)進口量大,佔國內供給量的比重高,這些產品國內價格基本和國際價格接軌。在比價作用下,其他農產品的價格也逐步向國際價格靠攏。隨著國際農產品市場對我國農產品市場影響的增強,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很容易傳導到國內,提高了國內農產品價格的波動可能性。第三,國際農業產業鏈分工對我國農業發展構成嚴峻挑戰。經濟全球化使得農業的國際分工日益深入,各國逐漸被納入到國際農業分工體系。從目前來看,發達國家加強了對農業價值鏈高端環節和未來農業發展主導權的搶佔,強化了對關鍵技術、資源、市場和規則的控制。目前,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擁有全球70%以上的水稻基因專利,90%以上的玉米基因專利,80%以上的小麥基因和75%以上的棉花基因專利。孟山都、杜邦等5大跨國公司利用其基因專利和品種,控制著國際種業市場70%的份額,並試圖控制全球的轉基因種業市場。如果我國的科技不能為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工業領域發生的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現象將在農業領域重新上演。營銷環節的控制也是如此。如果我國不能在國際農業分工中佔據有利地位,我國農業產業的盈利能力以及未來農業發展的自主控制力將會大打折扣。

三、“十二五”我國農業發展思路的思考

“十二五”期間,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1.立足基本國情。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必須立足人均資源擁有量少、資源多樣性突出的稟賦特徵,立足耕地集體所有、實行以農戶為主體的家庭承包經營的制度特徵,立足國家快速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農產品需求仍將顯著增長的階段特徵,立足不能過度依賴國際市場、必須儘可能地自我保證糧食安全的大國特徵,立足各農業強國、跨國資本可能對我國農業產業安全和農業綜合競爭力提出嚴峻挑戰的全球化背景。

2.以可持續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發展。強化對耕地、水面、草原、農業生物遺傳資源的保護,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繼續推進沃土工程,大力鼓勵有機肥料、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及可降解農用薄膜的生產和使用,降低對石油類農業生產資料的依賴,提高耕地質量,控制面源汙染。通過技術進步,促進農業發展加快走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軌道,並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

3.確立“大糧食”的寬口徑支持思路。一直以來,財政支持多著眼於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和棉花、油菜籽等大宗產品,對保障大宗農產品的生產起到良好作用。但也由此忽視了對其他農產品科研和生產的支持,也忽視了對廣大西部地區、山區多樣化農業生產的支持。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應建立“大糧食安全”概念,從食物的角度而不是三大糧食作物的角度來衡量“糧食安全”的問題。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角度而不是糧食產量的角度來確立糧食安全戰略。財政支農也應從有限的大宗農產品支持方案逐漸過渡到寬口徑的農業生產支持方案。

(二)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1.全力突破農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支持體系的瓶頸。以農業小微型水利設施為重點,大幅增加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通過創新投資機制,靈活採取多種方式,力爭徹底解決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問題。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儘快實現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的目標,併力爭實現村級服務站點全覆蓋。

2.大力推進適合我國實際需要的農業科技進步。關鍵技術進步包括:綠色生產技術以及高效、廉價的綠色農用製品生產技術,廉價的節水生產技術,適用多種複雜地形的小型、複合型機械生產技術,非糧作物產品和糧食作物副產品的功能拓展(如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相關技術,豆類、薯類等產品的良種培育,以及在設施栽培、健康養殖、精深加工、儲運保鮮等環節的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

3.大力推進農民培訓。繼續完善現有農民培訓方案,力爭讓農民培訓成為常態。進一步探討對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常規技術培訓,以及適應互聯網時代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訓,全力提升農村人力資本水平。

(三)打造以農民為主體、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鏈體系

1.推進農業組織創新,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等,強化農民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談判能力和對“企業控制產業”的制衡機制。

2.以農業專業合作組織、集體經濟組織為主要載體,從良種培育、生產服務、營銷和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入手,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鏈,把產業鏈增值的好處最大限度地留在農業生產者手中。

3.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協調推進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流通能力建設,穩定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健全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長效機制。

4.因地制宜拓展農業盈利空間。綜合考慮個體經濟效益與社會整體效益,充分尊重經營主體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注重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中西部地區立足特色、有機、健康農產品的生產基礎,發揮比較優勢,增強盈利能力,促進跨越式發展。

(四)增強抗風險能力

除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增強抗風險能力,促進農業保險、再保險的發展以增強化解風險能力以外,還需著力提高農業氣象預測水平、調整農業區域佈局思路。

1.農業氣象。近年來,我國極端氣候頻繁出現,大都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從長期看,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次越來越高,全球農業生產面臨的自然風險越來越大。這種情況直接涉及一個國家食品供應安全,需大力提高農業氣象預測能力,儘量做到未雨綢繆,減少各類災害損失。

2.區域佈局。原有區域佈局思路更強調某種產品產地的集中,這種格局容易形成自然壟斷,也存在較大的自然風險。在新的佈局規劃中需進行多產地安排,避免形成自然壟斷格局,也有利於發揮我國地域遼闊優勢,化解自然風險。

(五)制度保障

1.建立農業反壟斷機制。根據《反壟斷法》,制定農產品流通反壟斷細則,建立對農產品購銷投機行為的威懾機制和監控機制。完善農產品市場監管的法律保障體系,加大執法處罰能力和力度,避免市場監控執法不力甚至無法可依。

2.構建長期的生產補貼、價格支持與公共基礎投入相互補充相互配合的靈活支持體系。有條不紊地加大農業生產支持力度,讓農民更多地獲取農業生產外部性補償,提高轉移性收入水平;建立起較有效的價格調節機制,保證農民穩定的農業生產經營收益。

3.大力推進農村金融體系改革與創新,創造性地解決農業生產融資難問題。根據農業生產的特點和農村信貸的特徵,探索符合農業生產週期和農村信用特徵的信貸評價體系;改變國有商業銀行純粹的利潤導向,對國有股份切實賦予支持農業發展的責任和義務;對農民生產性的貸款提供貼息支持。綜合發揮各類金融主體的作用,突破傳統金融理論的制約,鼓勵各類金融主體有創造性地開展支農金融服務。強化對相關金融機構在支農信貸方面的獎勵、懲戒、監管和約束。

4.轉變基層政府考核機制和財稅分配體制。讓基層政府從GDP考核的桎梏和財政創收的壓力中解脫出來,改變基層親大疏小、親工疏農的局面,為因地制宜地發展適合各地特徵的現代農業提供良好的基層治理環境。為糧食主產省、農業大縣確立行之有效且恰到好處的長效補償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1]蔡昉.城市化與農民工的貢獻[J].中國人口科學,2010.1: 2-10。

[2]方松海,黃漢權.近期我國農產品價格變化情況及趨勢分析[J].中國發展觀察.2010.11: 17-21.

[3]方松海,王為農.成本快速上升背景下的農業補貼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9.9: 91-108.

[4]王東陽.我國農業技術進步作用及其未來發展方向分析[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07.3: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