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丹心巧除骨傷之痛:記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

妙手丹心巧除骨傷之痛:記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

大眾網威海·海報新聞12月19日訊 (記者 程永生 通訊員 張一偉) 在威海市中醫院,有這樣一個科室。他們“白手起家”,從建院之初的幾張床位到兩個病區40餘張床位,從簡單的四肢固定手術發展到髖、膝關節置換等多項新技術的臨床運用。從籍籍無名到學科帶頭人王培森榮獲威海市名中醫專家稱號,到如今,四面八方的患者慕名而來。這個團隊,是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作為該院特色專科,骨傷二科多年來堅持中西醫結合,不斷創新和改進治療方式,數年來診治各類骨科病人數萬人次,使廣大患者遠離了病痛的折磨。

12月17日,大眾網記者來到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進行採訪,探尋該科是如何發揚中西醫結合優勢,打造和發展特色專科,讓患者重拾骨骼健康。

妙手丹心巧除骨傷之痛:記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

骨傷二科主任王欽楠查看患者恢復情況

中西結合 滿足患者就醫需求

“做完手術肩膀就不疼了,晚上也能睡個好覺了,不遭罪了,太感謝王主任了。”在中醫院骨傷二科診室,59歲的張大叔激動地和骨傷二科主任王欽楠說起自己的恢復情況。

張大叔家住威海李家夼,今年6月份,張大叔的右臂開始疼痛,抬不起來,“半夜經常被疼醒,覺也睡不好。”經人介紹,張大叔來到了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王欽楠接診後,確診張大叔患上了肩袖損傷,“若不及時治療,會慢慢加重。”王欽楠介紹說。

為減少患者痛苦時間,王欽楠和醫療團隊次日就為張大叔做了關節鏡修復肩袖損傷手術,術後張大叔肩膀疼痛症狀大大緩解,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動,“疼痛警報”解除了,張大叔和家人欣喜不已。前不久,張大叔又來醫院做了左臂手術,術後效果良好,住院觀察一段時間後,張大叔就可以辦理出院手續了。

“關節鏡下修復肩袖損傷具有切口小、視野大、創傷小、對三角肌等軟組織分離少,術後功能恢復快的優勢。”王欽楠告訴記者,為最大限度地實現患者的快速康復,科室利用中醫院優勢,整合中醫療法、微創療法以及手術療法等建立了一站式醫療服務。無論是術前、術中、術後的日常防護、功能鍛鍊還是出院後的康復治療,“我們都會提供最全面、專業的指導,全方位呵護患者骨骼健康。”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之下,骨傷二科不斷吸收先進的診療技術和先進的內、外固定器械,在創傷、脊柱等方面,均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

妙手丹心巧除骨傷之痛:記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

為患者講解X光片

勇攀高峰 骨科水平不斷提高

中醫治療骨傷歷史源遠流長,已有3000多年曆史。威海市中醫院1990年建院後,以該科原主任王培森為主的骨科醫務人員利用中醫外敷、燻蒸、針灸、按摩等治療手段和方法,在治療軟組織損傷、慢性腰腿疼痛、椎間盤突出、膝關節骨質增生等方面取得良好的療效。

12月7日的一場大雪讓威海各大醫院骨傷科門診人滿為患,“多數是摔傷、骨折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王欽楠說。而在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一名因摔傷導致粗隆間骨折的95歲高齡患者給科室的醫生帶來了難題,“股骨粗隆間骨折屬於髖部骨折,90%髖部骨折發生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其中3/4為女性。如不及時手術,老人可能就只能臥病在床,再無法走動了。而高齡手術面臨諸多風險,對醫生的技術要求很高。”王欽楠告訴記者,髖部骨折對於老年人來說非常危險,對於95歲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其他慢性疾病的耄耋老人來說後果更是不容樂觀。“如果採取保守治療,讓老人在床上躺幾個月很有可能引發墜積性肺炎、褥瘡等多種併發症,給老人的生命構成威脅。”

王欽楠和科裡的醫生及時會診,在徵得患者家屬同意後,對患者實施PFNA微創手術治療。相比傳統的手術,這套方案既考慮到老人對手術的耐受力,降低手術風險,同時又儘可能減小手術刀口的長度,縮短恢復時間。王欽楠作為主刀醫生順利完成該手術,“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術後老人在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及護理下,正在全面恢復當中,家屬對手術效果及愈後都表示很滿意。

據瞭解,膝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骨關節疾病多發於六七十歲的中老年人,會導致關節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礙。這個年齡段的患者,往往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合併症,術後併發症多,治療難度較大,風險大。針對這種特點,骨傷二科在王欽楠的帶領下,通過不斷地摸索和總結,加強對圍手術期的觀察處理,充分評估手術風險,術中熟練操作技術,術後利用中醫療法進行康復,治療安全性大為提高,使這一難題得到了很好解決。

妙手丹心巧除骨傷之痛:記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

王欽楠和醫護人員在查房

相比於成人骨關節疾病來說,兒童骨病治療明顯有著不同,其治療更多的是遵循孩子的生長髮育規律。“兒童骨折致殘率高,手術風險大。”王欽楠說,小兒骨骼具有生長持續性、可塑性、自我矯形能力強等特點,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會造成機體功能障礙甚至殘疾。

為了更好的服務,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成立威海市兒童微創專科,特別是對兒童肱骨髁上骨折採用手法復位經皮穿針術獲得國際認可。“目前,威海8成左右的兒童骨折患者是在骨傷二科接受診療恢復健康的。”王欽楠告訴記者。

2017年5月,5歲的小明(化名)在玩耍時不小心摔傷,到醫院拍片後診斷為肱骨髁上骨折,在當地醫院做了石膏固定。然而過了不久,小明的家人發現他的肘關節有些變形,肘關節活動也不是很靈便,於是帶孩子來到威海市中醫院就診。經檢查後發現,由於初始治療存在缺陷,小明的肘關節已經僵硬、變形(即肘內翻畸形)。

對此,王欽楠表示這種情況並不少見,這些年骨傷二科接診過多例像小明一樣骨折後未得到恰當治療而留下後遺症的孩子。“有些醫生由於不瞭解兒童骨骼解剖特點和生理特點,對兒童骨折的認識不夠,盲目地將兒童骨折按縮小版的成人來治療,由此造成了後患。”王欽楠說,專業的兒童骨科醫生對於有移位的兒童肱骨髁上骨折一般會採取閉合復位及內固定的方式治療,這樣能使骨折得到良好復位的同時又不會加重創傷。

目前,骨傷二科在原科室主任王培森和王欽楠的帶領下,對小兒肱骨髁上骨折,小兒肱骨外髁骨折,踝部骨折並脫位等,採用手法復位反牽引復位外固定及經皮穿刺針內固定治療,突破了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及臥床牽引治療的傳統觀念,達到了國內外領先水平。

妙手丹心巧除骨傷之痛:記威海市中醫院骨傷二科

會診商討病情

不斷充電 打造特色科室

作為威海市中醫院骨科的專業科室之一,骨傷二科技術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技術人員4人,技術骨幹均在北京、上海等國家級醫院進修學習,常年與北京醫科大學第三人民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等多家醫院進行學術交流合作,聘請上級醫院教授指導教學、科研、手術等臨床工作。

在完成日常工作和對普通病人診治的同時,王欽楠和科室裡的醫生更加註重對骨科專業和專病的研究探討。多年來,骨傷二科利用擅長的四肢骨與關節損傷閉合復位內、外固定,開拓了微創治療的新領域,使許多複雜的創傷避免了開放復位帶來的弊端,從而使患者痛苦小、功能恢復快,療效好,併發症少、醫療費用低,可避免切開手術及二次手術取內固定的痛苦。良好的治療效果吸引了附近地區的很多病人慕名前來就診。

作為科室帶頭人,年輕的科主任王欽楠通過不斷的進修和學習,使他的臨床經驗更加豐富,手術技術倍加嫻熟,現在可熟練完成全髖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堪稱骨科手術領域中年輕醫師的佼佼者。

精湛醫術保健康,高尚醫德為患者。從一年的十幾例手術到現在的百餘例,從聘請專家到現在獨立操作,從中藥燻蒸、針灸按摩等傳統的中醫康復治療,到四肢骨折內固定、關節置換等常規手術治療,再到關節鏡、椎間孔鏡等微創技術……通過發揚中西醫優勢,骨傷二科已打造成為中醫院的特色專科,金色的招牌也一定會越擦越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