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双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职,手握六个官印,孙子起名——六印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越有才的人命运越坎坷,像李白、杜甫等等,都没有施展抱负的平台,所以李商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但是也有佼佼者不但满腹诗书,而且位高权重,清代阮元老先生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福寿双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职,手握六个官印,孙子起名——六印

阮元

阮元(1764~1849)是江苏仪征人,出生在扬州,乾隆五十四年的进士,被尊为“一代文宗”。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

福寿双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职,手握六个官印,孙子起名——六印

清官员影视形象

阮先生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刑部侍郎——一共才六个部,当了五个部的副部长;山东、浙江学政——两省教育厅厅长,学问好;浙江、江西、河南巡抚——三省省长兼司令员;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四个总督,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

福寿双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职,手握六个官印,孙子起名——六印

阮公

阮先生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享年86岁,那个时代绝对高寿;体仁阁大学士,太傅——不光在地方转悠,还进了中央,谥号文达,人称“三朝阁老、九省疆臣”。

看看人家这履历,感觉小编几辈子也混不到这样儿,人家一辈子就都完成了。人比人,那什么就不说了!

福寿双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职,手握六个官印,孙子起名——六印

阮公石刻

阮先生出生一个文武兼备的官宦家庭,爷爷是武进士,累官至湖南参将(正三品),父亲是古文大家,母亲林氏也通晓诗书,文学素养很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小阮元5岁跟母亲识字,6岁入塾读书,25岁中了进士,做了翰林编修,起点还是挺高的。因为学识渊博,在翰林院考试中得到80岁的乾隆赏识,被钦定为一等第一名,然后就开始了开挂的人生。

福寿双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职,手握六个官印,孙子起名——六印

阮公书法

阮先生不是个迂腐学究,挺有能力,在任上整顿吏治,罢免贪腐官员;开垦荒田,兴建水利,修筑堤坝,爱民勤政;荡平海盗保一方安宁。在嘉庆、道光朝,来往中国的外国船只常常挟带鸦片入境,对经售者予以严办,严禁鸦片。

福寿双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职,手握六个官印,孙子起名——六印

除了这些,因为自己本身才高八斗,身边也常围绕着一批志同道合的文人、学者,比如龚自珍、何绍基、梁章钜、林则徐等经常一起研究学问,切磋金石;还特别重视教育,给各地原有的书院重新制定了规章制度;还捐出自己的"养廉银":一部分贷给商人收利息,一部分建造商铺出租,一部分购地出租,所得收益,在广州自建学海堂书院(今广州二中址),以供士子进修学业,还写副对联勉励莘莘学子:"学如逆水行舟稍纵即逝,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

福寿双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职,手握六个官印,孙子起名——六印

西湖阮公墩

阮老先生做两广总督时,还管理着两广盐政,兼职广东巡抚、太平关税务、广东学政、粤海关庶务,身兼六职。我们知道,古代官老爷是要有官印的,这位阮大人手里一共有六个官印,正好赶上儿子给他生了个大胖孙子,老爷子就幽了一默,给孙子起名:六印!

福寿双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职,手握六个官印,孙子起名——六印

阮公书法

老先生为官50余年,仅有一次惹怒嘉庆,被降职,两年后马上启用而且升职;虽然位高权重,但廉洁奉公,一生不过生日不收礼,赈灾不假他人之手,亲力亲为,从没受到过弹劾,仕途一帆风顺;而且在民间官声很好废除浙江金华“溺死女婴”的恶习,活人无数,造了不知几级浮屠

福寿双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职,手握六个官印,孙子起名——六印

阮公墓

表面看,阮元一生荣华富贵、福禄寿禧全部占尽;仔细品味,自有仁心善举、冰雪操守做支撑,绝不是什么“上辈子拯救了世界”这样凭空而来的福气,而是有才华不自傲,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