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这是一场伟大战役: 向农村脏、乱、差开战,向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陈年垃圾宣战!

这是一个庄严承诺:让群众干干净净居住,建设整洁卫生、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这是一个美好愿景:乡村处处建立文明卫生习惯,共建清洁绿色家园!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我市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以来,龙亭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接连召开动员会安排部署,区委书记、区长等四大班子领导亲自下乡入户,现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环卫局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柳园口乡及早行动,立标定岗,制订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有力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尤其是近一段时间,该乡加大投入,加强督导,机关工作人员全员上阵,周末不休息,冒严寒、顶寒风,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带头深入乡村督导和参与卫生清洁活动,社区环境卫生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截至目前,全乡共投入资金40余万元,出动大型器械200余台,先后有近千人参与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共清理大街小巷700余条、清运垃圾3000 吨。”12月23日上午,柳园口乡党委书记黄宏启告诉记者,“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做优这项工作,确保为群众建创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乡村人居环境。”

浓墨重彩挽住深深乡愁

该项工作开展伊始,柳园口乡立即召开了活动宣传发动会,成立了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督导小组,安排了专项宣传车在辖区循环宣传,制作了宣传横幅进行广泛的宣传和群众动员。领导小组一直强调,环境卫生清洁整治行动是改善民生、 服务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一定要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切实改善群众的人居环境,并提出“三带头,三洁净”要求即:党员要带头、干部要带头、群众代表要带头,确保群众家里洁净、街面洁净、村室洁净。

于是,一场规模更大、影响更广、实效更强的战役打响了。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该乡层层分解责任,做到“领导包片、部门包段、干部包户”,各村委、社区党员干部层层落实责任,走向街头,深入街巷,清运积存的垃圾,拆除泛滥成灾的违章建筑,清洗粉刷沿街墙面。在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该乡创新形式、内容和载体,以多种方式加强城乡环境整治普及宣传,动员鼓励全乡上下人人争当“环保员”,及时印发相关宣传手册、资料,并通过集中宣传、走村入户等形式送相关知识到广大群众手中;乡青年文明志愿者向全乡人民发起倡议,倡导大家积极主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争当环境宣传员,争做文明使者,激发广大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部门结合思想品德、道德素质教育等课程,在学校广泛开展“爱环境卫生、建美好家园”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广大学生从小爱护环境卫生、从小参与环境整治,树立“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意识。

同时,区环卫局委派专业环卫公司前去乡里各个村庄开展清扫活动。该局局长孔利光告诉记者:“每个村庄我们都派有专职的环卫工人,协助居民共同打扫卫生,有专人每天下乡入村进行督导、检查工作。”

宣传有力而广泛,督导紧张而严厉,带头作用强大而显著。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辖区群众纷纷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良好行为习惯,改变旧观念、旧习俗,养成爱卫生、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习惯,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人人争做环境整治的“明星”。

“打造洁美的乡村,留下最美的乡愁,让柳园口乡人民有自豪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是我们开展活动的目标,也是改变柳园口乡农村面貌的精神动力。该乡乡长张建华告诉记者。

干群齐心共建美好家园

数九寒天,寒气袭人。在柳园口乡的大街小巷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数十名机关干部拿着清扫工具活跃在大街小巷,全乡居民群众纷纷投入到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当中……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量大、工作标准高、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行、迎难而上,演绎出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乡干部张建华、张宏飞、韩智等人连续多天都在吃住在乡里,部署工作、研究方案、制定措施、下村督导......每天早上6时许,他们准时入村巡查,发现哪个地方有垃圾,立刻拍照记录,立即再安排相关人员清理。他们每天在辖区都会巡查三四遍,确保每一处垃圾都被清理、确保每一条道路都无大坑小洞,确保各个村庄主要街道干净、小街小巷干净、公共场所干净、房前屋后干净、河道水域干净。他们无不恪尽职守,在各自分包的村庄里与群众同吃同劳动,为建设优美、绿色的美好家园努力拼搏,身上、鞋子上总是布满了尘土、垃圾,从不叫苦叫累......

12月18日8时许,天气寒冷,气温在零下5度左右,记者和乡领导小组副组长、乡党委委员韩智来到小马圈社区,看到10多位村民正在清理一条背街上的垃圾和杂草,一辆铲车在垃圾堆上吼叫着工作,很快就装满了一整车杂草和垃圾。村支书王学志等人一边指挥着大家干活一边拿起铁锹忙碌着。王学志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小马圈共出动80人、抓机、铲车等大型机械40 台,已经清理垃圾200多车,把6条主街道清扫得干干净净。60多岁的老党员王景营一早就来到街上清理垃圾,帮助村干部带着大家干得红红火火、热火朝天。由于中午仅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很多群众顾不上吃午饭,争先恐后地干活,精神着实让人感动。

采访中,韩智告诉记者,龙亭区委副书记林新柱分包小马圈,他更是天天关注着小马圈工作的进展,经常到村里督导、指导村干部、群众进行清理工作。“昨天,林书记在村里干了一上午清理垃圾的活!”

随后,记者来到老君堂村。据该村村支书刘胜利介绍,全村面积达3平方公里,有4600多口人,环境整治任务异常繁重。全村共组织了200余人,13名村干部各司其责,在乡包片领导刘东方等人的带领下大干特干。“目前,全村出动6台大型机械设备,清运垃圾100多车。”采访中,刘东方告诉记者,“村民对工作极为支持,很多人都主动把门前的垃圾清理和处理了。”

村民刘军门口堆积着很多木板,集中整治行动一开始,他就和家人自己动手把木板搬运到自己的院子里,并和村干部一块把留下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街道上的陈年垃圾,这都是为了我们群众好!咱咋能不主动干呢?” 刘军告诉记者。

“一把扫帚”扫出新天地

井然有序的集市街道,宽敞笔直的村庄道路,干净整洁的家庭院落……连日来,记者在柳园口乡采访期间,发现这里到处呈现出祥和、美丽、整洁的生活场景。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该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卫生知识、政策法规,举办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引导居民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此外,该乡还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卫生知识、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在广大群众中开展卫生健康、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知识普及,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牛庄村地人口众多,且村民居住分散,虽然经过整治,环境卫生依旧是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全乡轰轰烈烈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以来,乡包村干部和村干部以此为契机,在村里大肆宣传,上门宣讲政策、张贴标语等,在村委会的宣传栏上开辟了“健康教育之窗”等栏目,很快使活动的内容、意义家喻户晓。针对部分居民卫生意识淡薄、垃圾乱扔乱倒等不良现象,村干部还印发了“致居民一封公开信”,落实了居民 “门前三包”等制度。村民纷纷行动起来,门口的垃圾清理干净了、不再随手丢垃圾了、文明用语多了......居民闫平告诉记者:“现在村里街道整洁了,各自门口的垃圾不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养成了讲文明树新风的好习惯。”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大马圈村村支书李付强等人带头在村里开展义务劳动,手持铁锨、扫帚在村内主要干道上进行大清扫,铲除杂草,清除陈年垃圾,每天都上演着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对于一些卫生死角,他们还出动铲车等大型机械进行清理。“我们村干部每天的任务就是上街打扫卫生。在他们的带领下,村里好多人都加入了义务劳动队。”一位居民如是告诉记者。

王周庄村的一条水沟里垃圾遍地、臭味浓烈。柳园口乡特意雇佣来专业的清洁队伍,对长达几公里的沟渠进行治理。目前,大量的垃圾已经被清运走,村民无不拍手称赞。

此外,有的村在党员中开展了争当环保卫士活动,号召党员以身作则、冲刺在最前头;有的村从身边事做起,制定党员干部街道值班制度,做到每一条街道有人负责、每一个胡同有人监管;还有的村则聘请专业人员来村里清理卫生,彻底消灭了多年垃圾......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只有让家园变美、变干净,百姓才会有幸福感!” 大李庄村村支书张松感慨地说,“经过这一段的整治,我们现在的卫生环境一点也不比市里差!我们的幸福感非常强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在外地、市区居住的居民因为看到村庄越来越干净、整洁,纷纷搬回了老家,“与老乡、邻居又住到了一起。”

“下一步,我们在提高农村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的同时,还准备建立一套村庄保洁长效机制,真正让群众一开门就能看到青山绿水,抬起头就能看见蓝天白云,真正展现出一幅美丽宜居、田园牧歌式的小康生活画卷来。”韩智铿锵有力地告诉记者。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微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371—22786156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让乡村处处生辉——龙亭区柳园口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