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了7萬人高考的屏幕,值得更多善意

你好,這裡是

小田和她的男朋友

朵夫寫字的地方

為了不和我們失聯

請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點擊上方藍字“小田和她的男朋友” →進入新頁面,點擊右上角“...” →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 ”。

01

昨天,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的一篇文章《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在朋友圈刷屏。

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直播,與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教學,一起上課、作業、考試。

經過16年的運行,有7.2萬名學生,跟隨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有88人考上了清華北大,大多數學生都考取了本科,這些學校的本科升學率也漲了幾倍,甚至十幾倍。

改变了7万人高考的屏幕,值得更多善意

來自《中國青年報》

很多人看到後,表示被感動,希望直播課堂的技術可以更加普及,提高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讓更多寒門子弟有機會考上好大學。

也有一些企業家表示,願意投入資金,普及這項技術,甚至無償捐助,實現更快推廣。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因為一篇報道,一項值得推廣的技術,被更多人看到,有機會更加普及。

改变了7万人高考的屏幕,值得更多善意

來自《中國青年報》

但類似互聯網上所有的熱點事件,關於這塊“可能改變命運”的屏幕,很快出現了許多爭議和質疑

有人質疑,一塊直播屏幕,真能提高那麼多學生的成績嗎?有沒有誇大的嫌疑?

有人說,直播課堂,只是治標不治本,貧困地區教育資源落後的局面,不能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有人冷嘲熱諷:昨天質疑毛坦中學是高考工廠的是你,今天被“屏幕改變命運”感動的也是你,太善變了吧?

還有人說,這個做直播技術的人,可不是什麼教育家,他是為了賺錢,靠這個直播技術,已經成了億萬富翁了

改变了7万人高考的屏幕,值得更多善意

看到這些質疑,讓人覺得有些喪氣,不是因為他們說的多有道理,而是感嘆:怎麼為改善社會現狀做點事這麼難?

那些做實事的人,做出點成績,不但得不到善意的鼓勵,還要面對各種質疑,幫助別人的同時,賺了錢,就要被懷疑動機。

02

不得不說,這些質疑的聲音,很多都是苛責

首先,因為貧富懸殊、地域發展水平的差距等原因,教育資源的不平等,本來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難題,根本不可能有一種靈丹妙藥,一下子就能改變這種現狀,實現全中國的教育平等。

是的,一塊屏幕,不可能改變所有貧困地區學生的命運,也不能根治教育資源不平等的問題,但是至少它帶來了一點改變

讓一部分貧困地區的學生,看到了更好的高中教育是什麼樣,自己也有可能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改变了7万人高考的屏幕,值得更多善意

就像這篇報道所說的“那種感覺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丟下繩子,井裡的人看到了天空,才會拼命向上爬。”

說實在點,讓更多貧困地區的學生,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考上好大學。就是這項技術帶來的最大改變。

無論如何,這個改變是值得鼓勵的。

其次,企業家利用直播課堂賺錢,就更無可厚非了

我們可以接受新東方辦補習班賺錢,為什麼不能接受靠直播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賺錢呢?

改变了7万人高考的屏幕,值得更多善意

報道中提到的直播課堂負責人王紅接

更何況 ,真正買單的,也是當地政府的教育經費,這些學生並未因此承受經濟負擔。

很多網友常常抱有一種思維定勢,看一件事,先要問幹這事的人,是出於什麼動機,如果“動機不純”,那這個人就不能算是“好人”。

尤其是做公益,如果一個人不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那他肯定是“不乾淨”。

這實際上是一種道德苛求,佛家才說,起心動念,動機最重要。

我們不能要求人人都是活菩薩,看一件事情好壞,我們更要看它的結果如何,而不是去問動機是什麼

總是拿動機做誅心論,只會讓越來越多願意做實事的人寒心,讓社會變得更冷漠。

03

我們這個社會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做實事的少,坐而論道的多

那些深入貧困地區,為改善教育不平等現狀做出探索的實幹家,因為不能“治本”,就要面對諸多挑剔的眼光。

但在鍵盤前指點江山的人,不用經過調查、研究,就能很輕易地表示質疑,提出批評。

改变了7万人高考的屏幕,值得更多善意

是的,要改善教育資源不平等的現狀,還有很多事需要做,從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從高考制度的改革上,乃至從地區協同發展的政策上,都有許多工作要完成。

當然,也有一些從事教育的人,提出的意見也非常有建設性,例如直播課堂,同時還需要當地教師的良好配合,不只是讓學生看直播而已。

還有諸如需要關注貧困地區學生面對差距的心理壓力等問題,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不是說技術決定論,一塊屏幕就能改變所有,而是需要看如何運用這項技術。

但是無論如何,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等到政府出手,如果有民間自發的力量,和政府部門配合,在現有框架下,做出一點改善,同樣也值得更多善意的鼓勵。

就像魯迅說的:“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說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改变了7万人高考的屏幕,值得更多善意

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們不可能期望任何單獨的努力,可以一下子改變現狀,但微小的力量匯聚起來,才會有更大的潛能。

面對那塊可能改變幾萬人高考成績的屏幕,我們如果不能做點什麼,至少也可以對那些願意做事的人,多一點溫情與善意

喜歡我們的文章,轉發或讚賞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