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俩不孝是什么?其实精华在下一句

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其实精华在下一句

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孝”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很早以前古代人就倡导“百善孝为先”。这里的“孝”其实不光指对父母的孝顺,对待长辈、先贤也要遵守孝道,尤其是我们民族一直非常注重家的观念,所以后辈对长辈的孝道就显得更为突出了,这是其他国家鲜有的。今天我们要讲的俗语也和孝道有关,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是“三”,那其他两个不孝的地方是什么呢?

如果大家也都是这么理解的话,那么很遗憾我们都错了,其实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与社会上流传的意思还是有些偏差的。解读之前我们不妨先来找找这句话的出处,其实首次提出这种观点的是孟子,而且这句话还有后半句,不过都被大家给忘了,整句话说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整句话的意思说的是,不符合孝道的事情有很多种,“无后”是最严重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无后”呢?按照现在很多人的理解就是没有后代,其实不然,最后一句话才是精华,它的意思:舜娶媳妇的时候没有告诉父母,这就是“无后”。我们都知道,古代观念里婚姻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包办,作为子女只能顺从,但舜却没有这么做,没有尽到子女的责任就是不孝。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应该明白了,原来我们一直都理解错了这句话,孟子真正的意思并不是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它其实包含了所有后辈应尽的所有责任,当然繁衍后代也是其中之一。不过孟子一开始想表达的意思肯定没有牵扯到生孩子的事,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开始被人曲解了意思呢?

小编查了许多资料终于在《十三经注疏》中找到了答案,编者赵岐的解释是:“于礼有不孝者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这句话应该就是对三不孝的解释,同时它也应该是后人广为流传的版本,我们不妨解读一下这三不孝。

第一句说的是作为子女我们不能总是顺从父母,对于父母做错的地方或者错误的观念一定要及时提醒更正,就像现在的不少老人迷信于各种保险,最终吃亏上当,对于子女来说这就是不孝的表现。

第二部分是说家里贫苦并且双亲都衰老的时候,作为子女不应该还不去当官拿俸禄,结合当今社会的解释就是,明知道家里父母年迈、经济拮据还不去好好工作,这也是不孝。

第三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不娶无子,绝先祖祀”,意思就是子女不应该逃避结婚生子、不应该断了家里的香火,这也就是无后、就是最大的不孝。当然了,这只是汉代人赵岐自己对三不孝的理解,并不能代表所有人。其实二者比较来看小编还是觉得孟子的话更有道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孝应该包含了作为一个子女所有的行为准则,并不仅仅局限于传递香火这种比较片面的事情上,这才是对孝道比较全面的解释。

当然了,赵岐的出发点和孟子也是不谋而合,两位先贤都是为了弘扬我们传统的孝道美德,对于这两种说法其实是见仁见智,不管大家怎么理解都要时刻记住,要把孝道放在第一位、好好孝顺我们的父母和长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