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簽約近2000萬!這項閩寧協作消費扶貧項目落地福州

首日签约近2000万!这项闽宁协作消费扶贫项目落地福州

1月1日,閩寧協作消費扶貧項目啟動暨寧夏六盤山特產館開業儀式在榕舉行。開業儀式上,飛毛腿集團等10家企事業單位代表分別上臺簽訂了認購意向協議書,初步認購1900萬元的寧夏土特產品。

首日签约近2000万!这项闽宁协作消费扶贫项目落地福州

寧夏六盤山特產館位於福州倉山利嘉國際商業城11館鴻航食品城,展位面積1000平方米,主要銷售寧夏特色原生態農產品:牛羊肉、紅(黑)枸杞、五穀雜糧、葡萄酒、牡丹黃金茶、牡丹花蕊茶、牡丹籽油、牡丹凝膠糖果、蜂蜜產品、固原紅土雞、金糜子系列酒、滷肉製品、方便食品、豆製品、亞麻籽油、胡麻油、杏脯等蜜餞果脯系列、馬鈴薯水晶三粉等百餘種產品。

據介紹,這一特色館是在福建省援寧幹部的牽線搭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設立,實現產銷對接,將寧夏優質農產品資源與福州的市場優勢相結合,通過消費推進扶貧事業發展,也是馬尾區與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加大產業協作、拓展協作領域、推進對口幫扶的實際舉措。既有助於實現“西貨東賣”,又能全面提升寧夏農產品品牌影響力,是閩寧協作的又一成果。

閩寧協作,是199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親自推動建立的東西部扶貧協作發展模式。今年是閩寧扶貧協作的第22個年頭,22年來,我省有30多個縣(市、區)先後結對幫扶寧夏9個貧困縣(區)。目前福州市馬尾區、閩侯縣分別與固原市原州區、隆德縣進行對接幫扶。

去年4月,經福建省援寧幹部和我市在原州區掛職幹部牽線,在寧榕籍企業家決定在倉山區開設寧夏六盤山特產館,拓寬當地農產品在榕銷售渠道。這種“消費扶貧”模式,既為福建、福州市場增加了優質放心的特色農產品,也增加了寧夏貧困地區農民收入,起到了惠民扶貧的雙贏效果。

"特產館搭建起了寧夏特色原生態農產品在福建的銷售橋樑,這是一種新的'消費扶貧'模式。"有關負責人介紹,該舉措將帶動數十家寧夏本土企業拓寬農特產品的銷路,使優質、綠色農特產品接通福建市場,擴大銷售渠道,以此帶動當地農民種養特色農產品,幫助農戶實現脫貧致富。

閩閩綜合整理自海都報、福州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