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達州打造州河南岸,“三裡貧”改頭換面巴文化人文生態區

重磅!達州打造州河南岸,“三里貧”改頭換面巴文化人文生態區

三里坪地處州河南岸,與達城主城區隔河相望。十多年前,這裡雖然離城很近,卻與城市的繁華無緣,是名副其實的“城中村”,市民出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一度被人笑稱為“三里貧”。

十多年後,“三里貧”脫去了“髒”、“亂”、“差”的外衣,從昔日的“醜小鴨”變為今日的“白天鵝”。如今的三里坪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人流如織。規劃建設的三里坪巴文化公園,將讓這個區域徹底脫胎換骨,未來的三里坪,一定是深厚的文化底蘊、美麗的景色與市民的笑容相輝映。未來,三里坪值得期待。

重磅!達州打造州河南岸,“三里貧”改頭換面巴文化人文生態區

曾經這裡“三里貧”。如果說塵土飛揚是“髒”、房舊路破是“差”的話,那時的三里坪也少不了“亂”。因為公共基礎設施差、人口流動性大,三里坪並不平安。路燈昏暗,街道和小區沒有攝像頭,房子的防盜措施不好,家裡被盜是很常見的事。除了“髒亂差”,三里坪的交通也讓人頭疼。

重磅!達州打造州河南岸,“三里貧”改頭換面巴文化人文生態區隨著城市的發展,“三里貧”也已經改頭換面,留在達城人記憶中的“光灰”形象,如今再難尋跡。道路寬敞、車水馬龍,白天人群熙熙攘攘,一到夜晚,暖黃色的路燈齊放,將三里坪的夜色點亮,豐富人們多彩的夜生活,不用照明時,它們便是一道優美的風景線,裝扮這片充滿生機的地方。

重磅!達州打造州河南岸,“三里貧”改頭換面巴文化人文生態區

如今走在三里坪的街道上,汽車駛過不再有塵土捲起,路燈也不再昏暗,治安環境也變好了。三里坪“髒亂差”得到了解決,周邊交通配套也開始逐步升級。2018年3月,野茅溪大橋開始動工建設,這座聯通南北的大橋一旦通車,三里坪的交通現狀將得到極大改善,可謂“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在區位上,作為連接南城與北外片區的緩衝地帶,並且依偎著州河,三里坪逐漸開始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重磅!達州打造州河南岸,“三里貧”改頭換面巴文化人文生態區

“三里貧”的“脫貧”之路並不漫長,在加快城鎮化步伐、拓展城市空間的要求下,在三里坪建立一座城市人文生態新區的規劃應運而生。三里坪人文生態區規劃用地面積達2.88平方公里,人口規模約3.63萬人,規劃以“巴文化起源中心”為文化主題進行打造,分為基礎設施建設、市政配套設施建設、安置房建設、巴文化公園建設、房地產開發5大部分。規劃方案提出,要在這裡打造一座集高端城市社區、高檔商務服務區、休閒文化娛樂展示區於一體的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