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宁武天池湖泊群的百样风情

解读宁武天池湖泊群的百样风情

作为中国唯一的冰融天池,300 万年沉淀下来的自然风貌,独特而神秘。站在管涔山顶,四下极目远眺,天池湖泊群好似琼浆玉液洒落在四下的莽莽苍苍之中,尤其那“阳旱不涸、阴霖不溢、澄清如镜”的天池恰如一块无瑕玉璧,红日映照之下,金光四射。

解读宁武天池湖泊群的百样风情

狭义的宁武天池也叫马营海,得名于唐朝的皇家马场。马营海山树环绕,长林丰草;池水澄清宁静,雍容华贵;水中游鱼闲游,群鸭戏水,蛙鼓阵阵。倘若晴日里登高远眺,但见茫茫峻岭之间出现一块巨大的无瑕玉璧,红日映照之下,金光四射,池水通红,耀眼夺目。古人将其题名为“天池锦鳞”或“天池霞映”。

广义的天池是对天池湖泊群的总称。这时马营海又被称作母海,与元池(公海)、琵琶海、鸭子海、干(乾)海、老师傅海等十来个湖泊散落在莽莽的丛岭之间,大大小小形状不一。

解读宁武天池湖泊群的百样风情

天池冬景 摄影/ 尹俊

元池(公海)在天池之东的高岗上,与天池(母海)合称为鸳鸯二海。元池平均水深15米,水面积0.7平方公里。它所处位置险要,池边侧的石壁嶙峋,麻叶岩石成紫红色分外醒目。池东北一条险峻的鸿沟石缝与另一小池相连接,东部的石壁从水面上陡然上升,西部的石壁自水面骤然以500米的落差降到恢河谷底。从侧面看水面下的峭壁怪石横出,与湖面组合在一起。有文记载元池内有天然的鲤鱼、鲢鱼、鲫鱼、草鱼等,有的三四十斤重的。过去每年一到“开冰鱼”季节,捕到的鲜鱼肉肥味美,是隋唐时专供御用的贡品。沙陀国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曾占据山西,上表李唐王朝设立过天池县、元池县。航拍到的元池图片水平如镜,清澈透明,蓝莹莹地脉脉含情,好似少女的美瞳,惹人欢喜爱戴。

解读宁武天池湖泊群的百样风情

暮色给天池笼上了一层轻纱,湛蓝的天空让池水越发清澈透亮,似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静静躺在天地之间。摄影/ 尹俊

琵琶海在天池南0.5公里处,池水面积0.07平方公里,水深5米,因形如琵琶而得名。琵琶海与田园风光交织在一起,随季节变化更改着画面。池西北两面是广阔的草坪,花草葳蕤茂盛,散发着浓浓的香草气,让人心旷神怡。东南两面是层层的梯田,夏季绿油油,深秋金灿灿。牛羊骡马一早一晚成群结队涌到池边饮水,空气中弥漫着牛羊身上的特殊味道,场面很是热闹壮观。古时候,琵琶海在汾阳宫正前方,与天池相邻,故在隋代曾作为宫廷要员和嫔妃游览、休憩、垂钓的场所。

鸭子海海拔1840米,水深4米,面积0.07平方公里,水如明镜,形如鸭蛋,与琵琶海、母海成鼎足状,春夏之际,池滨周边经常能见到成群结队的野鸭在水面浮游,环池行走即可在芦苇丛中或沙柳树下捡拾到一颗颗鸭蛋。

解读宁武天池湖泊群的百样风情

摄影/ 陈富生

干海位于分水岭山顶上,有里干海、外干海、前干海、后干海等等,其中有的干海已被开垦成农田,有的被作为牧场,遇有雨水多的年景,才会聚水成池,干涸后便是沼泽地,池中芦苇密布,池边绿草如茵。

老师傅(父)海在天池东南四里处,是天池的姊妹湖。民间传说,这老师傅(父)海,还是唐朝宰相李德裕命名的呢!李德裕在太原做官时,官位不高却志向远大,爱好游山玩水。有一天,他来到管涔山游览,偶遇一位白胡子老者,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风韵着实不凡。李德裕上前与老者攀谈,二人谈得甚是投机,老者对李德裕说:“明年你就会调回朝中做文翰之职了。”李德裕想要问个明白,老者却只淡淡一笑说:“这是宿缘,不必细究。”

解读宁武天池湖泊群的百样风情

摄影/岳常胜

第二年秋,唐程宗即位,果然把李德裕召回朝廷授翰林学士任宰相,主持朝政多年。待李德裕再次来管涔山寻访老者时,听说老者已在天池隐居多年,李德裕专门到天池寻访,方知老者已逝,墓葬就在今老师傅(父)海不远处的高冈上。李德裕寻到此处,见高冈上牧草茂盛,闲云悠悠,暖水河从墓边环绕流过,千亩绿洲尽收眼底,高山湖泊群历历在目,确是一块风水宝地。隐者葬于此地,足以告慰在天之灵。联想到老者生前预言,话藏玄机,无不应验。李德裕心中对老者无比怀念,倍加敬重,遂摘花草为香,墓前礼拜再三,口称师傅(父)。临行,将墓地附近的这个湖泊,改名为老师傅(父)海,以兹纪念。

解读宁武天池湖泊群的百样风情

摄影/李问

天池印象、景色、故事像一壶存放多年的陈年老茶,坐下来慢慢品会带来很多的回味,产生沁脾的回甘。景象本身有历史积淀,因过去而充实厚重,吸引各方目光聚焦这里。岁月悠长、山河无恙。实物记录历史的残卷,天池承载碧水,碧水成就天池,我们徘徊于此,游览在此,借助历史提供的脉络对地理和人文有了全新认识。让历史曾出现的洪荒、蒙昧、野蛮、破坏所留下的伤痛与废墟,带给我们思考与思索,让延绵的神话传说、沉睡的历史人物、活着的历史建筑和延续的观光景点继续担负使命承载责任,共同为今天曾失落的精神找到家园。因为旅行不在于发现什么,而在于培养新的视觉。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