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印度尼西亞 探祕華人創業之路

近日,在北京的華僑圈流傳著四川籍年輕人唐端帶著一幫年輕人在印度尼西亞辛勤創業的故事,其中有“揹著麻袋去送錢”“酋長認他做乾兒子”等奇聞軼事。更有九萬多公頃的土地使用權?原始森林?酋長?土著人?這一個個的關鍵詞叩擊著記者的心絃,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走近唐端團隊

走進印度尼西亞 探秘華人創業之路

董事長唐端(中)、總經理張明國(右二)、副總何曉東(右一)、唐端董事長的母親廖靜(左二)

在知情人士的引薦下,《文化前沿》欄目帶著一串串的問號,乘坐國際航班來到了風景秀麗的雅加達,對該公司董事長唐端、總經理張明國、副總何曉東、以及唐端董事長的母親廖靜進行了一次訪談,瞭解他們的現狀和創業故事。

主持人:唐總,您好,在國內的華僑圈流傳著一個你們在雅加達創業的故事,我們今天就是慕名而來,請您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國內外的朋友們。

唐端:您好,我們當時是為了響應“一帶一路”的號召,通過印尼當地朋友的引薦,在巴布亞那邊尋找項目的。巴布亞是全球木材菠蘿格的主要產區,也是唯一可用於商業用途的開發產區。隨著國內木材需求的不斷增加,市場供需矛盾日漸凸顯,於是,我們就抱著為國家做事的心態走了出來,通過印尼當地朋友引薦,我們接觸到了當地政府的一個招商引資項目,通過一年多時間的接觸、摸索,和當地土地持有人的溝通,現在這個項目已經落地了。

目前,我公司已經擁有了九萬多公頃的土地使用權和原始森林採伐權,和當地公司還有三萬多公頃的一個土地合作項目。現在我們正在啟動的項目是一百萬立方木材砍伐的施工階段。設備在下個禮拜會逐步進場,屆時邀請大家一起去當地見證我們的開工儀式。

廖靜:大家好,我是廖靜,唐端的母親,我當時也是為了幫助孩子們創業,讓他們在“一帶一路”的國家號召下走的更穩健,我選擇了無怨無悔、默默支持,做好他們的堅強後盾,助力盡早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張明國:您好,我來自福建,我和唐總合作也是很偶然、很有緣分的一件事情。因為廖媽媽的介紹,我才走進了這個圈子;我本來對木材行業沒有什麼經驗,承蒙唐總看得起我,邀請我來一起運營公司,我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各項業務快速發展起來,一起做利國利民的事業。

何曉東:大家好,我叫何曉東,來自中國四川,在“一帶一路”的時代大背景下,受董事長唐端的邀請來到印尼,我主要負責公司銷售方面的工作。我會體現自我價值,盡心盡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讓更多優秀的產品走向國際,回報社會。謝謝。


走進印度尼西亞 探秘華人創業之路

董事長唐端與母親與土著首領


話題一:扛著麻袋去送錢

主持人:我聽說唐總有個扛著麻袋去送錢的故事,請給大家講一講,相信會有很多人喜歡。

唐端:印度尼西亞的土地屬於私人的,當時我們剛剛瞭解這個項目,第一次去項目地考察,發現巴布亞省經濟欠發達。到林區之後,當地的土著人則完全屬於封閉狀態,沒有公共交通,甚至沒有與外界的通訊,而且他們對其他膚色的人種還有些牴觸。

怎麼辦呢?後來我們在當地呆了不少時間,通過和當地人瞭解、溝通,發現他們非常樸實,因為受到某些國家商人的欺騙,盜取了當地的資源,但是沒有給他們有任何回報。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做生意先交朋友,必須要以誠相待,然後我們慢慢和當地的酋長、族長溝通、交流。發現他們最看重的就是:合作之前,我如何拿出我的誠意;合作之後,我們怎麼去幫助他們發展,讓他們享受到一定的教育和醫療等基礎設施建設。

這時候,我們公司每個人都真切感受到:生活在中國就是一種幸福,當他們還處於原始狀態時,我們的國家早就為每個人準備了很多,也感受到國家強大對我們人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更加堅定了我們紮實做事,回報國家的信心。

在那裡呆了半個月時間後,我回來和朋友商量,當地不通公路,只能乘船,巴布亞屬於熱帶雨林地區,沒有碼頭,當地人連上岸都很困難。於是,我們第一步就是先幫助他們修建一座碼頭,無條件贈送給他們。

因為當地沒有銀行,也不可能轉賬,我們初步估計了一下,碼頭的修建費用大約是一百多萬人民幣,除了修橋鋪路,我們還準備了幾十萬人民幣的物資。

對我們很關照的一些印尼華僑朋友就很擔心,說巴布亞的治安不是太好,加上當地人比較排外,帶那麼多現金的話一定要小心,也有朋友提出讓他們的酋長到縣城來談,我們一口氣回絕了,既然想合作,就要做出姿態、拿出誠意。

我們是用人民幣兌換成印尼盾的,那時候兌換是1:2196,換好了之後我們就僱了一個人揹著大半麻袋的錢下去,順便做我們的嚮導和保鏢,我們帶了一個翻譯和四個股東總共七個人,從雅加達坐飛機到目的地,距離那裡最近的一個縣城要12—14個小時,中途在望加錫轉機停留3個小時,到了馬老奇之後,還要坐8——10個小時的越野車,再換坐5個小時的快艇,才能深入到森林腹地——他們的家園;因為他們靠打獵為生,平時打野豬、野鹿、捕魚,生活物資非常睏乏,我們當時到馬老奇的時候,就專門租了一輛車裝物資,什麼鹽、油、米、糖果、方便麵等,還為當地人購買了衣服及其他生活必需物資;一路上,林子中間不時傳來野獸的吼叫,突然會有不知名的野鳥扇動翅膀飛走,都會嚇大家一跳。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能順利抵達,得到了他們的熱情接待,那時候,大家就走的很近,我們聊了很多。

考察這個項目,我們總共去了六次,每次在那裡呆一週乃至半月左右,通過半年多的瞭解,最終得到了他們信任。


走進印度尼西亞 探秘華人創業之路

董事長唐端被熱情的土著人抬進村

話題二:酋長認我做乾兒子

主持人:唐總,從朋友那裡我還聽到了您被當地的酋長認作乾兒子的故事,相信一定很有意思,請分享給我們的讀者。

唐端:當時見面時,我沒有想過會有這麼一出,在我們把土地補償協議和木材補償協議簽了之後,在律師那裡辦理完手續,他們的大酋長提出來了,他對律師說安德魯先生,我想把唐總認作我的乾兒子,請你問他願不願意?

律師和我說了之後,我當時就愣住了。我是一箇中國人,被國外的酋長認了乾兒子,我的家人會不會反對?朋友們是不是會認可??我能不能承受這份厚重的情誼呢?

律師告訴我,巴布亞這邊對認親很正式的,還在當地擁有投票權和繼承權,這也是增進兩國人民友誼的一件好事。你年紀輕輕多次登門拜訪找他們合作,每次做出的承諾都能兌現,也就是這種真誠打動了他們。因為他們是原始部落,一般人不敢去和他們打交道的。有了這些經歷,他們才決定親上加親,即是合作伙伴,又是有感情紐帶的家人。

我慎重思考過後同意了。

隨後,我回來準備了一些禮物去舉行儀式,我們是十幾個人過去的,他們給我換上當地人的民族服飾,把我扛在肩上,從我幫他們修的碼頭那裡一直到村子裡,就沒有把我放下來過;村裡的村民和族人全部在後邊又唱又跳,大家的表情很是興奮,我乾爹把他旁邊的幾個大族族長也邀請過來了。

在做儀式宣誓的時候,我收到了另外一個驚喜:另外的三個族長提出要求,大致的意思就是說阿摩司(唐端的乾爸),我們也覺得這個年輕人不錯,能不能讓我也做他的乾爹、乾媽?我們也希望在他的事業上有所幫助,也希望得到他的幫助,幫助我們的孩子,幫助我們的人民得到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要求。

後來,我就告訴他,如果幹爹你沒有意見的話,我同意。

當地人非常質樸,他們很樂意和其他人一起分享。於是,那天的儀式就從一個乾爹的認親儀式演變成三個乾爹和一個乾媽的認親儀式。


走進印度尼西亞 探秘華人創業之路

福建客商前來考察

話題三:努力做大,回報社會

主持人:唐總,您好,咱們公司今後有什麼規劃,發展方向是什麼呢?

唐端:咱們公司目前所有的法務手續已經簽署完畢,第一個項目已經落地準備開始生產了;投產後,我們初步預計年產量大概是在15萬—20萬立方的木材。隨後,我們會關注國內的一些需求,根據我們自身的條件,來調整我們的生產方向,在生產的同時,多關注地方人民的民生問題,把乾爹乾媽的事情處理好,提高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不能讓他們再餓肚子,逐步的修路、修碼頭、建學校等等。

另外我們做的是種植性用地,看國家需要什麼農作物,有計劃的種植。那時候,我和我的股東們,就不是在意收益什麼的,而是要積極地回報社會,為國家做出點貢獻。

主持人:張總,您好,作為公司的總經理,您對公司的未來有什麼設想,請和大家分享一下。


走進印度尼西亞 探秘華人創業之路

著名書法家曾昭才向創業精英唐端團隊贈送作品

張明國:前期,唐總在這一塊的佈局和經營理念已經非常清晰。我主要負責公司整體的規劃與運營,讓項目按部就班的運行。我們當前的砍伐和木材加工會在符合印尼國家的政策法規的前提下穩步運行,唐總給我們的目標是一年四十萬立方的數量,我們計劃建設三到五個深加工的木材工廠才能完成這個目標,我會讓設備和人員儘快到位,同時逐步做好員工的後勤保障。

我們也歡迎國內有實力的朋友們前來投資、旅遊,合作共贏,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增磚添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圓我們的中國夢。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