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五十七)

意大利

佛羅倫薩歷史中心

佛羅倫薩歷史中心區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區的佛羅倫薩市內。佛羅倫薩是意大利中部工業城市,也是托斯卡納區首府,位於亞平寧山脈中段西麓、阿爾諾河流域的山間盆地中,東南距羅馬230公里。建於公元前的佛羅倫薩歷史區是城市規劃和建築藝術的傑作,是6個世紀不斷髮展創造的成果。

佛羅倫薩是在一個意大利古國伊特魯里亞的定居點上建立起來的。作為文藝復興的象徵,佛羅倫薩在15世紀和16世紀的梅迪奇時代達到它在經濟和文化上的頂峰。600年來佛羅倫薩的藝術活動異常活躍,這首先可以從它13世紀的菲奧裡的聖瑪利亞教堂中就可以看出,當然也包括:聖十字教堂、烏菲齊宮、皮蒂宮、以及喬託、布魯內萊斯基、博蒂切利和米開朗基羅等大師的傑作等。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五十七)

佛羅倫薩歷史中心區保留了羅馬殖民時期的基本佈局,隨著城市建築的發展以及中世紀對人行道的考慮,一些大的公共建築物同市政規劃交融在一起,例如聖瑪利亞大教堂的幾個大門位於周圍街道的軸線上。15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在133年城建確定的範圍內,中世紀的佈局又增加了文藝復興的遠景透視效果。佛羅倫薩是布魯內萊斯基及其追隨者的作品。它帶來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文藝復興傑作,尤其是在舊橋附近,這些遺蹟相互可見並且與周圍的廣場、城市和托斯卡納鄉間相呼應,構成了都市與藝術風景的起點。

佛羅倫薩的城市建築群是獨特的藝術再現,是絕對的藝術大作,是6個世紀以來不斷創造的成果。它最集中的擁有世界上舉世聞名的作品。自從15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以來,佛羅倫薩對於建築和紀念物藝術施加了主要的影響--首先是意大利然後是整個歐洲,它是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商業城市的權力象徵。佛羅倫薩是14至17世紀一流的經濟和政治強國,那時它擁有許多聞名於世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表明了銀行業者以及名家的眾多歷史性的行為。它與在世界上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有著實質的聯繫,文藝復興的概念就是從佛羅倫薩產生的。


比薩大教堂廣場

為了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 1063年比薩人開始在城區東北角的廣場上建築這個具有所謂羅馬-比薩風格的比薩大教堂。

由雕塑家布斯凱託-皮薩諾主持設計,另外還有一個圓形的洗禮堂和一個鐘塔,構成一組建築群,這也是意大利仿羅馬建築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這組建築群中,洗禮堂位於主教堂前面,與教堂在同一中軸線上,鐘塔在教堂的東南角,這兩個圓形建築在空間上的大小、矮高、遠近搭配得當,顯得與主教堂非常和諧。

教堂的外牆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色彩莊重和諧;始建於1153年的洗禮堂是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圓形建築,其大理石外牆牆面的裝飾華美、一圈精緻的尖拱券環繞著紅色的中央大圓穹頂,再被周圍的綠地所映襯,真是美不勝收;比薩斜塔更是廣場上的寵兒,實事求是地說,到這裡的大部分遊客都是衝著斜塔來的。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五十七)

比薩城的著名斜塔實際是比薩大教堂的鐘樓,是大教堂、鐘樓、洗禮堂和墓地所組成的宏偉的整體的一部分。雖然世界上還有一些也是長的東倒西歪的其他斜塔,但是應該承認,比薩斜塔的名氣最大。

伊斯蘭教的建築風格這一問題饒有趣味。基督教教堂的獨立鐘樓,這一靈感是否來自穆斯林世界的光塔,誰也說不清楚。

斜塔是作為比薩城大教堂的鐘樓而建。建造時間是在1063年比薩人打敗撒拉森人的巴勒莫海戰後100年。建築風格系比薩羅馬式。在其紅白大理石相間的外部鑲邊,可以再度發現伊斯蘭教的影響。斜塔底層的外圍是拱廊。雅緻的入口處正面層層敞開的拱廊,一層疊一層,升至挑篷。中殿和耳堂相交處上方造型美觀的穹頂是後來添造的。


威尼斯及其潟湖

在意大利亞得里亞海,有一片廣闊的淺水區與大海隔絕,形成潟湖,美麗如畫的威尼斯城就坐落在潟湖的中心。該湖長50km,寬11km,小島密佈。威尼斯城由118個小島組成,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城內小巷全是水道,177條大小河道構成了城市的大街小巷,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樑把城市的各個部分連在一起。整個城市沒有一輛汽車,靠小舟往來。威尼斯是意大利東北部的重要港口,四周為海洋所環繞,只有西北角有一條4公里長的人工長堤與大陸連接。

威尼斯的成立可回溯到568年。當時,意大利北部遭受倫巴底人的侵略,許多難民逃到威尼斯島避難。在8世紀中,威尼斯人抵抗丕平三世的帝國擴展,而附屬於拜占庭帝國。過後,威尼斯逐漸發展強大。當拜占庭帝國沒落之時,威尼斯的自治權漸增,最後取得獨立,成立威尼斯共和國,由威尼斯公爵統治。威尼斯共和國在當時擁有強大的海上軍事勢力,是十字軍東征的重要基地之一。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五十七)

除此之外,威尼斯也是文藝復興時代重要的商業與藝術中心。1797年5月12日,威尼斯被法國的拿破崙侵佔,失去了幾百年來的自治權。稍後,拿破崙在1797年10月12日依幹波佛米奧條約把威尼斯交於奧地利。奧地利當局在1798年1月18日正式接管威尼斯。1805年,拿破崙與奧地利簽署伯勒斯堡條約,從奧地利人手中取回威尼斯,並把其納入自己的意大利王國內。1814年,隨著拿破崙的戰敗,威尼斯又再次歸奧地利統治。1866年,威尼斯成為現代意大利的一部分。1966年11月4日,大潮湧入潟鹵古城,聖馬可廣場陷入水深1.2米以下,大水造成5000多人無家可歸,並摧毀無數的藝術作品。且當年淹水次數高達100多次。


聖吉米尼亞諾歷史中心

聖吉米尼亞諾歷史中心位於托斯卡納的伊特魯里亞景區中部,埃爾薩谷附近,並且距離佛羅倫薩54公里。聖吉米尼亞建立於中世紀在羅馬朝聖者之路佛朗西哥那大道上建立的中途停留點。

在11世紀至12世紀,意大利經歷了經濟復興,這歸因於它與東部地中海以及北歐的貿易往來。1115年,托斯卡納在德國皇帝的反對的情況下被割讓給了聖座。一些城鎮利用該衝突時期成立為獨立的“自治市鎮”。

這時期也是一個不同城鎮之間、宗族之間、教皇派與皇帝派之間、教皇的支持者與皇帝支持者之間的對抗時期。各派為了保護自己而建造了許多堡壘。在曾經作為羅馬朝聖者之路上的停留點以及曾經被的主教們統治以後,聖吉米尼亞諾於1198年成為一個自由的自治市鎮,並且於1262年建造了其防禦工事。如同其他城鎮的情況一樣,兩個敵對的宗族在聖吉米尼亞諾建造了塔樓,這些城堡塔樓是權力和安全的重要象徵。1353年,在自由的自治市鎮逐漸轉變為領地的時候,聖吉米尼亞諾將其主權讓度給了佛羅倫薩。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五十七)

吉米尼亞諾的外牆有幾處凹陷和突出。居民為8000人的這個小鎮是在兩個相鄰的廣場周圍規劃發展起來的,廣場的對面是防禦城牆,該城牆長2.17公里,並且有的部分以樹木作為疆界。一條幹道蜿蜒穿過聖吉米尼亞諾,並且輔之以狹窄的街道網,有時被樓梯所切斷。

聖吉米尼亞諾曾經規劃的72座塔樓僅遺留下來14座。該城鎮的全部防禦工事是以金黃的石灰岩建成。都莫廣場周圍有包括帶有壁畫的宮殿和大教堂在內的許多遺蹟以及14做遺留塔樓中的4座。三角形的廣場邊緣以石塊鋪砌而成,並且中央有一口水井。這些廣場可追溯至13和14世紀。

聖吉米尼亞諾歷史中心以其原始建築風格而擁有一系列14和15世紀意大利藝術的傑作。聖吉米尼亞諾在有限的環境中積聚了城市生活所需要的所有建築物:廣場和街道、房屋和宮殿、水井和噴泉,這些是中世紀文明的獨特見證。聖吉米尼亞諾宮殿上高聳著14世紀的塔樓,保留了隨時準備進行戰爭的托斯卡納封建城市的外貌。


馬泰拉的巖洞民居

馬泰拉自舊石器時代開始有人居住,位於意大利南部馬斯利卡塔地區的馬泰拉市,地貌豐富多樣。有一條350-400米深的石灰岩地帶,有高原區,山谷地帶和兩處天然地陷還有初稱做“sassi”的窯洞。歷史上馬泰拉地區人們主要從事農牧業,現為馬泰拉省的省會城市。歷史:在完全新生代,由於氣候條件的進化,出現了永久性的村莊。

世界遺產名錄——歐洲篇(五十七)

在馬泰拉地區,毀林使人們隨季節把牲畜在山地和山谷的草地之間遷移。有裂罅的地帶給人們提供了居所,受到喜愛。青銅時代,新的工具更易於開鑿石灰岩層,窯洞開始在各處建立。鄉村的祭所在水庫周圍建立。4-5世紀,希臘的殖民統治散佈了知識與政治觀點,自發的政治和軍事組織在固定居住地演化成有組織的網絡系統。社區逐步發展成為城鎮。公元前3世紀馬泰拉經歷了羅馬征服和其後的一系列征服,先後被拜占庭人、倫巴底人、諾曼人、阿拉伯人、斯拉夫人和阿拉貢人所征服,馬泰拉地區保持並發展了自己的傳統。建立在對水利建設上的城鎮系統,直到18世紀還一直保持了原貌。直到1750年,政府開始對居住在窯洞居民進行遷移,確認有1600戶穴居人口。近幾年,人們又開始重新開鑿窯洞,很多人喜歡居住在裡面。

數層的小樓構成了馬泰拉建築的主體。樓房筆直,設計往往考慮到採光、風向和水的利用。引水和排水都利用了水的重力,使之自然流動。蓄水池在城鎮的中央。區劃包括街道、小巷、臺地和臺階。城市處於自然的組織狀態。簡單的洞室是最原始的開鑿物,有支架的弓型屋頂是洞室最基礎的建築。利用石間的水和土,懸垂的花園與菜園交融在礦物地形裡。人們的聚居體,因著自己獨特而又持續的法則,聚衍生息,始終如一。馬泰拉的巖居已發展的十分完善,並且已一直延續了200萬年,是一例值得研究的窯洞居住的例子。向人們展示了人類歷史上重要發展階段的建築及地理環境綜合風貌。一個富於傳統的村落也映證人類發展和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