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 王建安

王建安(1907-1980)原名王见安,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后担任红四军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东线兵团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历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纪委常委。1956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0年7月25日在北京病逝。

开国上将 王建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8年10月12日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桃花区朱家垅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曾给地主打短工,并偷偷学会写字、背诵三字经。1924年离家到武汉,在直系军阀吴佩孚部队当兵。

土地革命

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率先登上黄安西北城墙的云梯。

1928年在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当班长,参加创建鄂豫边苏区的斗争。

开国上将 王建安

1930年4月任红1军1师3团排长、连长,参加杨家寨、杨平口、花园、四姑墩、新洲等战斗和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1931年1月红1军和红15军合编组成红4军后,任第10师营长,参加双桥镇战斗和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后,任第10师28团副团长,参加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和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1932年12月任第10师30团政治委员,参加创建以通江、南江、巴中地区为中心的川陕苏区。

1933年任红30军88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仪南、营渠和宣达战役。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初期,在88师师长汪烈山牺牲的情况下,独自率全师作战,给敌以重创。经常深入第一线组织指挥作战,并善于组织部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被称为“军政双全”的指挥员。长征中率部参加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

1934年任红四军政委。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1935年,率部参加广昭战役、嘉陵江战役。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教育部下维护两军团结。长征途中,不顾身体虚弱,拄木棍,沿途向部队喊话,鼓舞士气。为策应红二、六军团北上,率部攻克雅江县城阻击国民党军李抱冰部一月之久。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北上,王率红十二师、独立师任后卫。

1935年冬入红四方面军随营学校,任高级干部队副队长。

1936年到陕北后,入抗日红军大学(后为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王建安参加了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38年5月毕业离

开国上将 王建安

校,任八路军津浦支队指挥,率部先后在鲁北庆云、宁津等地歼灭伪军1800余人,并收复宁津县,打开了冀鲁边的抗战局面。1939年6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兼第一旅旅长。

1942年8月起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3年3月任鲁中军区司令员。1943年11月5日,日本侵略军两万人分路合击山东军区一一五师领导机关,王建安指挥1个营与之激战终日,后带领全部机关人员连夜巧妙突出合击圈。由于指挥得当,八路军一枪未放,无一伤亡,一夜之间就突破敌人3道封锁线,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到达预定地点。 随队突围的德国记者希伯立刻在《战士报》上发表了《无声的战斗》。

1944年,率部讨伐汪伪第三方面军吴化文部,克据点50余处,歼7000余人。旋克沂水县城,歼日伪军1000余人,首获攻坚胜利,使鲁中、滨海两根据地连成一片。

1945年,率部连续进攻伪厉文礼部、张步云部,共歼12300余人,解放4200平方公里地区。

解放战争

1947年,王建安参加指挥鲁南战役获胜,战后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东线兵团副司令员,率部转战华东,参与组织指挥了鲁南、莱芜、孟良崮、开封、睢杞、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莱芜一战,率部与九纵队歼国民党军七十七师,毙其师长田君健,旋受命指挥3个纵队与兄弟部队围歼李仙洲部两个军,获解放战争以来空前大捷。1947年5月,参加孟良崮战役,率部突击青驼寺,断国民党军七十四师与八十三师之联系,并攻占万泉山,破敌突围希望,继而从东面主攻孟良崮,与兄弟部队共歼七十四师3万余众。1947年8月,任山东兵团副司令员,执行外线作战任务。为掩护刘邓大军南下,率部沿三河寨、万福集方向进击,与兄弟部队歼国民党军五十七师于沙上集地区。

1948年3月至7月,王建安参与指挥洛阳战役、豫东战役。战

开国上将 王建安

王建安将军在部队视察

后,任山东东线兵团副司令,受权指挥济南战役,提出“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并亲临前线指挥。战役从1948年9月16日晚开始,至1948年9月24日结束,攻克山东省会济南,全歼守军10万余,生俘王耀武。毛泽东主席悉讯后写道:这是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并特为中央军委起草贺电相祝。淮海战役中,王建安受命指挥5个纵队歼黄百韬兵团于碾庄圩,继而与谭震林指挥8个纵队围歼杜聿明集团于青龙集、陈官庄地区。淮海战役后任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司令员。

1949年4月,王建安率部参加渡江战役,率先登上南岸,迅猛向纵深插入,与兄弟部队围歼国民党军队5个军10万余人于广德和长兴地区。1947年5月,王建安率部攻占浙江省会杭州,解放了杭州、宁波、温州等浙江广大地区。

建国之后

解放后,王建安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2年,王建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赴朝作战,率部驻防朝鲜东线,后换防中线。

1953年夏,率部发起夏季攻势,攻占许多战略支撑点,粉碎美军破坏停战谈判阴谋。1953年10月,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1954年,王建安因病回国,后历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顾问等职。

1956年,王建安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曾当选为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委员。

1980年7月25日在北京病逝。

荣誉成就

1956年1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开国上将 王建安

王建安和陈再道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