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西游记》贬低道教之原由

吴承恩出生于明末嘉靖年间,当时明朝特别是陕西等一带旱灾,小百姓无法生活,民不聊生,活不下去就只能起义跟朝廷唱反调,而吴承恩老兄恰恰生活在哪个年代。原本吴承恩老爹希望他长大做官儿为国效忠,但吴承恩上学“偏科现象相当严重”,也见不得明朝八股制度,条条框框相当烦人,所以平时无所事事就喜欢看一些民间神神鬼鬼的野史小说和畅销书《故事会》,同时也导致他高考屡次落榜,后来在浙江当了几年“小书童”。同时也通过电视和报纸了解到国家旱灾,农民造反和被朝廷镇压的相关报道。于是乎,对明朝廷相当不爽。他也不稀罕高考落榜与否了,灵光一闪,干脆自己也写一篇神神鬼鬼的小说吧,没想到一动笔就停不下来,一写就写了很多年,他也把他自己对农民造反和对明朝廷的施政不满的情绪爆发在他的小说里。于是乎!——一部惊世之作《西游记》诞生了!

神仙本是凡人造,只是凡人心不牢。

《西游记》里反映了老百姓蔑视朝廷,敢于和朝廷干架的情况,他主要歌颂的主角就是孙悟空。同时将生物分成四个等级,神、人、鬼、妖。人可以修炼成神,人死就成鬼,鬼再投胎还可以做人,人又可以修炼成神,前三个等级是互相通的。

但是妖不行,妖永远是妖,孙悟空就属于妖,妖猴,妖猴嘛,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泼猴。

但就是这个泼猴孙悟空居然敢大闹天宫、和神唱反调。玉皇老儿,你有多厉害?(强调一下,玉皇大帝,是道教神话传说中,天地的主宰)由此可见,作者强烈传达了这么一种信息,一只妖猴都可以造天皇的反,那你人间皇帝算个球啊。

最后结果,吴承恩更是巧妙设计了孙悟空的结局是修成正果,成了斗战胜佛,意思是,只要心牢,并没有什么天地禁锢,妖都居然可以修炼成佛又何况神、人、鬼呢?明显看得出来,吴承思崇佛、抑道,在他的笔下,道士正宗不是什么好鸟,玉皇大帝可是道教的最高神啊,居然妖猴都能造反天上皇宫、并成功的修炼成佛,明显就是在鼓励老百姓和朝廷对抗,直到江山易改。

以上……

戏说《西游记》贬低道教之原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