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余万观众与范周"见证文化40年"直播公开课一同跨年

用知识总结过去,在思索中迎接未来。跨年夜,一直是媒体平台收视必争之地,但近年来,除了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举办的传统娱乐跨年活动之外,一种新的跨年活动——"知识跨年"成为广受关注,如罗振宇"时间的朋友"、吴晓波思考"国运70年"、白岩松"对话Z世代"等等。

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策划,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见证:文化40年"范周跨年直播公开课在传媒大学4K演播厅举办。时长4个半小时的跨年直播公开课让中国传媒大学索尼4K演播馆座无虚席。

2200余万观众与范周

2200余万观众与范周

文化消费是人们利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精神需求的行为,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民幸福感的重要标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消费经历了从匮乏、单一、模仿到丰裕、多样、创新的一个不断跃升的过程。此次公开课以1978年为起点,每十年为一个节点,通过 "1978-1987冰与火之歌""1988-1997有诗有酒有高歌""1998-2007互联开启全民狂欢""2008-2018时光折叠回首来路"四个篇章,以一幕幕充满时代感的故事,探寻了文化消费发展的内在逻辑。

"这个时代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这个时代",从下乡做知青到高考再到大学毕业当老师,范周教授的这段回忆成了个人和时代发展轨迹重合的最佳注解,引人深思。当谈到日渐被简化和忽视的传统节日,范周教授评论道,"我们寻求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活动现场就此问题进行现场观众互动和辩论环节。"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浪终究变前浪,早死晚死都一样",现场金句不断,气氛热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的"知识焦虑"强化了学习需求。将公共课与跨年活动这种极具仪式感的形式创新结合,通过网络直播实现全民参与和共享互动,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提升新能力,体现了高校学者的学术担当,引领了健康向上的跨年文化风尚。

2200余万观众与范周

2200余万观众与范周

本次公开课受到了全国各地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中经云端、爱奇艺财经频道、新浪文化频道、中国网++、网易新闻、白杨网、天津北方网、津云客户端、网易江苏、紫金视频、山东大众网、海报新闻客户端、河北长城24小时客户端、新闻大连、大连天健网、百度百家号、一直播、花椒直播、咪咕直播、在艺APP、二更视频、映客直播、快手、腾讯、哔哩哔哩、YY直播等近30家媒体平台对公开课进行了现场直播。天津、山东、河北、大连、南京、杭州等省市的政府新闻网站、新媒体进行了全程直播。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2018年过去了,据统计,本次跨年公开课除了在场的600多名观众外,还有2224多万名观众在线上观看直播,热点话题阅读量达到3572.3万,相关话题讨论达到1300余条。一位网友这样留言"老师您讲的太好了,我二年级的儿子听的不时发出笑声",还有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年近90的母亲一直坚持看到零点,对其中的很多老旧记忆感触颇多。

2200余万观众与范周

相较于专业的学术性演讲或商业性的跨年演讲,范周教授的此次公开课是文化学者的一次创新探索,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直播互动的授课形式、网络微博的传播方式,引领健康向上的跨年风尚,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了文化全民参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