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旋風“失控門”最新進展:上海明匠未採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 商譽已存減值跡象

黄河旋风“失控门”最新进展:上海明匠未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商誉已存减值迹象

自從黃河旋風對全資子公司上海明匠“失控”一事爆發以來,至今已數月。

今日(8月31日),黃河旋風再度發佈公告,表示決定自2018年半年報起,將上海明匠重新納入2018年合併報表範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黃河旋風在報表中直言,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明匠因業績未達預期,因收購產生的商譽存在減值跡象。

重新納入黃河旋風財報

6月25日,在上海明匠管理層改組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獨家採訪到上海明匠董事長、創始人陳俊。他表示,關於收入確認方法的爭議,目前審計師還沒有完全給出判斷,這個事情目前由審計方在控制。此前陳俊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採訪時透露,上海明匠是按照完工百分比來確認收入、利潤,而母公司黃河旋風則是按照驗收法來確認收入。

“百分比驗收不是公司章程規定的事項,是公司會計政策規定事項。是否要修改,我們會慎重考慮。2018年是否合併上海明匠的報表,要看後續事態進展。上海明匠的收入確認方法一直沒有變化。”此前在業績發佈會上,黃河旋風財務總監張永建表示。

8月31日,黃河旋風發布多份公告,表示現根據情況變化和當前實際,公司決定自2018年半年報起,將上海明匠重新納入2018年合併報表範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黃河旋風同日發佈的2018年半年報中,針對上述收入確認法的爭議,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

根據黃河旋風2018年半年報,針對提供勞務收入,黃河旋風采用的收入確認原則是:對外提供勞務,於勞務已實際提供時確認相關的收入,在確認收入時,勞務已提供,與交易相關的價款能夠流入,並且與該勞務有關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為前提。

此外,針對工業智能化銷售收入,黃河旋風選擇的收入確認原則是:根據銷售合同的約定對所售商品風險報酬的轉移時點進行判斷,據此確認銷售收入。合同未約定驗收的銷售,以客戶簽收的時點確認收入;合同約定需驗收的銷售,以收到客戶驗收報告等相關資料後確認收入。

簡而言之,在2018年半年報中,黃河旋風並沒有採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

高額商譽已存減值跡象

回溯至2015年,彼時,黃河旋風作價4.2億元收購上海明匠,較其評估基準日淨資產增值達20倍,同時形成商譽2.96億元。

為此,黃河旋風解釋,上海明匠前述估價對應的2014年市盈率和市淨率分別為35.66倍和21倍,前者相對估值低於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後者相對估值高於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此外,黃河旋風也期望通過併購上海明匠,進入工業4.0高端智能裝備業務領域,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同時,陳俊等人承諾,上海明匠2015~2017年經審計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000萬元、3900萬元及5070萬元。

事實上,根據過往財務數據,近年來上海明匠的增長勢頭強勁,不過,在8月31日公佈的2018年中報中,上海明匠業績已大幅縮水。

根據中報,上海明匠代表的上市公司工業智能化板塊,期內實現淨利潤1167萬元,在黃河旋風淨利潤總額中,佔比不足一成。

同時,黃河旋風表示,公司董事會現正就2017年度審計報告中保留意見所涉事項的影響消除工作做積極努力,上海明匠重新審計尚未結束,待近期審計結果出來將及時對更正追溯內容進行公告。

重要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黃河旋風在報表中直言,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明匠因業績未達預期,因收購產生的商譽存在減值跡象,公司已聘請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減值測試的鑑證工作,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