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最大的灾难,张作霖是想学李世民吗?他为权还是理念?

1925年12月25日,随着一声枪响,杨宇霆以及东三省奉系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唯独张学良表现出极为沉痛的心情,张作霖下令尸体在小沿河暴尸三日,就这样曾经为奉系立下赫赫功勋,却又背叛了张作霖,更寒心了张学良的奉军将领郭松龄就此落下了帷幕,留下的是后人对其褒贬不一的评价。

奉系最大的灾难,张作霖是想学李世民吗?他为权还是理念?

郭松龄字茂宸,绰号郭鬼子,曾经参加过同盟会,深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等新思想的熏陶,还参加过护法战争,战争失败后就回到了东北谋生。张作霖有识人之明,让其出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就是在那,他结识了张学良,张学良也认识了让其一生都佩服且亦师亦友的志士同仁郭松龄。

当时的奉系有着不少的派系,张作霖老一辈兄弟如张作相、张景慧等为首的老派;杨宇霆、常荫槐等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士官派;以及张学良与郭松龄为首的少壮派,这就是那个时代下东三省最为主要的几个势力派系,互相竞争、相互平衡。而其中杨宇霆和郭松龄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势同水火之状。

奉系最大的灾难,张作霖是想学李世民吗?他为权还是理念?

郭松龄联合李景林以及冯玉祥,1925年11月21日晚,以张学良的名义倒戈并通电讨伐张作霖、杨宇霆。到23日,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奉天进发,奉系上下一片震惊,没几天郭军攻占山海关,不久锦州又被拿下,加上当时张作霖能派上用场的军队也就仅仅张作相的第五方面军5万多人,一时间援军来不及救援,这下急的张作霖上蹿下跳,几乎都做好了下野的准备,关键时刻,郭松龄的盟友出现了内讧,原因是“倒戈将军”冯玉祥趁机袭击了李景林控制的直隶,李出于愤怒断了郭前线的补给,冯玉祥和李景林就杀了一阵,真是被坑死了。

话说好好的郭松龄为什么要反奉呢?这个原因说来的确也不少,因为一件事而引发,导火索的事件只能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其中还是因为日积月累导致心中郁积的闷气一朝爆发而已。

张学良在天津召开会议,传达向冯玉祥的国民军进攻的命令,由此而导致了郭松龄的极度反弹,最终反对张作霖。

奉系最大的灾难,张作霖是想学李世民吗?他为权还是理念?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之际,奉军大败,唯独张学良和郭松龄领导的三八两旅表现出色,阻止了直军出山海关而直取奉天的计划,从此郭松龄声名鹊起。到第二次直奉战争,郭松龄第三方面军更是浴血九门口,出击秦皇岛所向披靡,保证了张作霖掌控北京政权,事后论功行赏,郭松龄什么也没得到,反而是自己的死对头杨宇霆得到了江苏督军的赏,这令得郭松龄是极度不满,心中反叛情绪是愈演愈烈。

其实郭松龄早年因为接触了新革命思想,所以对奉系的旧军阀做派很是看不惯,在他看来,奉系只会为了利益、地盘而争夺,没有一点国家民族大义,为国为民的思潮,太过于自私自利,在新时代的思想下,应该改变旧日的做派作风,这是思想上的直接冲突。

奉系最大的灾难,张作霖是想学李世民吗?他为权还是理念?

郭松龄是进取的,是胸有大志,想实现一番抱负的,人都是有争心的,特别是和对手竞争时,可是张作霖貌似忽略了这点,这从当时郭松龄反叛,给张学良的信中就可见一二:他打算在反奉成功后,等自己一两个政治抱负实现后,将张学良接回来,且将东北还给他。

张作霖为什么没有赏罚分明,没有给事先承诺过的督军之位给郭松龄,这个实在也不好揣测,但是张学良和郭松龄二人好的穿同一条裤子,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老帅是看在眼里,也喜在心里的,张学良凭借着郭松龄将来定然是如鱼得水的,所以不妨认为张作霖是有意学唐太宗李世民,现在不重用,是为了以后在自己故去之后,让张学良提拔郭松龄,如此郭定然对张学良的知遇之恩誓死相报,张学良成为东北最高长官,那他郭松龄不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吗?

奉系最大的灾难,张作霖是想学李世民吗?他为权还是理念?

算盘是好算盘,可是郭的气量貌似没有那么大,自古恃才傲物的可是不少,特别是在这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年代,郭是多么的想实现自己的夙愿啊,由此在多次的不公平对待和对手的相争之后,郭想到了一条可以实现自己抱负,同时掌控权力的道路,率领7万大军,在得到冯玉祥和李景林联合的情况下。

有人事后评价郭松龄是为国为民,不愿出现内战才出此下策,也有人说他是为了掌控至高权力,总之众说纷纭。而在笔者看来,郭松龄是为了风云而反张作霖,更不惜反叛了亦师亦友的张学良。

奉系最大的灾难,张作霖是想学李世民吗?他为权还是理念?

就如同70年之前的胡林翼和罗泽南在危难之际弃江西困局的曾国藩一样,他们同样是为了风云,为了在那个烽烟四起,战乱不断的年代中实现自己男儿的抱负,同样也为了光宗耀祖,也为了振兴中华等等。

郭松龄是为权还是为了理念呢?可能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