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一南山经06

我们前面几篇文章讲解了南山经䧿山山系的诸山,今天这篇文章开始,我们将了解到南山第二列山系的神山都有哪些。

【原文】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一南山经06

【词语注释】

流黄:流黄酆氏国和流黄辛氏国。毗:pí,诸毗,山名。豚:tún,小猪,亦泛指猪。狸力: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是柜山上的畏兽,狸力出现的地方,正在大兴土木。见到它的地方,地面多起伏,所以猜测狸力善于挖土。县:有人居住的地方。鸱:chī,古书上指鹞(yào)鹰。痺:bì,类似鹌鹑的一种鸟。鴸:zhū,鴸是猫头鹰的古称,人面鸟身,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称这种鸟的脚就是人的手。据说鴸会危害士人和君子,它出现的地方,必定会有很多士人被流放。不吉利。

【译文】

南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座山是最西边的柜山,它的西边临近流黄酆氏国和流黄辛氏国,柜山很高,在山顶向北可以望见远处的诸毗山,向东可以望见长右山。英水从这里发源,由西向南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的玉石,还有很多粟粒般大小的丹砂,想来这条河底红白相间的河流应该很是漂亮。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一南山经06

柜山上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普通的小猪却长着鸡爪,叫声像狗吠,它的名字叫狸力。传说中,哪里出现狸力,哪里就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

柜山上还有一种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手一样的爪子,它的声音叫起来像是痺鸣,其名叫做鴸。它的名叫声就是自呼其名,十分难听。鴸是不详之兆的鸟,它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众多的文士被流放。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一南山经06

传说,这种鸟的原名是"丹鴸",来自尧帝的儿子"丹朱"之名,丹朱尧的长子,也是最不成器的一个,他为人傲慢无礼,顽劣不驯,喜欢到处游玩。当时洪水为害,丹朱却整天驾着船四处游玩。后来,洪水被大禹治平,丹朱却还是命人不停地昼夜推船,这便是“陆地行舟”的由来。因为丹朱的品行恶劣,尧便把天下让给了舜,丹朱反抗失败,自投南海而死,死后丹朱的灵魂便化为鴸,希望通过迫害士人达到扰乱政纲的目的。所以,鴸也是流放者灵魂的化身。

【原文】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曰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词语注释】

禺: yù,禺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猴。
长右:神兽,是大水的征兆,其特征是猴状而四耳,吼叫声像人的呻吟声。郭璞《图赞》:“长右四耳,厥状如猴。实为水祥,见则横流。”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一南山经06

【译文】

柜山东南方向四百五十里是长右山。在柜山山顶就能看到它,山上没有草木,有很多的河流,水源很是丰富。长右山上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猿猴却有四只耳朵,野兽因山得名,名字也叫长右,它的叫声如同是人在呻吟。传说有人曾在山中看到了长右并听到了它的啼叫,结果,当地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第二年,当地又出现了长右,结果发生了更大的水灾,因此,古人认为长右的出现是水灾的征兆。

【原文】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一南山经06

【词语注释】

彘鬣:zhì liè,猪身上长的长而刚硬的毛。
冬蛰:冬眠。
猾褢:huá huái ,神兽,郭璞《图赞》曰:“猾褢之兽,见则兴役,应政而出,匪乱不适,天下有逆,幽形匿迹。”
斫木:zhuó mù,(1).被砍削的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庞涓 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2).伐木。 宋 苏轼 《真兴寺阁》诗:“当年王中令 ,斫木南山赬。
繇:yáo,古同“徭”:劳役。古同“谣”,歌谣。古同“遥”:远。古同“摇”:动摇。本文是动乱的意思。

【译文】

从长右山向东三百四十里是尧光山,山上南坡向阳的一面生产玉石,北坡背阴的一面则满是黄金(这里是未经提炼的沙金)。

山上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人却全身长满了像猪一样的鬣毛,它们冬天蛰伏在洞穴里,夏天才会在山间活动,这种野兽被称为猾褢。猾褢的叫声如同砍木头时发出的声响,不光叫声难听,因为其丑陋的外形,人们常常把它和灾祸联系在一起,认为哪里出现猾褢,哪里就是出现大动乱。

-END-

谢谢您与这篇文字的相遇,欢迎多多关注,了解更多国学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