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三十年前,在豫东地区,两个赶年集的老头儿相遇,一般不问你买了几只鸡、割了几斤肉,而是问你买了几沓粉皮儿,好像过年不买粉皮就算没有吃上好东西。而河南的代表菜豫菜中,鸡丝粉皮被老百姓称之为“大(搭)件儿”,在正规宴席上,九道压桌凉菜后,上来的第一道菜就是鸡丝粉皮。

粉皮制作由来已久,最早记载于北魏的《齐民要术》。在豫东地区还流传着花木兰从军发明粉皮的故事。话说花木兰出身寒门,从军后屡建奇功,深受士兵爱戴。有一天夜晚她到伙房营察看,发现几个士兵长吁短叹、愁眉不展,原来一场大雨把面粉淋湿,不知怎么处理。花木兰想起小时候摊煎饼的办法,让士兵升起火,烧一大锅开水,把面粉调成面糊,拿来几个铜盆,把面糊均匀摊在盆底,把铜盆放在开水里旋转受热,很快就做出一沓晶莹剔透的薄饼。第二天,这些薄饼被切成条,摆在餐桌上,将士们争相食用。后来这些制作手艺也被将士们传到各地,经过不断演变,用淀粉取代了面粉,就成了现在的粉皮。

粉皮在不同地区以大米、绿豆、红薯、马铃薯等淀粉为原料制作,由于河南东部地区盛产红薯,这里的粉皮以红薯粉为主。

河南省鹿邑县是一个一百三十多万人的人口大县,每年走上餐桌的粉皮几百万斤。据了解,几乎全县消费的粉皮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谷阳办事处槐树刘村,这里粉皮的制作有二百年的历史,全村有三百多个粉皮作坊,家家户户生产粉皮。

下组图片记录了粉皮生产的全过程。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槐树刘村最典型的粉皮作坊。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淀粉是制作粉皮的唯一原料,没有任何添加成分。这是红薯淀粉。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把淀粉按照比例调和成稀稠适度的粉浆。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把调和好的淀粉放进导热性能好的铝制镟子里。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把镟子放进开水里快速转动,让淀粉均匀受热。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加热后的镟子放在凉水里冷却。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冷却后的镟子放在净水里,用手轻轻剥离出成型的粉皮。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为了保持粉皮的完整,操作要在净水里完成。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从镟子上剥离下的粉皮轻轻摊在高粱箔上。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高粱箔上的粉皮在太阳下晾晒。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从高粱箔上揭下来就是晶莹剔透的原生态食材——红薯粉皮。



这美食是花木兰发明的,是豫菜中的“大件儿”,看怎么做出来的

走上餐桌的凉拌粉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