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麾下戰功最彪炳的將領並非顏良文丑,而是他不待見的長子

如果說起袁紹麾下戰功最彪炳的將領,受到演義以及網文的影響,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所謂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出場就被斬首,沒有任何戰功記載,高覽除了投降,同樣沒有任何戰績記載,張郃僅有一句“瓚破,郃功多,遷寧國中郎將”。其實,在袁紹平定河北的過程中,表現最卓越的將領麴義和袁譚。麴義功勳卓著,大家都比較熟悉,本文就重點來介紹一下袁紹這個長子袁譚。

袁紹麾下戰功最彪炳的將領並非顏良文丑,而是他不待見的長子

袁譚

袁紹全盛之時掌握了四州之地,冀幽並三州是自己將兵所攻下,而青州則是被袁譚所攻下。建安元年(196年),袁紹與公孫瓚雌雄未決,陷入拉鋸戰,一時間無暇東顧,於是將袁譚過繼給亡兄袁基為繼子,並讓他出守青州為都督,此時的青州由田楷、孔融,以及黃巾軍等幾股勢力佔據,袁譚到任後,所能控制的地盤不過一個平原,於是北排田楷,東攻孔融,剿滅了境內的黃巾軍,曜兵海隅,經過浴血奮戰,終於佔有了整個青州,田楷投奔公孫瓚,孔融歸順了曹操。百姓欣喜擁戴了袁譚到來,但袁譚雖能打仗,卻不能治理,後因用人不當、到處擄掠、賞罰不公而大失民心。

袁紹麾下戰功最彪炳的將領並非顏良文丑,而是他不待見的長子

袁譚

後來袁紹病死,袁譚與其弟袁尚決裂,在最後決戰曹操時,仍有上佳表現。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以袁譚負約為名,傾巢而出進攻袁譚據守的南皮城,並帶上了精銳的虎豹騎。袁譚不願坐以待斃,遂出兵迎敵,曹軍接戰後傷亡甚多,損失很大,以致於令曹操想起了退兵,但因曹純勸說,奮力死戰,最終攻破南皮,袁譚披頭散髮,死命打馬逃跑,追趕他的虎豹騎士兵料想他不是一般人,加緊追趕。袁譚從馬上掉了下來,回過頭來說:“喂,放我過去,我能夠使你富貴。”話沒說完,頭已落地。

袁紹麾下戰功最彪炳的將領並非顏良文丑,而是他不待見的長子

袁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