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要两老结账,女儿在旁低头不语

孩子一直是父母的心头肉,有一句古话是:自古只有母念儿,哪来盼得儿念母。这一句话说的不错,身边也有很多事情说明这个情况,从来都是做父母的念叨孩子的多,相比之下,孩子对父母报答的少了很多。希望各位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养育之恩呢?

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要两老结账,女儿在旁低头不语

家住农村的刘老头两口子,看着女儿风光出嫁,心里不知道多畅快。从小女儿就努力学习,毕业后,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发展了,没多久,女儿就说有一个本地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喜欢她,想要追求她。刘老头和女儿说,你看我们家的条件不是很好,这个你要自己把握下,怕你到时候受委屈,嫁到外地,我们也安慰不到你,你要自己想好。

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要两老结账,女儿在旁低头不语

女儿听了刘老头的话,对这个很是慎重,最后可能是男孩也很优秀,对她也不错,女儿就答应了男孩的追求,在一起后,两人还回来过农村看刘老头和老伴两人。男孩一看就是城里长大,白白胖胖的,干干净净的,看着特备老实和气的一个人。来这边后,男孩也没有说什么,也不觉得嫌弃,反而对刘老头两口子特别恭敬,过来买了一大堆的补品给两口子。刘老头看这个女婿也大方,对女儿很好,就没有说什么,答应了女儿的事情,让他们两自己相处去。

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要两老结账,女儿在旁低头不语

得到刘老头的点头后,没多久就办了婚礼,婚礼办的风风光光的,光是来娶亲的队伍就有几十台车,拿的礼金也很足,彩礼按照这边的最高标准来算的,三十万的礼金。本来刘老头怕女儿过去那边受委屈,就说把礼金全部当作陪嫁送过去,可是女婿听到后,说没事,爸您就拿着自己花吧。这个钱就当是我后面孝敬您的,谢谢您给我养了这么好一个老婆,放心我会对她好的。听到女婿的话,刘老头很开心,这个女婿很懂事,特别是对女儿好,只要这一点就够了。

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要两老结账,女儿在旁低头不语

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却要两老结账,女儿一句话不说。女儿嫁过去后,本来以前一年回两次家的,现在娘家也很远,女儿难得回来一次,基本上一年上头,女儿都不会回来。老两口架不住想啊,就这样过了两年后,刘老汉就和老伴商量,说想过去看看女儿,刚好老伴也很想念女儿,两人一拍即合,就决定过去了。刘老汉心中很开心,马上就要见到女儿了,就提前和女儿打了一个电话,女儿听到刘老汉的声音很开心,在知道刘老汉要过去后,有点支支吾吾的。刘老汉担心女儿就问怎么了,原来女婿这几个月都在出差,不在家里,家里就婆婆和女儿两个人。但是刘老汉想着是看女儿就可以了,就说我们过去看看就走。

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要两老结账,女儿在旁低头不语

刘老汉和老伴到了女儿的城市,见到女儿后很开心。看到亲家也很礼貌没说什么,中午亲家提议说出去吃餐饭,亲家们难得来一次,一定要好好招待。然后就叫上了一大群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乌泱泱的二十多号人去了饭店。饭店很高档,刘老汉和老伴很开心,看来女儿在这边很受重视啊,对亲家都这么好,可想而知女儿在这边日子肯定过得不错咯。在吃饭席间,亲家母的一句话让刘老汉愣住了。

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要两老结账,女儿在旁低头不语

亲家母说让刘老汉去把帐结了,本来吃得很开心的刘老汉,听到这句话不知道如何是好,看了一下女儿,女儿什么也没说低下头了。看着刘老汉迟迟不结账,亲家母就拉着三姑六婆开始酸女儿了,说什么,就知道往娘家扒东西,来这边就只会花钱,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小孩什么的。刘老汉才知道了,原来女儿在婆家过得很不开心,婆婆还一直怪罪着当时没有给彩礼钱的事情。万般无奈下,刘老汉去把帐结了,第一次吃两千多块钱,刘老汉心都在滴血。付完钱后,刘老汉拉着女儿和老伴就走了。

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要两老结账,女儿在旁低头不语

在对女儿询问后,刘老汉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其实女婿对女儿很好,但是这个婆婆不好对付,本来心眼不大,在当时没有给陪嫁后,只要女婿不在,这个婆婆都会给女儿小鞋穿,还不止一个人,婆婆还会拉着三姑六婆一起来说,女儿怕丈夫不好做人,一直对婆婆处处忍让,就没有说什么,可婆婆却变本加厉了,只有女婿出门就开始对女儿各种指责。女儿也一直在烦恼这个事,所以当时听到父母要来,就支支吾吾的,就是因为女婿不在家。

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要两老结账,女儿在旁低头不语

农村父母去看外嫁女儿,婆家请吃饭却要两老结账,女儿一句话不说。知道原因后,刘老汉心里很难受,和老伴合计了一下,准备把手里的钱全部给女儿,除了当时的彩礼钱,还有两口子的一辈子的积蓄,一共四十万,给女儿后,让她和女婿自己再拿一点,一起买一套房,搬出去住。不在家面对婆婆的话,女儿应该会幸福很多。刘老汉这个决定你们说对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