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紗帽的趣聞奇事,朱元璋將其定為官帽,為何要在帽兩邊各加一翅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烏紗帽”,在很多人眼中,只要一提起烏紗帽必定是與“官職”掛鉤的,其實最初的時候,烏紗帽並不是官位的代名詞。

烏紗帽的趣聞奇事,朱元璋將其定為官帽,為何要在帽兩邊各加一翅

烏紗帽其實是在民間的一種非常常見的便帽,至於為官者頭戴烏紗帽,那是源於東晉。當烏紗帽與“官服”形成一種搭配的時候,已經到了隋朝,後在唐朝的時候才開始大量興起。甚至於到了宋朝的時候,相關人員對烏紗帽進行了改進,在帽子的兩邊加上各加一翅。後在明朝建國以後,朱元璋正式將其定為“官帽”。

烏紗帽的趣聞奇事,朱元璋將其定為官帽,為何要在帽兩邊各加一翅

其實關於烏紗帽的趣事也有很多,相傳,這個烏紗帽的點子是來源於南朝時期的王休仁。當時的王休仁製作烏紗帽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想法,只是單純地想做出一頂與別人與眾不同的帽子,於是王休仁便突發奇想地拿一塊黑色的紗布,並將其四周紮起來。自此,“烏紗帽”便誕生。

烏紗帽的趣聞奇事,朱元璋將其定為官帽,為何要在帽兩邊各加一翅

隨後在王休仁帶著在街上招搖過市的時候,引發很多人的議論。由於王休仁式的烏紗帽製作實在是過於簡單,於是很多人丟開始效仿王休仁。一時之間,在民間興起一股佩戴烏紗帽的風潮。後在到了隋朝以後,因為楊堅是這種烏紗帽的鐘愛者,再加上楊堅貴為皇帝的身份。那麼在一系列的上行下效的執行下,整個隋朝便成了“黑壓壓的一片”,宛如一片“黑海”。

烏紗帽的趣聞奇事,朱元璋將其定為官帽,為何要在帽兩邊各加一翅

其實有人曾說王休仁並不是烏紗帽的原創者,因為在馬王堆墓開掘以後,發現在其中有一個形式上類似於泳帽的烏紗帽。暫且不管王休仁是不是原創,但王休仁將烏紗帽帶入大眾視野也是不爭的事實。

後在明朝的時候,有人對烏紗帽進行了改進。由於歷史傳承的緣故,明朝時期的官員非常鍾愛烏紗帽。鑑於此,明朝就將此烏紗帽作為文武百官上朝時的必備之物,並對烏紗帽的樣式加以改進,在帽兩側各加一翅。

烏紗帽的趣聞奇事,朱元璋將其定為官帽,為何要在帽兩邊各加一翅

至於為何要在帽子兩邊加翅?那是因為趙匡胤,當時的趙匡胤在登基以後,為了防止大臣們交頭接耳,就將烏紗帽的兩邊加上翅,這樣只要出現交頭接耳的情況,軟翅就會晃動,坐在龍椅上的趙匡胤便是一覽無遺。不僅如此,趙匡胤為了區別官位的高低,還在烏紗帽上配備了不同的花紋。當烏紗帽被傳承到清朝的時候,就變成了紅纓帽。但儘管是形式上有所改變,但在人們的口中,還是習慣將“烏紗帽”定為“官位”的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