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病逝前安排“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诸葛亮为何要将李严流放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刘备托孤的事情,其实在刘备病逝前,曾精心安排了一个辅臣机构,那便是“亮正严副”,顾名思义,就是将整个蜀国大业托付于诸葛亮,并让时任尚书令的李严来辅佐诸葛亮。但事实上在刘备去世以后,李严不仅没有起到辅臣的作用,反而还被废黜、流放。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

刘备病逝前安排“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诸葛亮为何要将李严流放

众所周知,孙策托孤张昭、周瑜,一武一文。其实刘备的托孤之事与孙策相似,故此,刘备是把李严当做周瑜来看。但在现实生活中,李严却没有尽到“周瑜之责”。李严不仅没有辅助后主刘禅,反而还在刘备死后八年后被废黜。那么李严被废黜的背后是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刘备病逝前安排“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诸葛亮为何要将李严流放

说到李严的被废,那是在诸葛亮四出祁山之时,当时的李严负责粮草的押运。但无奈于运气实在太差,连续几天的大雨,让军粮无法按期送达前线。鉴于此,李严便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前线告知诸葛亮的具体情况,并希望诸葛亮可以班师回朝。对于李严的建议,诸葛亮也答应了。但当诸葛亮退兵的消息传回以后,李严又假意说到:“军粮充足,为何退兵?”于是就上表刘禅,说诸葛亮的退兵乃是诱敌之策。班师回朝后的诸葛亮无奈之下只能把李严“退军”建议的书信公开,见到此,李严便低头认罪。

刘备病逝前安排“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诸葛亮为何要将李严流放

从这一系列的操作来看,李严被废的过程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不管是从犯罪动机来看,还是从作案手法来说,李严此举实为拙劣,而且此举也并不像是李严的所作所为。所以,在这个被废的过程中也是有着很多“曲折缘故”的。毕竟中国古代的政治,其实是一种“暗箱操作”式的政治。故此,往往公布出来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事情的真相,反而是欲盖弥彰的掩饰之物。

刘备病逝前安排“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诸葛亮为何要将李严流放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李严或多或少地肯定是出错了。而李严的错误正好成了诸葛亮手中的把柄,那么李严的认罪,再加上朝中大臣的支持,没过多久,李严就被废黜流放。过了三年后,诸葛亮病逝,听闻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李严也发病而死。

刘备病逝前安排“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诸葛亮为何要将李严流放

纵观蜀汉的发展历程,李严被废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突发奇想。因此,可以这样说,诸葛亮其实早有除掉李严的想法,李严拖延军粮的事情,只不过是为诸葛亮行事提供一个所谓的借口。至于诸葛亮为何千方百计地废掉李严,其实无非就是两种原因:其一,李严争权夺利自取灭亡;其二,诸葛亮排除异己。究其根本,无非就是蜀汉政权的利益之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