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教育:丁家的教育情結


黃平教育:丁家的教育情結


黃平縣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五世從教,默默奉獻,教書育人。這是舊州鎮中心小學退休教師丁德厚老師家。丁老師的外曾祖父傅錫齡是舊州女子學校的創始人之一;外祖父傅崇高從教44年,曾擔任舊州女子學校校長;母親傅翠珠民國時期在舊州女子學校擔任教員,解放後到松洞小學、上塘中心小學任教直至退休,女兒丁雪豔在黃平民族中學擔任音樂教師。


黃平教育:丁家的教育情結


9月7日,我們陪同黔東南電視臺百姓零距離欄目組慕名趕到舊州鎮,採訪這個教育世家的96歲高齡的傅翠珠老先生。穿過財神巷,來到一個小院落,兩棵碩大的橘子樹上掛滿了果實,樹腳下一張小四方桌上放著點心和水果,桌子正中坐著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兩邊坐著她的兒子和孫女,一家人圍在一起聊著家常,其樂融融。


黃平教育:丁家的教育情結


見到有客人進來,一家人起來讓座,我們說明了來意之後,傅翠珠老先生便爽快地答應了我們的採訪。採訪間,舊州鎮中心小學的領導手捧鮮花,拿著蛋糕等慰問品前來慰問傅老先生,於是,傅老師一家興高采烈地端茶送水,忙碌起來。


黃平教育:丁家的教育情結


96歲高齡的傅翠珠老先生,精神飽滿,思維清晰,也很健談。採訪中,我們瞭解到:傅翠珠老先生民國21年畢業於大伯公傅錫齡創辦的舊州女子學校,就讀舊州中正中學。初中畢業後到舊州女子學校當教員,結婚後便在家當家庭主婦。後來在時任舊州小學教師的父親傅崇高的勸導下,先後在舊州小學做義務教師和代課教師。1956年8月,速師班培訓結業後被分配到松洞小學任教。文化大革命反右鬥爭中,1969年被下放到松洞公社的沙灣大隊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1971年召回到上塘小學任教,直到1981年8月退休。退休當年,在上塘公社插隊當知青的兒子丁德厚就接替她的班,也走上從教之路。


黃平教育:丁家的教育情結


丁德厚老師先後在舊州白水小學和舊州小學從教34年,於2016年在舊州鎮中心小學光榮退休。他的女兒丁雪豔師範畢業後,在農村信用社工作,她時常感到,這份薪酬不錯的工作離奶奶和爸爸的期望有些遙遠,祖輩傳下來的這棵接力棒不能掉在她的手上,下定決心繼續傳遞這份教育情結。於是,她丟下信用社這份職業,參加教師招聘,又當上了一名小學教師,到上塘鎮團坡小學任教,大學進修後,調到黃平民族中學擔任音樂教師。


黃平教育:丁家的教育情結


當問到您認為怎樣當一名好老師?傅老先生說,要多學習,多鍛鍊,多關愛學生,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全心全意為黨和人民服務。我家是教育世家,但我有個心願,就是要感恩黨和人民,感恩我的母校。舊州小學是我父親的母校、也是我和我的兒女、我的孫輩的母校,是母校培養了我們一家,沒有母校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黃平教育:丁家的教育情結


問到傅老先生的長壽秘訣時,她說,一是生活有規律。我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規律,一日三餐,按時入睡,閒暇之時玩玩微信,發發紅包,偶爾還打點小麻將,過得很充實。二是心態要平和。我無論是對家孫外孫都是一視同仁,親戚鄰里和睦相處。三是注意鍛鍊身體。我每天都要堅持散步,在小院裡或到外面去走上幾圈,不能讓自己閒下來。


黃平教育:丁家的教育情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