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來城裡找女兒借錢,女婿讓她寫借條,回家打開借條,母親笑了

母親來城裡找女兒借錢,女婿讓她寫借條,回家打開借條,母親笑了

王大娘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從小學習就好,那時候家裡雖然窮,但是王大娘和老伴硬是憑著一雙勤勞的手供大女兒讀完了大學。大女兒大學畢業後去了深圳那邊發展,很少回家,後來又在那邊找了個老公,就將家定居在那邊,再也沒回來過。

王大娘去過一次深圳,那裡的樓房真高,密密麻麻的,東西貴死,王大娘在那裡呆了一個多禮拜就回家了,她覺得還是家裡好,空氣新鮮,自由自在的,菜啊米啊都是自己種的,沒有汙染,吃得也健康。

母親來城裡找女兒借錢,女婿讓她寫借條,回家打開借條,母親笑了

王大娘心裡最愧疚的一直是自己的小女兒,其實小女兒讀書也不賴,當年小女兒還差2分就可以進縣裡最好的高中,她想要復讀,可那時家裡實在沒錢,大女兒那時在上高中,花錢厲害,王大娘不同意她復讀,小女兒有些傷心,她賭氣收拾行李跟著別人去了城裡打工,好長時間都不聯繫家裡。

為此王大娘很自責,同時也覺得小女兒太不懂事,不知道為家裡著想。可過了半年,小女兒忽然回家了,她買了一大堆吃的用的回來了,還給王大娘買了一件新衣服,小女兒說她發工資了,自己有錢了,她是特地回來看望家人的,王大娘落淚了,小女兒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是自己想錯了。

此後小女兒每個月發了工資都會寄些錢回來,王大娘和老伴的日子也好過了點。大女兒也順利的讀完了大學,還在深圳那邊安了家。王大娘一直希望小女兒將來能留在自己身邊,找個老家附近的男人嫁了,以後可以常回來,不像大女兒,嫁得那麼遠,想去看看都難。

母親來城裡找女兒借錢,女婿讓她寫借條,回家打開借條,母親笑了

王大娘總是叮囑小女兒,不要找外地的男朋友,她四處託人給小女兒說親,不過小女兒自己卻帶回家一個男孩子,是老家縣城的,父母做點小生意,家境很不錯的。男孩嘴巴很甜,第一次來往大娘家了,就一口一個阿姨的叫著,還幫王大娘去地裡摘菜,砍柴火,很勤快,看得出來小女兒跟他的感情很好,王大娘同意了他們的婚事。

但是男孩家裡的父母似乎不是很贊同這門親事,他們覺得兩家懸殊太大,有點門不當戶不對的,無奈兩個孩子都那麼相愛,他們硬要在一起,最後小女兒嫁到了城裡,王大娘給了6萬陪嫁,這錢都是她和老伴一點點積攢的,都給了小女兒,也是希望她能在婆家不受人欺負。

小女兒出嫁後,王大娘心裡忽然覺得空空的,她想去看看小女兒,可是又怕親家嫌棄,小女兒跟女婿一直和親家住在一起,所以她不敢去。小女兒常打電話回來,不過她也在上班,每天也很忙的,也沒時間回孃家。

一晃幾年過去了,王大娘和老伴再沒種地了,種不動了,可一直閒著也不是個事,她家在村子路口,她想要開個小賣部,掙點零花錢,畢竟現在兩個女兒都已經成家了,他們自己也有壓力,王大娘不想再給她們添麻煩了,自己能掙點是點。

母親來城裡找女兒借錢,女婿讓她寫借條,回家打開借條,母親笑了

可是開店需要本錢投資,她沒有那麼多錢,小女兒離得近,她想去找小女兒借點錢,等掙錢了再還她,於是她就帶了一些土雞蛋去了城裡小女家裡。一進屋,就看見親家母坐在客廳裡,親家母看到王大娘來了,臉色馬上變了,也不理王大娘,這時女婿從房間裡走出來,熱情的給王大娘倒水喝。

小女兒此時在廚房做飯,王大娘向她說明了來意,小女兒問她:"要借多少錢?

"一萬就夠了,明年有錢就還你。"王大娘可憐巴巴的看著小女兒,又看看女婿,親家母哼了一聲,說"借錢可要寫借條的,記得還錢。"

女婿忙接著說:"應該寫借條",說完女婿拿來一張紙,寫好了借條,讓王大娘簽了字。王大娘拿著錢還有借條就回家了,回到家打開借條,她卻笑了,原來這不是借條,上面寫著:"媽,那錢算是我孝敬您的,不用還的,我媽當時在場,我怕她會刁難您,所以才假裝讓您寫借條的,您可不要生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