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草莓死苗烂根的原因及防治

现如今草莓死苗烂根现象屡见不鲜,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草莓产量与经济效益,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草莓苗期死苗烂根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生理性死苗

在定植初期发生,原因主要有:温度过高、施用土壤消毒剂或化肥未充分拌匀或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土壤盐分过高、栽植过深以至淹没苗心。

生产中出现较多的是施用土壤消毒剂或化肥未充分拌匀或过量,有机肥未腐熟。定植后不发新根或新根发的很少,心叶不生长,最后根系变褐腐烂,全株死亡。

肥害导致的烧苗

种植草莓死苗烂根的原因及防治

病菌侵染死苗

病菌侵染造成死苗可在草莓整个生育期内发生,引起死苗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炭疽病、青枯病、红中柱根腐病等。

1、黄萎病为真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病株下部叶片变黄褐色时,根部已经腐烂变为黑褐色。有时植株一侧发病而另一侧正常,呈现“半身凋萎”症状。黄萎病幼苗表现心叶变为黄绿色或黄色卷曲、狭小呈船形,小叶不对称,变硬,表面粗糙无光泽,叶缘黄褐色病斑,植株生长不良,根系、叶柄维管束变褐色,最后全株死亡。

病情较轻的株形矮小,结果少,果实不能正常膨大,品质变劣。病菌主要通过土壤及种苗传播,棚室栽培定植初期及早春开始发病死苗,气温越高,症状越明显。

种植草莓死苗烂根的原因及防治

2、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真菌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草莓炭疽菌侵染所致。该病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匍匐茎抽生期与育苗期,近几年出现定植后茎基部发病造成死苗。染病后草莓植株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

种植草莓死苗烂根的原因及防治

炭疽病叶片

病斑呈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种植草莓死苗烂根的原因及防治

3、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季节性较强的细菌性病害,多见于夏季高温时节,一般在草莓育苗圃及定植初期较易发生。发病时植株下部叶片1-2片开始凋萎脱落,叶柄下垂、变为紫红色,植株发育不良,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叶片突然失水,仍为绿色但未变萎蔫,叶片似烫伤状。根系外表无明显症状,但将根冠纵切可见根冠中央呈现褐色,湿度高时可挤出乳白色菌液,严重时根部变色腐败。

种植草莓死苗烂根的原因及防治

青枯病病株

4、红中柱根腐病地温低、湿度高易发病,病菌从根的顶端侵入后,向根心发展,使中柱变为红褐色,这是该病最明显的特征。严重时根变为黑褐色而腐烂。地上部先由基部叶的边缘开始变为红褐色,再逐渐向上凋萎枯死,病株容易拔起。将根颈横切,中柱部位可见针点样褐变。

该病可以分为急性萎凋型和慢性萎缩型两种。急性型在春夏侵害根部引起全株迅速枯死;慢性型主要在定植后至初冬期间发生,老叶边缘或全叶变成紫红色,叶片逐渐枯死,植株萎缩逐渐枯萎以至枯死。

种植草莓死苗烂根的原因及防治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

病害的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苗

黄萎病、红中柱根腐病、炭疽病等病害都可以通过种苗传播,在引种时要特别注意,选择有信誉的育苗企业引进种苗,种苗要经过产地检疫,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最好选用脱毒种苗,避免种苗带病。

繁苗时选用未种过草莓或茄科作物的田块繁苗,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2.合理施肥

多施有机肥,平衡配方施肥,不能偏施氮肥。每亩施如金生物有机肥150-200kg+4硫酸钾复合肥20-30kg做基肥。

石灰氮(氰胺化钙)土壤消毒

石灰氮是一种无公害土壤处理剂,并可补充土壤氮和钙的含量。通过石灰氮高温消毒,可以杀死土壤中大部分黄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菌和根结线虫、地下害虫。

4. 药物综合防治

蘸根:定植前用如金菌原菌+枯草芽孢杆菌50-100倍液蘸根,预防炭疽病、根腐病、黄萎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