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疾病?為什麼治療效果差?中醫藥治療方法?

功能性胃腸疾病,其實是一大組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疾病群,例如:腹脹、噯氣、腹痛、呃逆、便秘,也可能是腹瀉、腹脹等症狀。其高發人群是女性和青壯年人群,發病原因是生理、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診斷水平與治療效果均不甚理想。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疾病?為什麼治療效果差?中醫藥治療方法?

功能性胃腸疾病

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 普及率低

    多數醫師都是傳統模式訓練出來的,對這個疾病群的認識非常侷限,更多習慣於器質性疾病的診治處理流程。

  2. 隨著疾病損傷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新的診斷不斷出現,人們突然發現,我們面對許多診斷所能給予的幫助非常有限,甚至就沒有!

  3. 因為這群疾病具有長期性、反覆性、低致命性、低生活質量、高費用、多焦慮抑鬱、表現雜亂的特點,多數醫師的處理都是採取消除症狀、減輕不適、精神安慰、生活指導等。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疾病?為什麼治療效果差?中醫藥治療方法?

功能性脾胃病

這些表現在中醫均屬於脾胃病的範疇,並且涉及對五臟六腑不同的程度影響,總之,在中醫看來,脾胃系統的先天不足是產生功能性胃腸病的基礎!

由於每個人的五臟六腑稟賦天生就存在差異,這就會在各種損傷因素的影響下,產生變化莫測的複雜性功能性胃腸病,導致表現、體徵、診斷、治療、預防指導的難以統一,特別是長期反覆的損傷後,會導致營養、免疫、代謝、內分泌、神經、精神、心理、生長、發育、衰老等方面的繼發性損傷,在中醫看來就是氣血、精氣、臟腑氣機、陰陽、元氣等的損傷,導致疾病的發生發展走向複雜化。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疾病?為什麼治療效果差?中醫藥治療方法?

功能性胃腸疾病

中醫認為,這些疾病的處理必須遵循恢復正常氣機、補充氣血、消除陰陽失衡的原則,治療的基礎就是充分把握“脾胃為後天之本”的指導思想,把脾胃功能的重建放在首位。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疾病?為什麼治療效果差?中醫藥治療方法?

  • 適應證:肝脾不和證。

    臨床表現:為腹部脹滿,噯氣頻繁,每因情志因素而發作,腹痛後就想大便,便後疼痛一時減輕。苔多薄白,脈弦。

    辨識要點:功能性胃腸病症狀+體質壯實或為女性伴有情志症狀。

    治法:抑肝扶脾

    方藥:以痛瀉藥方為主

    組成:炒白朮25g、白芍18g、川楝子10g、百合15g、鉤藤25g、合歡花12g、陳皮10g、防風8g、木香8g、當歸12g、元胡10g、生龍牡各 20g、甘草6g。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疾病?為什麼治療效果差?中醫藥治療方法?

  • 辛開苦降法

    適應證:溼濁(熱)痞阻證。

    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痞滿,或有燒灼樣痛,泛酸嘈雜,厭食噯氣,有腹脹腹瀉,口乾口苦或口中粘膩,舌紅,苔膩或黃膩,脈弦滑。

    辨識要點:功能性腸病症狀+胃脘痞滿+苔膩。

    處方:半夏瀉心湯

    組成:半夏15g、黃連5g、黨參15g、陳皮6g、乾薑15g、黃芩15g、厚朴10g、枳殼10g、甘草3g、木香10g。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疾病?為什麼治療效果差?中醫藥治療方法?

  • 消食導滯法

    適應證:飲食積滯證。

    臨床表現:為腹部脹痛,噯腐厭食,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嘔吐或矢氣後痛減,或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 辨識要點:功能性腸病症狀+噯腐厭食+苔垢膩。

    處方:枳實消痞丸或保和丸 半夏10g、陳皮10g、枳實10g、木香6g、檳榔10g、神曲15g、焦山楂15g、茯苓10g、萊菔子15g、炒谷芽30g、炒麥芽30g、雞內金 10g、甘草3g。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疾病?為什麼治療效果差?中醫藥治療方法?

  • 健脾和胃法

    適應證:脾胃虛弱證。

    臨床表現:為腹部隱痛,食慾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 辨識要點:功能性腸病症狀+體質虛弱

  • 處方:香砂六君子湯

    組成:黨參15g、白朮10g、茯苓10g、甘草5g、陳皮6g、半夏10g、木香6g、砂仁3g(後下)、炒谷芽20g、炒麥芽20g、雞內金10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