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解甲歸田,鬱亮哽咽接棒:萬科的內憂外患並存

股東大會現場,甚至有鬱亮的粉絲對鬱亮表示心疼,他們認為,鬱亮在這種環境下,做不到王石時代的輝煌。

王石解甲歸田,鬱亮哽咽接棒:萬科的內憂外患並存

AI財經社(ID:Economic-Weekly)

文 | 郭清媛

2017年6月30日17點04分,萬科董事會換屆獲得股東大會通過,王石正式卸任萬科董事長,鬱亮接棒。中國最成功的房地產公司就此完成了一個時代。

“沒有王石主席,就沒有萬科的鬱亮”,鬱亮在執行層面執掌萬科多年,與王石共事27年,在總經理的位置上更是做了16年,當談到王石對他的知遇之恩時,當著股東和媒體的面,鬱亮一度哽咽。

萬科與王石,在過去,人們常常將兩者畫等號,說王石一手締造了萬科毫不為過。王石几十年踐行著一個目標,在萬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貫徹透明、規範、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王石本人,被鬱亮形容為“巨星般的存在”,在股東大會現場,王石的講話總有現場的掌聲相伴,鬱亮則只在發表當選感言時說:“我希望大家,真的喜歡王石主席的話,也給一點支持給我,給一點鼓勵給我,給一點掌聲給我。”

鬱亮形容王石是英雄,而他自己則是“普通人”。送走耀眼的王石,鬱亮獨撐萬科。此時鬱亮所面對的,早已不是王石時代的萬科,內憂和外患並存,曾經登頂珠峰的鬱亮,面前依舊高山重重。

王石解甲歸田,鬱亮哽咽接棒:萬科的內憂外患並存

萬科2016年度股東大會。攝影/AI財經社

過去一年,萬科股東鉅變,經歷一系列爭奪之後,深鐵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而寶能放棄了董事會席位的訴求。

目前深鐵集團通過協議受讓華潤股份及恆大地產所持萬科股份,為萬科第一大股東,持股29.38%。寶能系作為第二大股東,並未出席股東大會。

股東大會表決結果顯示,11位候選董事全部當選,鬱亮等3位非獨立董事來自萬科管理層,深鐵集團董事長林茂德等3位非獨立董事,均來自深鐵集團。另外一位外部董事孫盛典,是深圳市賽格集團董事長,該公司具有深圳市國資背景。

雖然這一股權結構與華潤時代的董事會基本格局未變,大股東和管理層都是選派三人,但是深鐵畢竟不等於華潤,華潤時代有王石的存在,而深鐵的進入,能否習慣對自己旗下最有名的地產公司不插手,仍是疑問。

這也是現場股東們最關心的問題。

如何避免董事之間的決策衝突問題?萬科董事會秘書朱旭回答,每一個董事的是否當選都是取決於股東手中的選票,當選以後是代表每個股東利益的,未來也一定會穩步推進萬科穩定健康發展的。深圳地鐵是萬科第一大股東,萬科目前還沒有實際控制人。

“我們不會干預也不會插手萬科的具體經營。” 面對股東質疑,深鐵董事長林茂德主動要求回答。他說,作為萬科的基石股東,堅持推進萬科健康發展的義務,尊重萬科文化,尊重萬科團隊,支持混合所有制,“國有”只是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混合所有制。同時,把“軌道+物業”模式進一步向全國推進。

王石解甲歸田,鬱亮哽咽接棒:萬科的內憂外患並存

萬科2016年度股東大會現場。攝影/AI財經社

從去年開始,深鐵集團和萬科就力推“軌道+物業”模式,鬱亮看來,這使萬科如虎添翼。

林茂德在股東大會現場詳解這種模式,他認為,目前全國城市化進程中,軌道交通建設,在未來10-15年,都是黃金時期,全國批准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有58個,深鐵如果和萬科把這個模式做好,軌道交通的大規模建設就可以全面推進。在深圳,深鐵規劃了32條線路,已建成三分之一,未來十年要大規模開建,深鐵會全方位和萬科進行合作,打造“軌道+物業”的標杆,示範,樣板。

鬱亮稱,軌道交通能夠高效銜接周邊城市群,降低居住成本,軌道加工業,將軌道建設、物業開發有機結合,為軌道交通提供可持續發展模式。萬科的“軌道+物業”不止是深圳,在全國範圍內,全國各地的地鐵都來深圳要和深鐵集團和萬科合作“軌道+物業”模式。

可是,兩個系統,兼容嗎?

王石在股東大會現場說,我給萬科帶來了一個行業、一個制度、一個品牌,可見萬科的品牌在王石心中的分量。可是與深鐵的緊密合作後,萬科品牌的獨立性成為股東們擔憂的問題。

現場中小投資者對這種模式保持警惕。一位基金經理稱,他已經“粉”了萬科十年,堅持不懈的關注萬科,力挺萬科,就是因為萬科的公司管理一直保持股權、業務分散的健康狀態,這種更像西方公司管理的模式,讓他心中對萬科更加信任。但是深鐵的業務範圍、管理模式,帶有太多國有企業的印記,會給萬科的治理結構帶來衝突。

萬科快速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此時引入深鐵,不失為一種保守戰略選擇。地鐵事業是資金消耗量很大、長期回報率很低甚至為負的行業,但地鐵延伸本身會帶動大量優質物業的增值,萬科這個資本平臺可以成為置入回報率低資產快速變現的重要通道。

但是,這種模式,嚴重威脅萬科的品牌獨立性。

一位不願具名的經濟學家稱,“軌道+物業”的合作模式,跟萬科傳統的樓盤模式有差異,“政府做背景,土地出讓資源轉移沒有那麼市場化,更多的業務,是公共基礎設施的商業開發,不是萬科的優勢,萬科在冒系統性風險”。

他認為,這種模式之下的價值轉化過程並不公允,比如,從土地出讓價格來講,正常招拍掛程序下,出讓的價格肯定很高,依託深鐵,土地獲得成本就會降下來。

“軌道+物業”的談判權不對等,業務模式依賴深鐵資源,加上股權制約,萬科容易形成附庸,萬科多年以來的品牌價值、品牌獨立性何在?這是鬱亮要面對的最大問題。鬱亮跟隨王石的腳步登頂珠峰,可是王石離場之後,鬱亮面前依舊高山重重。

王石解甲歸田,鬱亮哽咽接棒:萬科的內憂外患並存

鬱亮。圖/CFP

鬱亮接棒這一刻,全國已經有超過36個城市“限售”,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連跌兩月,部分一二線城市已出現了“量價齊跌”趨勢,房地產抑價政策限制了這個行業過熱的發展,而對地產公司而言則意味著失去了快速增長的機會。

站在萬科股東大會的時點不得不承認,房地產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過去幾年,誰也想不到樓市會出現這種狀態。”萬科股東大會上傳出此種聲音。

但是鬱亮保持樂觀,他認為,全國城市化水平未達到飽和,還有增長空間。

鬱亮在工作報告中提到,萬科將始終堅持城市配套的服務戰略,建設服務於客戶、城市發展的生態系統,在鞏固核心業務的基礎上,繼續拓展物業服務、商業、教育、養老、度假、產業辦公等業務。

“未來如果樓市不可預測,那萬科只能更好的服務客戶。”鬱亮相信,未來萬科仍然會成為數一數二的商業地產企業。

如果萬科真的繼續依照這條路,進行轉型,這倒是現場多數股東希望看到的情況。但是萬科在鬱亮的引領下,是否可以重回過去的輝煌?

“不太可能。”過去十幾年,隨著樓市泡沫化進程,地產企業家財富、名望、公共影響力水漲船高,如今,地產界的黃金時代已去,股東大會現場,甚至有股東認為,隨著樓市調控政策加強,地產界會迎來“黑鐵時代”。

可以預見的是,樓市進入拐點,房地產行業不會再有超額利潤的紅利,將逐漸迴歸到一個普通行業。

有業內觀察者稱,我們姑且不評論鬱亮本人的行事風格與做事水平,只需觀察環境,便可以看到,過去十幾年,房地產業賺得滿盆缽,是依靠土地壟斷和市場需求壟斷得到的。萬科目前的轉型之路,是適應政策、市場的必要策略。

“內憂外患之下,鬱亮,的確很難。”股東大會現場,甚至有鬱亮的粉絲對鬱亮表示心疼,他們認為,鬱亮在這種環境下,做不到王石時代的輝煌。

【此文為AI財經社原創,《財經天下》週刊出品】

【想看更多,請移步“AI財經社(ID:Economic-Weekly)”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