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我相信很多人都認得這幾個字,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篆文【合文】,是四個漢字【唯吾知足】,它們有公共字符「口」: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這個圖案是來自以「孔方兄」設計的【唯吾知足】錢幣,這個錢幣也叫「藉口錢」。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俗話說:內事不決問度娘,度娘也號稱最懂中文,而且我大天朝歷史掌故,怎麼也輪不到白皮谷哥吧?

一問,度娘百科說:【唯吾知足】錢幣最早見於漢代,在漢代這種錢幣也不是流通幣,就是一種紀念幣。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我實在不想在此吐槽【度娘百科】的不嚴謹,參考資料和引文信息源什麼都沒有,這是他孃的什麼【百科】?維基沒有審核機構,度娘還有審核機構,怎麼差距就這麼大呢?維基起碼還有幾個靠譜的詞條,起碼還有引文信息,雖說寫論文不行,但起碼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還有一些網上的收藏古玩網站聲稱拍賣的【唯吾知足】是漢代錢幣,售價8000,逗比才會信。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另外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文章都說【唯吾知足】最早見於漢代錢幣,其中包括人民日報。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經提出過【四大假相】,其中一個叫【市場假相】——信息流傳如同在人多嘴雜的集貿市場,消息經過層層轉述,永遠是真假參半,那麼,網絡就更加如此。

(培根那唏噓的胡茬,高高的禮帽,潔白的圍巾,無論在哪裡都像漆黑夜裡的螢火蟲鮮明出眾)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所以,看到任何一個信息,不管是否合乎你的胃口,特別是你要依據這個信息做出某個決策,切記需要核實真假。如果沒有信息源的信息,最好當它放屁。

度娘說【唯吾知足】錢幣最早見於漢代,我想視之為放屁。但是,本著學術的嚴謹精神,我還是親自求證一下,毛主席說「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自嘗試一口」。

看到《收藏快報》有一篇文章《一枚有爭議的花錢——唯吾知足藉口錢》,有些許不同意見,指出提到清代的唯吾知足藉口錢似乎與反清復明的天地會有關。

在谷歌學術中查找到兩篇論文,都是討論清代的【唯吾知足】錢幣: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作者唐志澄 的論文指出【唯吾知足】錢幣是清代天地會使用的錢幣,跟《收藏快報》文章的觀點相同。

見《內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 第S3期 |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論文《不能鑽“錢眼”永遠不“知足”》中討論的是清代有滿文的【唯吾知足】錢幣,如下圖:見(《內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 第S2期)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當然,這些都是灌水論文,也不是出自專業權威,是沒有分量的。

我查閱我國著名的貨幣史學家和錢幣學家彭信威所著的《中國貨幣史》一書(頁67),沒有找到所謂的漢代【唯吾知足】錢幣: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中國貨幣史》一書只提到有「日入千金、日入千萬」的錢範和壓勝錢(頁70):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這樣一看,又好像有可能是出自漢代,因為漢代的吉語錢非常普遍,繼續尋找文獻和靠譜的信息源。

在錢劍夫先生所著的《秦漢貨幣史稿》和中華書局出版《中國錢幣大辭典秦漢卷》中查找相關信息,沒有發現。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唯吾知足】的藉口錢,其濫觴也叫「厭勝錢」或者「壓勝錢」,根據文獻記載,厭勝錢確實最早起源於漢代。

《漢書·王莽傳》:“莽親之南郊,鑄作威鬥。威鬥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勝眾兵。”

後來「厭勝」演變成了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厭勝法,當時人們認為運用厭勝法就可以制服他們想要制服的人和物。厭勝法的“厭”讀作ya。

《說文》:厭,笮也,今人作壓。

所以通常又把厭勝法稱作壓勝法。

杜甫《石犀行》雲:“自古雖有壓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

「厭勝錢」實際上就是人們據「厭勝法」的本義,為避邪祈福而製造的一種飾物,供佩帶賞玩,壓服邪魅、求取吉祥。

查閱《中國錢幣大辭典 考古編》,發現漢代出土的壓勝錢沒有所謂的【唯吾知足】,只有以下幾種(都有學術格式信息源):(圖分別引自——頁251、頁260)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在考證的過程中瞭解到,專門研究貨幣史的學者盧振海,有一本專著叫做《中國古代壓勝錢譜》,但是這本書我暫時沒有,只有以後到圖書館去。如果這本書沒有著錄這個所謂出自「漢代的唯吾知足的藉口錢」,那麼很有可能這種說法靠不住。

沒想到「壓勝錢」這個如此偏門冷僻的領域,也有人研究了一輩子。真乃「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

既然從貨幣史角度找不到可靠的資料,我們可以考慮從語言文字史角度進行分析,也就是考證【唯吾知足】這句話的最早出處。

  • 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用【唯吾知足】檢索,為0。可見先秦兩漢的文獻中根本就沒有這四個字。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 在漢代以後的古籍中,唯一見到【唯吾知足】的文獻是清代的《橐園春燈話》: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 在谷歌神器【google ngrams】中也沒有發現相關信息。

三、玩收藏切忌人云亦云

綜上所述,以文物和文獻雙重證據來看,度娘百科說【唯吾知足】錢幣最早見於漢代是極有可能是以訛傳訛,很大概率可以視之為「完全放屁」。

(當然,如果各位看官,有可靠的信息源證明【唯吾知足】錢幣是最早見於漢代,我也會非常樂意的承認錯誤,畢竟還有一本最關鍵的文獻《中國古代壓勝錢譜》,沒有查閱到。)

收藏界的坑多得不得了,為了錢財殺人放火都有人幹,何況是說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的假話?

所以,玩收藏切忌人云亦云,首先拋棄個人先入之見,自己動手廣泛蒐集文獻求證,尋找答案,無條件服從事實。方如此,收藏才是入門,否則,就是一個坑到另一個坑的【坑爹】。

------------------------------------------------------------------------

後記:

今天週末,本人為這個問題,坐了兩個多小時的公交車,跑了三個圖書館,終於在湖北省圖書館(武漢市武昌)找到《中國壓勝錢大辭典》這本書: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手機拍攝的文獻信息如下:

《中國壓勝錢大辭典》收錄【唯吾知足】壓勝錢三枚,都是清代的,「錢幣特徵」和「頁碼」如下: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頁107——清代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頁136——清代

頁243——還是清代:

趣味考證:「唯吾知足」藉口錢,真的是最早見於漢代的錢幣?來

至此,可以結案,結案陳詞是:

  • 文物證據表明:「唯吾知足」藉口錢是最早見於清代的壓勝錢。文獻證據表明:「唯吾知足」這個詞彙也最早見於清代文獻。

所以,以文物文獻二重證據來看,沒有絲毫證據支持「唯吾知足」藉口錢始見於漢代的結論。

相反,雙重證據證明「唯吾知足」藉口錢應該是清代的壓勝錢。

因此,度娘百科需要改一下,免得再誤導他人。

當然,還是那句話:

文獻浩瀚,不排除還有文獻我沒有看到,如果有新的證據證明我是錯的,我隨時願意承認錯誤!我是絕不敢癲狂到跟知乎大國師一樣,覺得自己總正確,聲稱95%的人都是智障。我始終認為,認識到自己會錯,並服從事實和證據,是心智健全的一種表現。也就是我黨宗旨「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這四個字看起來簡單,包括我在內大多數人並不能完美做到。因為人的本性是:

合胃口的信息我們就是「辯護律師」,千方百計為我辯護,

不合胃口的信息,我們就是「檢察官」,千方百計想駁倒,

這讓我們時刻充滿著先入之見和各種認知偏誤,所以,我只希望能做到時刻反省,並無限逼近「實事求是」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