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趙國真的不能贏嗎?

詳細闡述戰國時期秦趙兩國之間長平之戰的起因、經過、結局,對於秦趙兩國國情細緻分析對比,深度挖掘長平之戰兩國各路人物作用和充當的角色,設想趙國如果要贏下此戰,需要作出哪些調整和部署!本文編輯鬼谷子的門徒認為秦國非不可戰勝,趙國未必會一敗塗地,兩國的勝敗既定於軍前,也斷於朝上,兩國的君主才是起決定性作用關鍵人物,所謂的紙上談兵完全是對趙括的欲加之辭,年輕的趙括將軍不應該為此買單!

魏人范雎入秦,出謀劃策,消滅親貴,內廢太后,幫助秦昭襄王拿下秦國軍政大權,並且制定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公元前262年,秦國大軍壓向韓國,韓國在戰國七雄中戰鬥力最差,毫無抵抗之力,韓國的上黨郡被從韓國本土上分割出去。韓桓惠王讓上黨郡郡守馮亭向秦國獻地投降,以求秦國罷兵。不料這個馮亭是個滑骨頭,他派使者通報趙國,願意把上黨郡一十七城獻給趙王。

趙孝成王得到這個消息後,先先喜後憂,他何嘗不知道馮亭是想利用趙國去牽制秦國的軍力,只是這一十七城太過誘人,剛好朝堂上平原君趙勝支持接收上黨郡,於是下定決心派平原君趙勝去接收上黨郡土地和軍民,同時派老將廉頗率軍去長平構建戰壕壁壘,防備秦國軍隊。

秦昭襄王一看煮熟的鴨子居然也可以飛走,氣不打一處來,費了這麼人力物力,結果給他人做嫁衣。秦國朝堂上下非常不滿,決定對趙國進行戰略大決戰,要一次性擊垮趙國有生力量。為了防止韓國趁機搗亂,威懾其他國家,於是公元261年,秦國軍隊先是攻佔了韓國兩個城池,嚇得韓國在整個長平之戰漫長的時間內好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紙上談兵: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趙國真的不能贏嗎?


長平之戰地圖

公元前260年,秦國終於拿趙國開刀了,秦國大將王齕率領虎狼之師輕鬆佔領了上黨之地,但是上黨郡的軍民早已遷入趙國境內,秦國大軍不過拿下空城,對於古代來說,人比城更加寶貴。

秦國什麼時候吃過這麼大的虧,秦昭襄王大手一揮,幾十萬的兇猛的大軍頃刻間攻破趙軍陣地,並且一鼓作氣拿下兩個據點,俘虜了數名趙軍將領。老將廉頗一看秦國銳氣正盛,於是固守營壘,堅守不出,準備打持久戰。這個時候就是拼誰的糧食多了,按道理在趙國境內,後勤供應怎麼也比秦國好。不料秦國糧食充足,雖然路途遠了一點,但是秦軍疏通水渠,走水路運糧,結果速度比趙國還快。而此時戰場在太行山,秦軍屢屢繞後騷擾趙國運糧隊伍,讓整個趙國苦不堪言。

雙方几十萬的軍隊在長平對陣半年,趙軍雖然拖住了秦軍,但是趙國卻拖不住了,趙王每天都喝著米稀催著廉頗速戰速決,但是廉頗依然堅守。趙王這時候只得啟用趙括,趙括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奢曾經打敗秦軍,在趙國聲望非常高,此時趙奢已經死了。


紙上談兵: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趙國真的不能贏嗎?

趙括影視形象

趙括此時不過二十幾歲,但是卻肩負趙國安危,他率部達到長平後,更換了部隊將領,改變了作戰方略,主動率軍進攻秦軍,時有小勝。趙括不知道此時的秦軍早已更換了主帥,那個戰國殺人最多的人屠來了,武安君白起制定策略:抓住趙軍急於求生的心理,先是誘敵深入,派一隻精兵2萬5千人突襲趙軍後方,又令5千精銳騎兵插入趙國大軍尾部,切斷糧道。

秦昭襄王得到白起困住趙軍後,得知還需要增援,隨機親自到河內郡,加封所有百姓,徵調十五歲以上所有健壯男性去長平戰場,得到數十萬增援的白起,徹底圍住了四十萬趙軍。

長平的趙軍被圍困快五十天,數次突圍均失敗,最後在趙括親自率軍突圍失敗被殺後,剩餘趙國士兵向秦國白起投降,而後白起認為這些俘虜一是每天消耗糧食巨大,而是放回去又是一隻強敵,這次圍殲戰殺人一千自損八百,秦國一樣損失慘重。於是白起下令坑殺活下來剩餘二十萬趙國士兵,只留下數百名年輕士兵回去報信。


紙上談兵: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趙國真的不能贏嗎?

白起影視形象

至此,長平之戰結束,此戰後,趙國再也無力和秦國爭雄了。

很多人說長平之戰,趙國之所以戰敗,是因為趙括的紙上談兵所致,其實這是後人給趙括添加臉譜化的形象。在我們心中的趙括一定是誇誇其談的公子哥,只會紙上談兵的心比天高的年輕人。首先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來來評價趙括就是不對的,我們都知道紙的發明是東漢時期,戰國哪來的紙呢?不過後人惡意評論罷了。

趙括的父親是趙奢,從小受到軍中影響,在戰國戰爭如此多發的年代,不可能沒有經歷戰火的洗禮,趙王不識人,難道戰國四公子之一鼎鼎大名的平原君趙勝也拿趙國安危開玩笑,滿朝文武都任由這年輕人胡鬧?從趙括去前線安穩接過指揮權,能讓四十餘萬趙軍令行禁止,就能看出趙括絕對不是一個庸人,如果趙括一般水準,秦昭襄王也不用換上白起這個人屠了。在糧道斷絕,四面被圍的情況下,趙括依然能讓趙軍組織有效的突圍,軍心未亂,說明他卓越的軍事素養。

長平之戰中,秦軍共65萬軍隊,至少有30萬傷亡,只能稱得上慘勝,這也是韓信不服白起的原因之一。所以說趙括軍事才能和白起相比還有差距,但是如有時間積累經驗,完全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可惜在搖籃中被白起殺死。


紙上談兵: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趙國真的不能贏嗎?

長平之戰的慘狀

縱觀整個長平之戰,秦國的國力遠遠大於趙國是不爭的事實,不然第一波就被廉頗拖死了。但是兩國的君主在後勤和外交上表現出來的水準相差太大,秦昭襄王果敢和魄力讓白起無後顧之憂,但是年輕的趙孝成王前期根本沒想到糧草上的事,借不到糧食,後期外交上居然去和秦國議和,長平的雙方的軍隊加起來一百多萬了,居然想和別人議和。其他各國一看,你都議和我還打秦國,這不是招仇恨嗎?

所以長平之戰的失敗應該讓趙王來承擔,只不過後來秦國攻打邯鄲時失利,趙王表現尚可,所以很多人對趙王的過失絕口不提,趙王也會讓趙括背上這口鍋。

本文編輯鬼谷子的門徒認為趙國如果想贏下長平之戰,需要在決策上不能放一點錯誤。

首先第一步要爭取韓國的支持。韓國郡守馮亭擅自把上黨郡獻給趙國,在韓王看來這是賣國行為,即使上黨郡已經屬於朝不保夕的狀態下。在韓王的立場下,不可能在軍事上給予趙國任何支援。所以趙國應該打著保衛韓國的名號來佔領上黨郡,而不是大大方方去接收上黨郡土地。這樣既可以爭取韓國的支持,也可以讓其他四國燕齊楚魏知道,我趙國並非要擴大領土,有和秦國一樣的野心,道義上秦國是侵略者,這樣才有合縱抗秦的可能性。

第二步軍事上策略要採取攻守平衡。廉頗的防守雖然固若金湯,秦軍無法再進一步。但是兩國綜合國力差距巨大,單單防守是不可能結束這一場戰略性大會戰的。而且經過胡服騎射的趙軍其實更適合野戰,只是被白起野戰的戰績嚇壞了,沒有成分發揮自己優點。

1、要讓廉頗率領二十萬部隊堅守壁壘拖住秦國軍隊主力於長平,監視秦國主力部隊的動向。

2、令趙括率數萬騎兵精銳沿水路破壞秦國運糧路線,對其進行無休止的騷擾,但是不要和對方護糧軍隊黏上,只需要堵塞運河,放火燒糧即可。

3、讓邊軍李牧和匈奴議和,率軍火速馳援,切斷在外征戰秦軍主力和本土內大本營的聯繫。

三條戰線要同時拉開,各自擁有獨立的指揮系統,擁有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


紙上談兵: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的錯嗎?趙國真的不能贏嗎?

長平之戰作戰示意圖

第三步外交上堅定抗秦的決心。趙王在漫長的秦趙大軍對峙期間,終於生出對秦國的畏懼心理,居然派使者去秦國議和。試想一下當今天下唯有趙國有和秦國在軍事實力一較高下的前提下,秦國花費無數兵馬錢糧會輕易議和。趙王低估了秦國滅趙的決心,讓秦國在趙國使者進入咸陽後,故意擺出姿態,一副議和的樣子,一是麻痺趙國放棄求援的機會,二是讓其他諸侯各國不敢輕易妄動。

秦國主力大軍在趙國這麼久的時間內,秦國國內空虛的狀況,不用趙國提醒,魏楚兩國其實內心深處早已想法很多。但是你趙國現在要和秦國議和,這是什麼意思?沒有你趙國的牽制,自己一旦有所異動,虎狼之師的秦軍隨時可能回頭攻打自己,這誰也不敢冒這個風險。

所以外交上應該派出使者和楚韓魏結盟,力促他們出軍攻打秦國境內領土,讓秦國面臨多線作戰的難題。一定要表明自己抗秦的決心,許諾下攻打秦國利益的分配的好處。

第四步情報工作的加強。派出可靠的細作進入咸陽,傳出流言說秦國將領有在上黨郡自立為王的想法,想私自和趙國議和,分離秦國軍隊主帥和秦王相互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