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最近大众公开了上年的销售数据,我们看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依然强势,在全年贡献出了171.3万辆的成绩,笑傲中国市场,高居品牌销售榜头名。不过这与2017年的全年业绩相比,减少了将近两万台,同比微跌0.98%。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虽然这不足1%的微跌看起来不足挂齿,毕竟中国市场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可是作为根植于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大众来说,作为大众方面是不是应该将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呢,毕竟这个数字很可能只是大众整体下行的一个信号。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而在民间,对于大众的口碑也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对于大众套娃拉皮出新车、双离合、断轴、烧机油等问题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小编当年的第一台车是一辆高尔夫4代,这么多年下来,大众的变化也是看在眼里的。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从造车的技术和工艺的角度上来看,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早年的PQ平台逐渐被如今的MQB平台所取代,而使用这样模块化平台的好处就在于节省了开发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不过在上汽拥有了更具效率的MQB平台之后,所推出的新产品却难以服众,比如说途昂、途观以及途观L这三款SUV,当途昂上市的时候,凭借着优秀的空间表现和宽大厚重的气场,几乎是瞬间就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而在很多城市中甚至出现了失传已久的加价提车。不过很快就出现了质疑的声音,认为昂贵的途昂不过是途观L被拉皮放大了的7座版本,而更有甚者则认为这款车与高尔夫这样的紧凑型两厢车同平台打造,不过就是加长了轴距换了个更大的外壳。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四斗在这里客观的说一句,“同平台”并不是原罪,相反的,使用更先进的模块化生产平台是先进技术的代表,除了我们经常听说的MQB,大众还有MLB、MSB平台,奔驰有自己的MFA平台,宝马也有UKL,丰田拥有TNGA平台。这些都是模块化平台的代表,随便哪一个都不是泛泛之辈,所以将“同平台”做为槽点是完全立不住脚的。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通过更加先进的平台技术,可以大大节省开发成本,而同平台又能解决生产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不过大众在很多车型上,将原本应该是铝合金的材料换成了钢铁材料,这就有点不厚道了,通过这种“隐性减配”的方式来节省成本,多多少少有点对不起良心了。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车企不是慈善家,造车卖车的目的就是要追求利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做出的改变影响到了车主的安全,做为汽车企业,这样的利润难免会有污点。在2018年9月26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公布了一组测试结果,而在其中的途观L得到了“一般(M)”的评级,这明显与大众的身份及在客户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形成了反差,同一组数据中仅仅比宝骏510的“较差(P)”略好。而国产的领克01“优秀(G)”和WEY VV5“良好(A)”则是在数据上完美的实现国产车的逆袭。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而途观L在海外市场亮相的时候,大众官方在介绍的时候特别提到了,车身大量的使用了铝合金部件,这样高强度轻量化的设计,在国内的车型上却并没有体现出来。从外媒的数据来看,海外版本的途观在下摆臂和支撑架等部位都使用了铝合金材料,国内版本则是采用了冲压钢板做为替代。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而上一代途观的副车架全部为铝合金材料,新一代的途观L副车架完全变成了铁架子,这就导致海外两驱版途观总重量为1.5吨左右,而国产两驱版本的重量超过了1.6吨,四驱版的途观L更是超过了1.7吨。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大众之所以这么做,或许有不能对外言说的苦衷,或许是面对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不得已使出的小手段。如今在技术层面上各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就连曾经排不上号的自主品牌也都有自己的技术底牌,那么就要向成本来讨利润了,节省了成本就能更好的控制价格,有了更低的价格就能更多的占领市场。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在如今都在追求轻量化的时代,将原来的钢铁材料换成重量更轻的铝合金材料是一种发展的趋势,而大众这种“逆操作”,除了节省成本,实在找不到别的理由。因为换成重量更大的钢铁材料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会导致油耗增加,发动机在动力上的表现也会产生差距,无论怎么看,这种做法都是倒行逆施的。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或许大众方面控制成本的目的不是为了多赚钱,而是想在卖车的时候获得更多的价格优势,而事实上,如今的汽车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为了更好的材料、更低的油耗以及更先进的技术,宁愿付出一些更多的价格。价格和品质,究竟该如何平衡取舍,那就是大众领导层决策的问题了。

大众2018年销量微跌0.98%,“隐性减配”成控制成本新套路

可是在中国,民众心中的大众永远都是那个大众,在买车的时候,这枚车标的影响力依然强大到恐怖,在2018年的途观全年销售量为30.34万,高居SUV市场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