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呼格吉勒圖案記者湯計:如何成為優秀的記者

专访呼格吉勒图案记者汤计:如何成为优秀的记者

他是一名普通的記者,卻為了弄明白一個真相奔走呼籲了十年。他就是推動呼格吉勒圖案重審並改判的記者——湯計。

記者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

第一次見湯計先生,是在一次講座上。米黃色的西裝,微胖的身體讓人倍感親切。“記者如果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是不會成為一名好記者的。”湯計說道。

2005年,被媒體稱為“殺人惡魔”的內蒙古系列強姦殺人案兇手趙志紅落網。其交代的第一起殺人案就是4·09毛紡廠女廁女屍案,從而引發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當時在新華社內蒙古分社任記者的湯計聽到這個消息後再也不能平靜下來。

受害者的父母為了給兒子伸冤奔走呼告,可是很多記者認為,這個案子不僅時間久遠而且牽扯到很多官員和其它利益集團。為了自保,很多記者不願意淌這趟混水。走投無路的他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通了湯計的電話,沒想到這個電話成了真相大白於世人的第一步。

“雖然覺得做記者很辛苦,但是我現在很高興,在我即將退休的時候,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為了一個被冤殺了18年的小夥子翻了案。”湯計說。

記者應該能明辨是非,明察秋毫

“一名優秀的記者,一定是一個明辨是非的好人。”呼格吉勒圖案錯綜複雜,在採訪調查中,某一個環節瞭解得不詳或者是線索中斷,就有可能功虧一簣。湯計說,做一名合格的記者不僅要明辨是非,還要明察秋毫。

在調查呼格吉勒圖案的過程中,湯計發現了很多可疑點。“呼格吉勒圖報警說女屍在廁所成為警方偵破案件的突破點無可厚非,但是事實證明,呼格吉勒圖對受害者的描述並不一致,這很明顯就可以看出案件的可疑性還是很大的。”湯計表示。

专访呼格吉勒图案记者汤计:如何成为优秀的记者

記者不僅要有團隊精神,也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自己這麼多年的採訪中,他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新華社領導和同事們一直都非常支持自己的工作,各路記者也反反覆覆跟蹤配合採訪。

由於呼格吉勒圖案牽扯很多的利益集團,在調查的過程中,湯計遇到很多阻力。“在真相出來之前,最好不要走訪受害者家庭,瞭解案情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否則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威脅和誤解。”湯計嚴肅地說道。

群眾是朋友,是親人,要為人民服務。

作為一名快60歲還在一線的記者,湯計坦言,自己沒有體會過大喜大悲,但是看到呼格吉勒圖痛苦的一瞬,自己的眼淚嘩嘩地控制不了,哭了!

“實際上,這麼多年,你和你的採訪對象,情感上幾乎成了一家人。因為你老牽掛他,呼格吉勒圖就成了我的兒子。這可能就是我說的新華社記者的榮譽。”湯計動情地說。

記者應該虛心學習,善交朋友

“當記者一定要學會交朋友,不要功利性太強,有事找人家,沒事不去,門也不登,其實感情是日常培養出來的。”湯計說。

在呼格吉勒圖案中,趙志紅案10起命案起訴了9起,唯獨沒有呼格吉勒圖案。湯計遂來到哈呼格吉勒圖專案組、複查組,問他們事情的原因。也正是湯計曾經經常去內蒙古高院和其主人侃大山,和那些人的關係非常好,所以對於他請教的法律問題,那些人都有求必應。“只要你肯問,人家肯定願為人師,你也能學到好多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