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一個被誤解成自殺的涅槃者

1989年3月26日,山海關的一處鐵軌上,一名年輕的詩人就此踏上了他精神世界中的天梯,告別凡俗,迎來永恆。

“海子”一個被誤解成自殺的涅槃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初識海子,是因為周雲蓬的“九月”,它完完全全的驚豔到了我,從未見到過有人把時間空間以及關於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僅在短短的幾行詩裡展現出來,其中詩人對字句間的把控程度和凝聚力讓我深深為之傾倒。

是的,這是一首帶著印象的詩,如果說海子的九月是一幅二維的精美的關於哲學思考的畫,那麼張慧生的曲如同把這幅畫加入了另一種耐人尋味的深度,從而讓這首九月的小詩上升到了三維的空間。

而周雲蓬的演唱,更是把這首九月中有關時間,空間,生命,死亡以及更深層次的思考激活起來,從而讓九月這首小詩擁有了自己的宇宙。

聽歌的時候,我手指下意識的翻動著屏幕,想看看九月在他人的眼裡又有著怎樣的解讀,看了下面的評論其中的一條很有趣,點贊量也是高居第一位,評論是這樣說的:““海子的詩,張慧生譜的曲,後經老周添詞並傳唱開來!海子和張慧生都自殺了,周雲蓬還活得很好很好很好.”

“因為海子和張慧生看不開,周雲蓬看不見。””

這句話雖然點贊量極高,但其中有一些觀點我是不敢苟同的,從前到現在,我一直不曾認為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看不開的選擇。

何為看不開?在我個人的理解中,看不開即有執念,而執念是每一個選擇活下去的人心中存在的東西,有執念的人往往給予自己的生命附加了另一層的意義,這意義是促使他活下去的重要力量。

而看破一切仍能樂觀的活下去的人,往往需要更大的力量,這種人在塵世中是少之又少,所以對於海子這種年少時就展現出驚人天賦的天才詩人來說,思想往往會成熟的比較早,而在哲學的影響下,海子心中早已建立起了一個較完整的哲學體系。

海子的詩中那一字一句在觸動我的同時,我始終有種被凝視的感覺,那目光帶有善良,帶有思考,帶有睿智,更帶有指引之光,而目光的源頭就在那詩中,就在那個我們看不到,心卻在接近的世界。

所以我堅信觸動我的其實並不是文字,而是海子賦予他筆下文字的那種帶人進入他的世界的精神力量,由此我更相信海子是因看破了一切,才選擇走向了主動結束自己生命的這條路。

就如海子在他的詩“十個海子”中描述的那樣,最後一個 這是黑夜的兒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 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村 。

而在海子的精神世界中,天地之間一直存在著一架天梯,海子也一直堅信,這架天梯是一條通往永恆的路。

那麼對於海子選擇臥軌這一死法,我們就不難推斷出,海子或許選擇的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涅槃,而不是俗世中的死亡。

我更能感覺到,海子是以一個殉道者的心態去做這件事的,只是他的道隨著他的離去變得模糊不清,讓身後的追隨者望不可及。

是的,海子的步伐太快了,甚至快到超出了他自己的預期,不可否認的是,海子的離去雖具有爭議,但對於他留下來的遺作影響是巨大的。

在死亡的光輝下,海子的詩披上了一件帶有神秘色彩的外衣,也讓追隨者更認真的去感受海子潛藏在詩中的精神力量,去領會其中的那份指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