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軍史上的“紅星獎章”和“紅星勳章”有何不同?

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

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

紅星獎章

紅星獎章,全稱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紅星獎章,是紅軍首次頒發的最高榮譽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獎勵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是我軍頒發最早且在當時和今後有重大影響的全軍性的獎章。

“八一”建軍節誕生於1933年,第一個節日慶祝活動在中央蘇區首府江西瑞金舉行,並首次頒發紅星獎章。

一等紅星獎章為金質,頒發給“領導全部或一部革命戰爭之進展而有特殊功績的人員”;

二等紅星獎章為銀質,頒發給“在某一戰役當中曾經轉移戰局而獲得偉大勝利的人員”;

三等紅星獎章為銅質,發給“經常表現英勇堅決的人員”。

三枚獎章背面有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獎章等級、頒發日期的字樣及數字。

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

紅星獎章

紅星獎章於1933、1934年“八一”建軍節頒發過兩次,榮獲紅星獎章的紅軍指揮員後來幾乎都成為我軍的將星或國家領導人。第一次是1933年8月1日,共有周恩來、朱德、彭德懷、張雲逸、陳毅、羅瑞卿、蕭克、何長工、程子華、羅炳輝、畢佔雲、滕代遠、彭紹輝、王諍、王震等90人獲頒。

“紅星獎章”的第二次頒授是1934年的8月1日,有尋淮洲、樂少華、洪超、符竹庭、鍾赤兵、易蕩平、王永瑞、夏忠興等82人獲頒。

這一獎章因為是最早頒發,目前存世量極少,很多曾獲此榮譽的人對它極為珍視。

1974年4月的一天,江西省瑞金紅林山區村民在開山啟石時,在一塊大石底下,發現了一枚銀質的“紅星獎章”。這枚編號為“026”的“二等紅星獎章”的主人是毛澤覃。

1925年,毛澤覃隨大哥毛澤東參加紅軍,1932年任中共蘇區中央局秘書長。1933年8月獲頒“二等紅星獎章”。紅軍長征後不久,國民黨軍隊對中共中央蘇區實行“清剿”。1935年4月25日,毛澤覃率領的紅軍獨立師被打散,他率部來到瑞金縣黃鱔口紅林山中。隔日,敵軍在叛徒帶領下,向毛澤覃的房屋包抄過來。在撤退過程中,29歲的毛澤覃身中數槍,他從口袋裡摸出“紅星獎章”,“不能讓獎章落在敵人手裡!”,忍痛把獎章夾在石縫中。

這枚幾十年之後才被發現的“二等紅星獎章”,如今陳列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

1959年,新建成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籌備展覽,面向全軍徵集革命文物。令軍事博物館想不到的是,竟然徵集到了“紅星獎章”七枚。朱德元帥和周恩來總理捐出了一等紅星獎章;彭紹輝上將、陳伯鈞上將、邱創成中將捐出了二等紅星獎章;楊得志上將、陳正湘中將捐出了三等紅星獎章。

這七枚紅星獎章,據軍事博物館的同志介紹,目前定級為一級革命文物,發揮著革命傳統教育的作用。

其實,當年將“紅星獎章”捐給國家的不僅僅是上述幾位老一輩。比如黃永勝上將也曾捐過,不過後來因為主人鍾愛這份榮譽,又索要了回來。據記載,黃永勝曾對其子說過這樣一段話:

那個獎章可珍貴了!文革前我曾捐給軍事博物館,後來實在捨不得,又怕他們文化大革命混亂中搞丟了,我又要了回來。後來我當總長時軍事博物館來人找我,要我再次捐給他們。他們說現在紅星獎章他們那兒沒有,只聽說彭德懷那裡有一個,還有我這有一個。彭德懷那個他們不好收藏,就想要我這個。我沒有同意!那一個獎章比後來三個勳章加在一起還要珍貴。

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

一等紅星獎章

紅星獎章授予情況

現有資料記載,紅星獎章只在1933年和1934年"八·一"建軍節和1935年7月18日頒發過:

1933年被授予一等紅星獎章的有周恩來(編號為9號)、朱德(編號為6號)、彭德懷等。

1935年7月18日,軍委決定成立前敵總指揮部,由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併為徐向前、陳昌浩二人頒發了一等紅星獎章。

1933年被授予二等紅星獎章的有陳毅、張雲逸、羅瑞卿、蕭克、何長工、羅炳輝、陳伯鈞、李達、李聚奎、畢佔雲、滕代遠、彭紹輝(編號為35號)、王諍、李賜凡、曾希聖、彭雪楓、符竹庭、陳光、吳高群、王耀南等34人。

1934年"八·一"建軍節時,又頒發過一次紅星獎章。這次榮獲二等紅星獎章的有紅7軍團軍團長尋淮洲、軍團政委樂少華、紅3軍團第四師師長洪超等7人。

1933年被授予三等紅星獎章的有程子華、王震、李天佑、楊得志(編號為128號)、楊勇、蘇振華等53人。

1934年榮獲三等紅星獎章的有白志文、王松青、黃珍、龍德生、許洪飛、李祉清、李寶生、李雄輝、吳佔昌、吳德勝、張壽春、張德見、莫坤、唐秋光、彭明生、謝發生、謝朝章、黃永勝、陳正湘、蕭鋒、熊尚林等67人。

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

紅星勳章

紅星勳章,又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紅星功勳榮譽章,是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離休幹部功勳榮譽章的一種。

1988年7月1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中央軍委《關於授予軍隊離休幹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功勳榮譽章的規定》。1988年7月3日,鄧小平發佈命令,予以公佈。

功勳榮譽章分為三種,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紅星功勳榮譽章(分兩級)、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功勳榮譽章。

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

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紅星功勳榮譽章為金銀合金製作,圖案為紅星和星火,象徵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工農革命之火呈燎原之勢。

“一級紅星”和“二級紅星”的直徑都是40毫米,厚度為2毫米。“一級紅星”約重30.2克,其中含金(7K金)8.6克,含銀21.6克;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約重29.5克,其中含金(6K金)7.2克,含銀22.3克。

“一級紅星”授予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參加革命工作,並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或者曾任省、部級以上領導職務的軍隊離休幹部。

“二級紅星”授予下列人員: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者參加革命工作,並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大校以下軍銜或者未被授予軍銜的軍隊離休幹部;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者參加革命工作,並在1965年5月21日前曾被授予少將軍銜或者曾任省、部級以上領導職務,但是1965年5月22日以後受降職、降級或者撤職處分的軍隊離休幹部。

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

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88年7月30日,中央軍委在北京隆重舉行授勳儀式。

授予徐向前、聶榮臻、肖勁光、譚政、王平、楊得志、餘秋裡、張愛萍、陳錫聯、耿 飈、韋國清等830人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授予汪榮華等3704人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後來,又陸續補授了一些。截至1988年底,全軍有835人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3721人獲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至1995年,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之際,全軍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紅軍、老八路, 已有57394人分別獲得獨立功勳榮譽章和紅星功勳榮譽章。

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

獨立功勳榮譽章

獨立功勳榮譽章

獨立功勳榮譽章授予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入伍或者參加革命工作的軍隊離休幹部。

獨立功勳榮譽章圖案為長城,象徵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而築成抗日的堅固長城。環抱主體圖案的是長城垛口圖案,它和其上方光芒四射的五角星,象徵著以中國共產黨為主體的堅不可摧的抗日聯盟。榮譽章的外輪廓是光芒線的8只角,寓意8年抗日戰爭。

1988年7月30日,授予賀進恆等47914人獨立功勳榮譽章。至1988年底,全軍被授予獨立勳章的有50159 人。

解放军军史上的“红星奖章”和“红星勋章”有何不同?

勝利功勳榮譽章

勝利功勳榮譽章

勝利功勳榮譽章授予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期間入伍或者參加革命工作的軍隊離休幹部和和在中央及省、自治區、直轄市黨的顧問委員會、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政治協商會議等擔任職務而不在軍隊繼續擔任職務的軍隊幹部 。

勝利勳章採用天安門和旗海圖案,象徵新中國的誕生和人民的勝利。5只羽翼相聯,口銜麥穗的和平鴿環抱天安門和旗海,表達共和國成立時人民歡慶勝利和嚮往和平安定生活的心情。

1988年7月30日,鄧兆祥等31519人獲授勝利功勳榮譽章。至1988年底,全軍有53159人獲勝利功勳榮譽章。(非常歷史)

【相關文章導讀】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