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效益想提高,合适时机的灌水淹洞操作必不可少!

小龙虾通常会在每年6-9月进行交配,9-10月进行产卵及孵化。研究表明,每年7-10月小龙虾繁殖期间小龙虾掘洞强度逐渐增强,掘洞数量逐渐增多。对于小龙虾养殖户来说,依据养殖模式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进水淹洞操作为宜。

1.小龙虾池塘精养模式:可以选择在每年9月份开始进行池塘进水,在9月中旬左右将池塘水位上到最高处,以淹没大部分小龙虾洞穴为宜,强制小龙虾出洞穴产籽、孵化。

2.小龙虾虾稻混养模式:由于长江流域10月份才能开始进行水稻收割作业,在之前会对养殖田块进行排水烤田作业,因此会造成小龙虾大量打洞现象。因此要求在每年10月份水稻收割完毕后,及时进行大田上水作业。

小龙虾养殖效益想提高,合适时机的灌水淹洞操作必不可少!


关于小龙虾塘上水淹洞的4点建议;

1.上水不能过快、过急,正常一个池塘上水需要3-5次,每次水位增加10-15厘米;

2.上水水位以淹没大部分洞穴为宜,不需要上很高;

3.对于虾稻养殖,水稻品种尽量选择早熟的品质,并控制尽量种植早稻;

4.9月或10月上水操作后,需要保持高水位至第二年4-5月份,水位不易有大的波动。

小龙虾养殖效益想提高,合适时机的灌水淹洞操作必不可少!


小龙虾大量进入洞穴的原因;

由于小龙虾具有打洞及进入洞穴躲避敌害、度过枯水期以及繁育后代等习性, 因此在小龙虾养殖中,需要养殖户依据养殖环境、养殖模式及养殖季节等,通过水位调节的方法来减少小龙虾进入洞穴的时间;从而促使小龙虾能够更好的生长及提早繁殖,达到养殖中的早出洞、早出虾的目的,最终将小龙虾养殖效益最大化。

目前小龙虾人工养殖条件下,小龙虾的生存环境、水源、饵料、敌害生物等因素已经人为操控,相对小龙虾的生长环境已经相当优越,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小龙虾进洞现象已经是逐渐减少。而造成小龙虾大量进入洞穴的主要因素为交配后的进洞产卵及冬季的进洞越冬。

对于小龙虾进洞越冬现象,是小龙虾自我防护,养殖户在不能够提供充足生存条件下是不能强制采取一些方法使小龙虾出洞穴。而小龙虾卵孵化过程是不一定需要进入洞穴的,一般小龙虾会在每年9月中下旬及10月间进行大批量产卵、孵化。此时环境温度适宜,就需要养殖户采取一定方法使小龙虾强制出洞,以实现早出洞、早孵化、早出虾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