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与伯希和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


吴哥窟与伯希和

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吴哥窟与伯希和

1431年暹罗攻破吴哥,王朝被迫迁都金边,吴哥窟也就被废弃了,逐渐为世人所遗忘。


吴哥窟与伯希和

保罗·伯希和 Paul Pelliot

吴哥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不得不说是伯希和的功劳。1819年法国人J.P.A.雷慕沙发现了一本元朝人周达观写的书《真腊风土记》(柬埔寨古称真腊),并翻译成法文。

吴哥窟与伯希和

《真腊风土记》


吴哥窟与伯希和

元代地理学家周达观


周达观是元代的地理学家,与1295年随元朝使团访问了柬埔寨,历时三年根据所见所闻撰成《真腊风土记》一卷,记录了当地的风物民情,是关于古代柬埔寨的珍贵的唯一的文献资料。

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被《永乐大典》收录其中,但是之后就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由于伯希和是汉学家和东方学家,他看到了雷慕沙的译本认为不够专业,于是自己又翻译了一个法文版本。由于伯希和的介绍,西方世界对古柬埔寨和吴哥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掀起了对柬埔寨的殖民热潮。

吴哥窟和敦煌的命运有些相似,早期都是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中心,但都逐渐衰落。重新发现他们的都不是伯希和,然而伯希和以其深厚的东方学和汉学功底,真正发现了吴哥窟和敦煌的文化价值,正是他的努力才使得吴哥窟和敦煌重新焕发生机。“没有他,汉学将像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这一评语也许并不过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