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博白縣,古稱白州,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位於廣西東南部,東南與廣東毗連,南與北海市相依。博白縣屬桂東南丘陵區,地貌類型複雜多樣,平原、盆地、丘陵互相交錯;地處北迴歸線以南的低緯度,屬南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夏長冬短,夏溼冬幹。

劉怡玲,一名博白縣的80後,富山水果合作社負責人。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提起博白縣很多人會聯想到“客家人”,這裡是廣西客家最大的聚集地,也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縣。所謂“客家人”,就是從別的地方來的人,是歷史上多次大遷徙的見證者,遠離了自己曾經的故土而定居,才被稱為客家人。基於歷史上躲避戰亂而舉家遷徙的原因,客家人強調歸宗認祖且凝聚力強。

小劉也是客家人,在本村有著響亮的名頭:致富帶頭人、博白縣優秀創業青年......但是這些頭銜背後是一位年輕人跌跌撞撞的磨礪。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07年劉怡玲順利的讀完大學並就業,成為一家優質企業的財務經理,並跟隨這家企業順利上市,因此持有原始股的她手握百萬現金胸懷壯志的回鄉尋找自己喜歡的創業項目。基於自己對美食的熱愛她第一個選擇的項目就是餐廳,用好食材做自己喜愛的餐飲是很多女孩子的夢想,但是隨著現實越來越骨感,她發現自己的熱情並不能彌補經驗不足。

當所有的資金都賠進去的時候,也是小劉情緒最谷底的時期,面對悶悶不樂的女兒,父母寬容又大度的伸出了援手,在哪摔的就在哪爬起來吧,世上並沒有哪件事是可以容易的做起來,特別是在市場上摸爬拼搏了大半輩子的老一輩人,沒有摔打的經歷不會有幸福的成果,何況女兒還如此年輕,於是小劉在父母的鼓勵下,家裡湊錢為她籌備第二次打拼。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這一次的創業項目劉怡玲看準了農業,特別是家裡適宜的種植環境,於是開始頻繁的走訪基地,學習種植技術......2015年選苗包地,正式開啟了兩廣特色水果的種植。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小劉首先引種的就是沙糖桔,又名十月桔,最初產自肇慶的四會市,是廣東著名的特色水果,但是隨著病蟲害的侵蝕以及節氣變化,逐漸引種到了廣西。沙糖桔果實扁圓形,頂部有瘤狀突起,蒂臍端凹陷,色澤橙黃至橙紅,果壁薄,易剝離。沙糖桔鮮美而極甜,無渣,口感細膩,是果品中的佳品。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其次是芭樂,也叫番石榴,是一種熱帶果樹。這種果樹原產美洲熱帶,約17世紀末傳入中國。在臺灣、海南、廣東、廣西等省均有栽培。和白心的番石榴相比,紅心芭樂的綿甜和香味更加綿長。紅心芭樂在本地也叫“西瓜芭果”,小劉帶領合作社從臺灣引進這個品種率先種植,紅心芭樂味道濃郁,不切開都能聞到濃濃的芭樂香味,而且合作社基地整體是以無公害綠色標準種植,保證了果子的品質和口味。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番石榴本身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和維他命C的含量尤其高,另外還含有維生素A、B以及微量元素鈣、磷、鐵、鉀等。其中的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等營養全面。

芭樂食用時一般不用削皮,切成片或隨意切成不規則的小塊,根據自己的口味撒入細鹽、鹹梅、酸梅粉等,味道更佳香脆味美。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同樣從臺灣果園示範園引種的紅心火龍果,果大、肉質甜美、皮厚,紅心火龍果可以清除人體內殘留的重金屬等宿便,原因是果纖維在清理腸胃時刺激蠕動,而果肉含有一般水果少有的粘膠狀的植物性白蛋白,白蛋白在人體內遇到重金屬離子,會快速地將其包裹住,避免腸道吸收,排出體外起到解毒作用。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兩廣地區溼熱的氣候非常適合柑橘類的生長,因此小劉又引進了沃柑,“沃柑”是橘橙與紅橘的雜交品種,由於“沃柑”口味清甜,汁水豐富且化渣,品種耐寒,適合秋冬季節的銷售,近幾年已經悄然興起,成為冬季俏品。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廉江紅橙以皮薄、果肉鮮紅、肉質嫩滑,汁多渣少等獨特風味迅速走紅市場,被稱為“中國橙王"“國宴佳果",而廉江也獲得了“廉江紅橙之鄉”的稱號。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自從在家鄉開展水果基地種植以來,劉怡玲開始有意識的精準扶貧,同是鄉親故舊,自己在外面打拼懂得了時代的進步,社會的需求,她覺得家鄉就是未開墾的富礦,要帶著大家一起奔向富裕的生活,在家鄉率先採用“產業+農戶+基地”的基地模式,帶領農戶特別是貧困農戶成為基地職業農民,統一培訓,實行肥料和果園規範化管理。

小劉在開拓果園種植同時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為村民修葺了很多道路,帶動了一千多家貧困戶脫貧發展。

博白|做優勢果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談到家鄉果園的發展,劉怡玲認為:做事不能怕失敗,越是年輕越是要敢闖,不求凡事成功,但求青春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