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千億黑金爭奪案 背後神祕女商人浮出水面


陝西千億黑金爭奪案 背後神秘女商人浮出水面

“陝北千億礦權案”背後不排除權錢勾結的可能

案件審判卷宗離奇丟失,陝西省政府向中國高院發密函,被稱為“陝北千億礦權案”日前再次引發廣泛關注,而該案背後的神秘女商人也逐漸浮出水面。

針對該案,中國央視前主持人崔永元日前公開發聲質疑,北京時間12月29日晚,中國最高法回應此事。 中國最高法微信公眾號發佈情況通報稱,已啟動調查程序,歡迎崔永元等知情人向最高法提供情況。

崔永元此前曾在微博貼出,“先判後審,卷宗被盜兩年無下落”,稱52歲的趙發琦將12年用於打官司。

據報道,趙發琦系榆林凱奇萊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凱奇萊)法定代表人,凱奇萊與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簡稱西勘院)的糾紛案,由於事涉千億礦權歸屬,被輿論稱為“陝北千億礦權案”。

這起持續12年的糾紛,因一紙2,000餘字的合同而起。2003年,凱奇萊與西勘院簽訂合作勘查協議,凱奇萊探明菠蘿井田儲煤15.6億噸後,西勘院在未提出解除合同情況下,在2006年與“香港益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同一標的上籤訂合作勘查協議,導致“一女兩嫁”。

而這背後隱藏著一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女商人。虎口奪食,取代趙發琦的凱奇萊公司,將陝西省榆橫礦區340平方公里地下近20億噸、估值近千億元人民幣計的煤炭儲量輕入囊中的,是一位神秘“女港商”劉娟。

據大陸媒體此前報道,香港益業系女商人劉娟實際控制。此外,她還擁有在陝西註冊的另外兩家名稱中包含“益業”的企業,均牽涉“陝北千億礦權案”。

《中國新聞週刊》報道,劉娟,原籍陝西涇陽縣,其父劉鵬是原安康地區平利縣縣委書記,後擔任陝西省科協秘書長職務。

媒體還稱,劉娟“形象極好”,初中畢業後曾在安康文工團短暫任職,19歲進入中國陝西省農業機械化領導小組辦公室。22歲時進入陝西電視大學中文系學習三年,後就讀於中國直轄市深圳經貿大學涉外經濟法律系。1990年畢業後,在中國政府工作兩年,任打字員。後赴港建立香港益業,並擔任陝西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香港陝西省聯誼會副會長。

曾與劉娟同時在省政府新城電大班學習的劉華鋼介紹,學生時代的劉娟“心氣很高”,加上能歌善舞,很引人注意。

一位曾與劉娟有過深入交流的人士表示,“劉聰明漂亮,看問題亦有獨到的視角,她能盤活各種資源為其所用。”而另一方面,劉娟被評價為有主見。

劉華鋼回憶,劉娟1982年入學前就在省政府辦公廳當打字員,認識了後來的丈夫趙大新,趙是剛分配來的大學生,拉得一手好風琴,兩人都是當時“活躍分子”。二人的結合被稱為一段佳話。後來趙大新離開辦公廳,官至省直機關團委書記、黨委副書記。

20世紀80年代末,趙大新調往西安市雁塔區掛職,是雁塔區唯一個副廳級副區長。劉娟則選擇了下海,1992年去了香港。而趙大新在雁塔區副區長的位子上一待就是12年。

一位曾與趙大新共事多年的工程師說,劉娟投身香港的最初階段,做的是服裝代理生意,但在趙大新的幫助下,很快就熟悉了資本運作。幾年以後,劉娟以投資商的身體回到西安,開始投資房產領域,位於北大街附近的新時代廣場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位工程師看來,劉娟出身幹部家庭,各方面都很優秀,比較傲氣,而出身教師家庭的趙大新則平易近人,聰明靈活。“劉娟鋒芒畢露,而趙大新則綿裡藏針”。就是這樣一對互補互助的夫妻,在趙大新調到北京之後不久,卻傳出了兩人離婚的消息。

陝西千億黑金爭奪案 背後神秘女商人浮出水面

上述媒體報道,與劉娟打過交道的知情人士透露,在香港完成轉身之後,劉娟開始利用並進一步培植在內地的政府系統人脈。

有公開報道顯示,2006年6月5日劉娟執掌企業中化益業煤化工項目開工典禮,中國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胡啟立,中國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原部長鄭斯林,陝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洪峰,中國國家煤炭部原部長張寶明,陝西省政協副主席張保慶等出席,或致辭祝賀,或“表示殷切期望”。

正是劉娟和香港益業的強勢“插入”,讓事情變得複雜起來。2006年,凱奇萊在陝西省高院起訴西勘院違約,獲得受理。同年11月份,陝西省高院判決雙方合同合法有效、繼續履行。 西勘院隨後上訴至最高院。

案件審理期間,2008年5月4日,陝西省政府向最高院發秘函,大陸媒體《中國青年報》於同年8月2日刊發報道《公函發至最高法,誰在干預司法》,曝光了密函事件。

陝西千億黑金爭奪案 背後神秘女商人浮出水面

2009年2月12日,中國政協委員侯欣一、葉向真等人向最高院去函,稱密函事件“史上罕見”,希望能夠公開密函內容,同時希望排除非法干預行為。凱奇萊方面則在3月份發函希望最高院公開密函。但均未獲回應。

2017年12月,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幕次日,陝西千億礦權案宣判,維權12年的中國民企凱奇萊終於“勝訴”。由於該判決系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次日發出,被輿論解讀為是一種保護民營企業家的“信號”。

2018年12月初,中國央視報道稱,千億礦權案在陝西省高院執行近一年,毫無進展。

據中國經濟網消息,多位知情人士證實在作出判決前一年的2016年11月下旬,該案二審全部卷宗一次性丟失,事發地點正是審理該案的有關單位。在丟失前的20多天,趙發琦公開實名舉報陝西省主要領導干預該案,並指責此前有司枉法裁判。

值得一提的是,知情人士稱,審理單位在發現卷宗丟失後,曾多方尋找,並發現事發時監控為黑屏,隨即便逐級彙報至院主要負責人。但過去兩年裡,有關單位未對此事進行報案,也未展開內部調查,更未對任何人進行查處,卷宗至今無下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