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人,亲儿子却活活饿死了他

赵雍(公元前344年—公元前295年),即赵武灵王,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政治家、改革家 。

赵武灵王生于赵国都城邯郸,20岁即位,这时的赵国内忧外患,时常受中原其它大国欺侮。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但他励精图治,向北方游牧民族学习胡服骑射,改革军政,大大增强了赵国国力,征服邻国使版图扩张了数倍。也让赵国一跃成为当时的超级强国,与秦国共同成为战国后期争霸战的主角。所以许多近现代史家称颂他为向他国学习,改革变法的历史先驱。历史地位亦被极大拔高,梁启超甚至吹嘘他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但他晚年时在选择继承人上出现重大问题,导致两个儿子相互争斗;他又构立一国二君的设想,可这严重违背了集权制度的规律,导致自己失去权势,最终落得个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的结局。

他被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人,亲儿子却活活饿死了他

赵武灵王.赵雍

赵武灵王开始是立他与韩女之子——赵章为太子,后来韩夫人去世,一位叫孟姚的女子得宠,赵武灵王将孟姚立为夫人,并与其生下一子,名为何。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孟姚卒。孟姚在短暂的一生里为赵武灵王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但从来没有求过赵武灵王一件事,这让赵武灵王对吴娃感到很愧疚。而吴娃最爱王子赵何,死前求赵武灵王立赵何为太子。于是,赵武灵王废掉赵章,而立赵何为太子。其实赵武灵王最喜爱的还是赵章,但是出于对赵章的愧疚才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

武灵王二十七年,赵何继位(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称“主父”。赵武灵王这样做的原因是想让赵章主管国内事物,自己则专心对外。而“主父”的意思就是太上皇,赵武灵王的本意是在赵国构建二元政治,自己和儿子都是国中的君主,只是自己不再使用君王的称号。这样做导致赵武灵王在国内的实际权力严重下降。赵武灵王意识到后果后又想要夺回政权,于是故意激起赵章与赵何的争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被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人,亲儿子却活活饿死了他

赵雍幼子.赵惠文王.赵何


而赵章又在落魄贵族田不礼的煽风点火之下,夺位之心越来越强烈。赵武灵王以在沙丘(在今河北广宗县)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与赵王何随行。到沙丘后,赵王何居一宫,赵武灵王与公子章居一宫。田不礼和赵章筹划以“主父”的名义,宣赵何到赵武灵王的宫中,杀死赵何,夺取政权。可这一切都被大臣肥义识破,政变失败。赵章与田不礼躲进赵武灵王寝宫,赵武灵王想从中调和,但赵章和其党羽还是被赵成(赵雍叔父)与李兑尽数杀死。赵成尽出主父宫人,却不许主父出宫。主父欲拼一死,但公子成等人只围不战,无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主父被围在内宫里,内宫本无存粮,赵成对主父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赵武灵王只得在宫中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是被活活饿死。

一代豪杰赵武灵王和春秋首霸齐桓公竟是殊途同归。真是:只憾英雄气短,天不假年,雄心壮志难遂!

他被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人,亲儿子却活活饿死了他

只憾英雄气短,天不假年,雄心壮志难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