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一天来临,天才如何优雅地离去,纪念计算机之父诞辰115周年

冯•诺伊曼和爱因斯坦都是出生于犹太家庭,但都从未信奉过犹太教。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可知论者。

冯•诺伊曼曾受过罗马天主教的洗礼,但主要是为了接受妻子对宗教的忠诚而改信,因为妻子玛丽艾特是天主教徒。离婚后,他离开了天主教会近19年。

冯•诺伊曼经常用犹太语和他的数学家同事开玩笑:“上帝已经证明了下面这条公理”

爱因斯坦的说法:科学没有信仰是瘸子,信仰没有科学是瞎子。美国犹太领袖拉比赫伯特·高德斯坦曾经问他是否相信神?他回答说:“我相信斯宾诺莎的神,一个通过存在事物的和谐有序体现自己的神,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命运和行为有关联的神。”换句话说,爱因斯坦认为,从宇宙世界的存在,可以感觉到神的伟大工作,但神并不会干预人们的日常生活,神是非人格化的神,他反抗的是宗教教条。

1955年4月13日,爱因斯坦的腹主动脉瘤破裂,引起内出血。在那时代,动手术治疗在技术上成功率很高,医生建议立刻动手术治疗,但爱因斯坦坚决拒绝,他表示:「当我想要离去的时候请让我离去,一味地延长生命是毫无意义的。我已经完成了我该做的。现在是该离去的时候了,

我要优雅地离去。」

爱因斯坦希望优雅地离去,他不想被“封神”,不想被膜拜,希望火化,将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发讣告、不立坟墓。但是他的验尸官托马斯·哈维博士却偷走爱因斯坦的大脑,并把它切成240块,希望能找出天才大脑中的秘密,结果苦研数十年却一无所获。

当那一天来临,天才如何优雅地离去,纪念计算机之父诞辰115周年

2015 年美国两个天文台同时代表人类第一次观测到引力波。

2017年10月16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

2017诺贝尔物理学奖也直接颁给“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的预言百年之后,时空之涟漪的发现证明他又对了!他百年前遗嘱不想被“封神”,但百年后,他又再次被“封神”。

冯.诺伊曼也因参与比基尼岛上的核试验遭受核辐射,在最后两年,被检查出骨癌,他不得不住进医院。然而就在医院的病房里,伟大和重要的人物纷纷聚集,来自空军和国防核心的客人络绎不绝,他们对冯•诺伊曼的意见洗耳恭听,直至去世的前一天。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这个全才已经几乎无法思考,却还能吟诵歌德的《浮士德》。

在与基督教阔别19年后,他感到有回归的冲动。他对妻子克拉拉说:“我想见一位牧师,但他必须是一位特殊的牧师,一种能在智力上兼容的牧师。”最后的这位华盛顿的天主教学者,冯.

诺伊曼可以和他谈论古希腊和古罗马。几周之后,冯·诺伊曼再次开始接受圣礼。

冯·诺伊曼曾对他母亲说:“可能真的有上帝,因为如果有的话,许多事情解释起来容易很多。”

冯·诺伊曼非常赞同帕斯卡赌注,他说:“只要非信徒有可能永远诅咒,最终成为信徒就更合乎逻辑。”

他在临终前的最后一段话是拉丁语的:“当法官就座时.....可怜的我可怎么求他?当仅有的正直的人被限制,谁能为我代求?

1957年2月8号,冯•诺伊曼离开了人世,回到了属于他的神的国度。

1961年,《冯•诺伊曼全集》出版,共6卷,收集了冯•诺伊曼毕生的著作。

六年后,克拉拉走进海里,追随他而去。

当那一天来临,天才如何优雅地离去,纪念计算机之父诞辰115周年

2005年,美国发行一套纪念邮票,特别纪念包括冯•诺伊曼在内的四位伟大科学家,那是从上千位有杰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中甄选出来的。

这位天才在短暂的一生中留给世人的两大发明:计算机和博弈论,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天才的拓荒者

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曾说:「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者」。

人的血肉之躯的终点是归于尘土,但灵魂却可以永远不朽。

天才人物与他们自己短暂的生命相比,却是一座矗立在一块小小的地基上的大厦。人们站在大厦面前无法辨明它有多大;同样,一个天才活着的时候,人们无法估价他的伟大。待到一个世纪后,世界会承认他的伟大,渴望他能够回来。——————叔本华

在相对论的时空里,天才伟大的灵魂也许从未离开我们,因为你能清楚地感受他们和你的心灵是如此亲近,你是如此了解他们,如此喜欢他们。而你身边的人,也许,心的距离会很远。

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冯·诺伊曼,他们都智慧超群,都远远超越他们的时代,但心灵却都像纯真的小孩,乐观,天真,对世界抱有永远的好奇心。

当那一天来临,天才如何优雅地离去,纪念计算机之父诞辰115周年

好看的容颜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那是个美好纯真的年代, 为着那个时代有着这些令人高山仰止的、自由而超然的心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