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不足300字的作文,不經意透出《世說》遺風

原樣照發

小學生不足300字的作文,不經意透出《世說》遺風

《世說》是啥?

即《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通俗點解釋:古代的一本書,每則篇幅極短,以寫人為主。本書刻畫人物極精妙,寥寥幾筆,便可以使人物個性鮮明,呼之欲出。

此文可圈可點之處

全文特點可歸納為“快、準、狠、精”。

入題“快”。開篇不兜圈,既然主人公是表弟,絕不從爸爸、媽媽或哥哥起筆,且快速拋出了最深的感悟:喜歡錶弟的人絕對不是好人。這一句極妙!文學從來不拒絕偏激。如果寫“表弟不是好人”,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寫人“準”。什麼都不寫,只寫眼睛,“從他的眼睛裡看出了貪婪”“眼睛發出亮光”。夠了,貪吃、貪玩的無賴形象活脫脫刻畫出來了!確實挺貪婪的,“(我)剛想攔他,他就已經吃掉了“。

心思“狠”。表弟什麼也沒說、沒做的情況下,“我”就猜出了他貪吃、貪玩;更狠的是,明知他想玩,“我卻裝作不知道”。

用墨“精”。其實我們更多情況下是引導初學者寫長一點。寫得長,思維才活,鍛鍊才充分。但面對此文,老師實在不好批評他的短了。有些同學寫得很長,但依然沒體現出如何“猜”,或者猜的不是“心思”,而是猜出了某件事的原因。本文雖然短,卻來了個“連環猜”,猜的確實是一種“心思”。

小學生不足300字的作文,不經意透出《世說》遺風

小作者的無意識

小作者李元楷並不懂什麼文法,更不知《世說新語》。他是本屆學生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剛來學作文時他才上三年級,老師一說寫作文,他就哭鼻子。這次作文他寫了十三行,對他來說是一篇長文了。

要說本文用了方法,可能是關於開頭老師說過,不去想開頭就是好開頭,從你印象最深、最有感悟或最想不到之處寫起就是最吸引人的開頭。教作文的老師要時時提醒自己忘掉那些方法,最好把自己也當作小學生,樂於聽孩子們分享每一段故事,不管這些故事好不好笑、有沒有意義。既然“說”比“寫”容易,就從引導他們“說”開始。說著說著,他們就想寫了;寫著寫著,他們就自信了。沒有太多條條框框,只顧開開心心地說,開開心心地寫。正因為無意識,才寫出了真體驗、真感悟。

佳作選登

小學生不足300字的作文,不經意透出《世說》遺風

小學生不足300字的作文,不經意透出《世說》遺風

藍婧芸《我猜出了爸爸的心思》

小學生不足300字的作文,不經意透出《世說》遺風

小學生不足300字的作文,不經意透出《世說》遺風

徐子寓《我猜出了老師的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