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將至,你的隱私也需要“添衣保暖”了

早在1998年,Ann Cavoukian發表了一篇題為《數據挖掘:以破壞隱私為代價》的報告,(Alex Berson的新書:

),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該報告剖析了數據挖掘和隱私的關係,指出數據挖掘可能是個人隱私提倡者未來10年所要面對的“最根本的挑戰”。

如今,20年過去了,大數據蒐集正在以不可阻擋的趨勢破壞著大眾的個人隱私。

“大雪”將至,你的隱私也需要“添衣保暖”了

一位博主這樣說道,有一次她在某寶和某東搜了一件很小眾的東西,小眾到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此類東西的存在。然而隔天,等她打開另一個購物軟件時,那件很小眾的商品竟然出現在首頁的推薦中。

細思極恐......

相信我們很多人也有這樣的體驗。如果你某一段時間想買一件東西,你會發現在你常用的購物軟件中會恰好會出現同類型的商品推薦。當然,這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或許你想買的這件東西,也是算法對你進行誘導消費的結果。

“大雪”將至,你的隱私也需要“添衣保暖”了

我們在網上娛樂、購物、交流、讀書......算法逐一統計每個人的喜好和日常行為,漸漸地,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畫像。大多時候,我們很享受網絡的這些“好用”,因為它使我們的生活確實變得更加便利。但是,在涉及隱私的時候,大數據蒐集似乎就不再那麼友好了。

屢屢爆發的用戶隱私洩露醜聞,似乎在一次次的給我們敲響警鐘:隱私保護刻不容緩!

天氣越來越冷了,人們穿的裡一層、外一層,裹得嚴嚴實實。

“大雪”將至,你的隱私也需要添衣保暖了。

“大雪”將至,你的隱私也需要“添衣保暖”了

北京創新雲團隊在寒冬來臨之際,研發出了家庭私有的智能服務器,還配有一個軟件APP。在這個私人所有的服務器裡,你可以和家人暢所欲言,且不必擔心外網的檢測。你還可以和家人即時通訊、資源共享、遠程播放。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物聯網平臺,你可以選擇把數據存在自己的“雲”裡,而不是其他運營商的雲端。

“大雪”將至,你的隱私也需要“添衣保暖”了

隨著個人隱私保護意識的逐漸增強,集中式的雲計算架構已不能滿足更多“獨立人”的需求。創新雲去中心化的雲計算模式未來可期。

“大雪”將至,人們不僅需要穿上厚厚的衣服保暖,也要把我們的隱私厚厚的保護起來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