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跟在爺爺奶奶身邊,為何兩個孩子性格相差這麼大?

最近,曉琴很是苦悶,為了女兒的事情操碎了心!曉琴的女兒今年十三,剛上初一,成績在班級裡一般般。望女成鳳,為了女兒的學業,曉琴也是煞費苦心,一到寒暑假,張羅著給女兒上各種補習班。因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曉琴的女兒跟爺爺奶奶在老家,曉琴則在外打工,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回家。曉琴說,她現在都管不了女兒了。她說發現現在在女兒身上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比如說:自私,吃東西只顧著自己,不懂分享;學會了撒謊,沒有一句真話;經常說髒話等等等等

聽了曉琴的故事,我很心痛。現在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都事與願違。現在有很多父母為了工作,為了生活,便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照顧,我見過跟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孩子,會教育出兩種性格的小孩,一種懂事、孝順;另一種則蠻橫、不講理。同樣是跟在爺爺奶奶身邊,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這跟爺爺奶奶的思想教育、孩子受教育程度、父母的教導、孩子接觸的人、事、物等都是分不開的。

別過分寵愛孩子

爺爺奶奶是隔輩親,對孩子自然是疼愛,但是也得要有個度,不能放任孩子為所欲為,不能無底線的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比如孩子要吃雞腿,沒有雞腿今天就不吃飯了,爺爺奶奶怕孩子餓著,專門跑好遠去買雞腿,要教育孩子不能偏食挑食;仗著有爺爺奶奶的寵愛,隨便的發脾氣,要教育孩子要學會懂禮貌,不能隨便生氣;孩子犯錯了,不要一味的包容或者言詞激烈的批評,應該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裡,今後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麼處理。

多跟孩子溝通

父母雖說長年在外打工,但過年過節過生日多打幾個電話,多抽空回家看看孩子,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關心和愛護!父母應該經常和孩子多交流,比如孩子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孩子馬上要考試了,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孩子遇到了問題,幫孩子分析,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避免孩子走一些彎路;孩子想要做什麼事情,父母應該信任孩子,鼓勵孩子多去嘗試。

給孩子找個榜樣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孩子會認識更多的人,交很多朋友。應該要讓孩子明白朋友不在於多,而在於精。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要讓孩子遠離身邊那些愛說髒話,習性不好的同學,讓孩子多接觸品行好、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讓孩子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看齊!告訴孩子看到其他同學身上的一些優點,要多多學習,別人看到孩子身上不好的缺點,甚至指出來了,應該教育孩子要虛心接受別人給的建議,並慢慢改正。教導孩子改正自己的壞習慣,學習別人的長處,你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好的父母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